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紫花苜蓿尿黑酸植基转移酶的克隆、表达分析以及遗传转化研究
《草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维生素E是一种人体必需,却不能自主合成的脂溶性维生素。尿黑酸植基转移酶(HPT)是维生素E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限速酶,直接影响植物体内维生素E的总量。本实验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根据截形苜蓿的序列从紫花苜蓿中克隆得到HPT基因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NCBI Blast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编码412个氨基酸,属于异戊烯转移酶UbiA超家族。多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该序列与其他物种的HPT蛋白序列相似度高达80%,将其命名为MsHPT。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MsHPT与截型苜蓿MtHPT亲缘关系最近,蛋白序列相似度为96.84%。通过染色体步移技术得到该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含有胁迫响应元件、激素响应元件(脱落酸、赤霉素和乙烯)以及大量的光响应元件。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MsHPT基因在紫花苜蓿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根次之。经低温、NaCl、PEG、GA3和ABA诱导后该基因表达均上调,表明其可能参与了植物的抗逆性调控。扩增MsHPT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对其进行双酶切后转入双元表达载体pBI121中,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式将该基因转入拟南芥。通过PCR鉴定,得到7株阳性苗。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MsHPT在紫花苜蓿维生素E的合成以及紫花苜蓿抗逆调控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山西露地春萝卜引种试验
《山西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在山西省晋中市进行了春萝卜露地引种试验,对6个春萝卜品种的生育期、生长势、抽薹率、发病率及产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春雪和冠军为适宜山西省晋中地区露地春季种植的优质、高产、抗病春萝卜品种,为当地春萝卜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杂交油菜秦优16号的选育与应用
《种子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秦优16号是应用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6152A和恢复系5018C杂交组配而成的杂交油菜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和抗逆性强等特性。经过2012—2013年和2013—2014年的2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3 143.4kg/hm~2,比对照秦优7号(2 984.25kg/hm~2)增产5.33%。秦优16号为优质品种,芥酸含量0.0%,硫甙含量19.12μmol/g(饼),粗脂肪含量42.3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期和播量对晋麦91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为了研究在晋南地区旱作条件下晋麦91号最佳栽培模式,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排列设计,对不同播期和播量下的农艺性状及产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播期和播量对晋麦91号