科研产出
海兰褐产蛋鸡维持净能需要量研究
《中国畜牧杂志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通过测定海兰褐产蛋鸡禁食至空腹状态的时间,以确定海兰褐产蛋鸡的维持净能,旨在补充家禽净能需要量研究的相关数据.试验从32只32周龄体重相近的海兰褐产蛋鸡中随机选择24只鸡用于呼吸测热试验,剩余8只用于屠宰试验.呼吸测热试验分2期完成,每期6个重复,每重复2只鸡.每期共计6 d,其中适应2 d、呼吸测热1 d、绝食测热3 d.于第1期绝食测热的同时撤走饲粮,并于0、24、30、34、37、40、44、48 h分别屠宰1只鸡,剖开胃肠道观测食糜情况.结果表明:禁食30 h后蛋鸡腺胃和肌胃食糜呈绿色,可见明显的钙质颗粒,且禁食34 h后各肠段食糜均较少;禁食期间蛋鸡表现出明显的昼夜节律性,禁食30~40 h蛋鸡呼吸熵趋近0.7;绝食第1天的呼吸熵显著高于第2天和第3天,绝食期耗氧量、代谢体重耗氧量、产热量、代谢体重产热量未见显著差异;禁食32~40 h二氧化碳排出量、代谢体重二氧化碳排出量和8~16、56~64 h均有显著差异;随着禁食时间延长,3阶段的产热量、代谢体重产热量呈下降趋势(P=0.07).由此可见,海兰褐产蛋鸡禁食30 h即可达空腹状态,本试验测得32周龄海兰褐产蛋鸡的维持净能需要量为379.75 kJ/(kg BW0.75·d).
关键词: 维持净能需要量 绝食产热量 海兰褐产蛋鸡 呼吸测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莓再生及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草莓再生与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对草莓变异优株筛选、基因功能鉴定及品种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从基因型、外植体、激素种类及配比、培养基类型以及暗培养时间等对影响草莓再生的关键因素,以及基因型、农杆菌类型、侵染方式和时间、共培养时间及抗生素等影响遗传转化的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对导入草莓的抗逆相关、品质相关以及生长相关基因及功能进行归纳,结果表明其中有关草莓抗逆的相关基因最多,品质相关次之,并对未来的研究重点进行展望,以期为今后草莓种质创新和品种改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药有效成分对动物疫苗的免疫佐剂效果及相关机理研究进展
《中国畜牧兽医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佐剂作为疫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的安全性及对疫苗的免疫增强效果受到广泛重视。动物疫苗佐剂种类较多,包括铝佐剂、油乳佐剂和脂质体佐剂等。但由于可应用的佐剂有限,疫苗的需求量增大,因此寻求更加安全有效的疫苗佐剂成为新的研究热潮。中药具有易获取、毒性低和免疫活性强等特点,有潜力成为新型疫苗佐剂。笔者对中药有效成分的佐剂活性、联合疫苗后的免疫调节效果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阐明中药有效成分作为动物疫苗佐剂的可能性及研究进展,为新型佐剂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粱雄性不育系吉2055A的创制与应用
《东北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粱雄性不育系吉2055A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以A1型保持系314B作为母本,以印度高粱类型且对A1型胞质恢复的871300为父本,经人工去雄杂交、自交、定向选择、回交转育等方法选育而成,该不育系具有不育性稳定、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配合力高等特点,2009年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2015年获得授权。高粱雄性不育系吉2055A的成功选育,增加了吉林省高粱新资源类型,由其组配的多个高粱新品种均在北方春播早熟区生产中广泛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作物种子老化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农作物种子老化是影响种子安全生产和储藏的重要因素,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已成为影响种子活力中最具威胁性的因素之一.选育耐老化品种是防治种子老化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本研究对国内外农作物种子老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总结了近五年来农作物耐老化种质资源的鉴定、耐老化基因的挖掘以及农作物耐老化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并对目前尚需解决的问题及应用前景提出了进一步展望,为今后开展作物种子老化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为选育高活力新品种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农作物种子 老化 耐老化鉴定 耐老化机制 耐老化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滴灌模式对玉米生理特性的影响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寻玉米对不同滴灌模式的生理响应机制,寻求滴灌方式与滴灌定额之间的优化方案,为半干旱区玉米节水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可移动式防雨棚进行2年的小区试验,以玉米品种‘富民985’为试验材料,设置地上滴灌与浅埋滴灌2种滴灌方式,玉米全生育期300、400和500 mm 3个滴灌定额,即地上滴灌-300 mm(T1)、地上滴灌-400 mm(T2)、地上滴灌-500 mm(T3)、浅埋滴灌-300 mm(T4)、浅埋滴灌-400 mm(T5)和浅埋滴灌-500 mm(T6)6个处理,研究不同滴灌模式对玉米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特性、叶片氮代谢酶活性及根系伤流强度的影响。[结果]与T1、T2和T4处理相比,T3、T5和T6处理玉米大喇叭口期(V12)、吐丝期(R1)和灌浆期(R3)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表观叶肉导度(AMC)、光系统Ⅱ最大光合效率(Fv/Fm)、光系统Ⅱ实际光合效率(ΦPSⅡ)、电子传递效率(ETR)、光化学淬灭系数(qP)增加,气孔限制百分率(Ls)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下降。不同滴灌模式条件下,T3、T5和T6处理玉米叶片的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根系伤流强度均呈增加趋势,且显著高于T1、T2和T4处理,但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呈下降趋势。[结论]采用浅埋滴灌-全生育期400 mm滴灌定额(T5处理)的滴灌模式的玉米在根系伤流强度、叶片氮代谢酶活性、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特性等方面均表现较佳,获得了节水与高产的双重目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麦茬耕作方式对免耕直播夏玉米产量建成的影响
《玉米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始于2012年的不同耕作方式长期定位试验,分析冬小麦播前深翻(DT)、旋耕(ST)和免耕(NT)3种耕作方式对后茬免耕直播夏玉米生长(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生理指标(叶面积指数和SPAD值)、子粒灌浆速率的影响,探析麦茬耕作方式对后茬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建成的影响。结果表明,ST处理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DT和NT处理(P<0.05),穗部干物质的分配比例分别较NT与DT处理显著增加了7.94%~13.79%、10.34%~17.48%。ST处理叶面积和持绿性优于DT和NT处理。ST处理的子粒灌浆速率较DT与NT处理提高12.71%~18.96%、5.25%~8.71%,最终获得最大产量。因此,冬小麦-夏玉米1年两熟种植模式下,麦茬旋耕更利于免耕直播夏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建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肥药一体化膜下滴灌防除玉米田杂草的试验研究
《东北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播后苗前,采用水肥药一体化膜下滴灌的施药方式,研究4种除草剂对玉米田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药后45 d,莠去津、乙草胺、2,4-滴异辛酯和异丙草胺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87.35%、87.87%、53.44%、82.26%和87.38%、87.59%、52.26%、83.92%.莠去津+乙草胺,莠去津+异丙草胺,莠去津+乙草胺+2,4-滴异辛酯莠去津+异丙草胺+2,4-滴异辛酯均可有效扩大杀草谱、提高药效,药后45 d杂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90.35%、87.75%、95.86%、93.87%和89.98%、87.65%、94.65%、93.01%.同时具有一定增产作用,增产幅度为13.82%~27.5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SMAD4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组织表达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克隆绵羊SMAD同源物4(SMAD4)基因并探究其在绵羊中的生物学功能,为研究SMAD4基因在毛囊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小尾寒羊皮肤组织cDNA为模板,PCR扩增SMAD4基因CDS区并克隆测序,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MAD4基因在小尾寒羊和新吉细毛羊心脏、肝脏、脾脏、肾脏、皮肤和肌肉中的表达量。【结果】试验成功克隆小尾寒羊SMAD4基因CDS区,长1 662 bp,编码553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绵羊SMAD4基因核苷酸序列与山羊和牦牛的亲缘关系最近,与鸡的亲缘关系最远。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SMAD4蛋白为不含信号肽的非跨膜蛋白,存在磷酸化和糖基化位点,属于亲水性蛋白,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SMAD4蛋白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与三级结构预测结果一致;蛋白互作分析显示,SMAD4蛋白与SMAD2、SMAD1、TGFBR1、TGFBR2、SMAD3等蛋白存在相互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SMAD4基因在绵羊中广泛表达;与新吉细毛羊相比,小尾寒羊心脏、脾脏和皮肤中SMAD4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上升(P<0.05),而肺脏和肌肉中SMAD4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试验成功克隆绵羊SMAD4基因CDS区,该基因在绵羊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小尾寒羊和新吉细毛羊心脏、脾脏、皮肤、肺脏和肌肉中存在显著差异。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探究绵羊SMAD4基因调控毛囊发育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高产大豆新品种吉育20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大豆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产大豆新品种吉育209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2009年以公交0503-2为母本、延-08-2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采用系谱法经多年鉴定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18—2019年参加吉林省北方春大豆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542.8 kg·hm-2,比对照合交02-69增产6.8%。2019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524.5 kg·hm-2,较对照品种合交02-69平均增产6.9%。2020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吉审豆2020000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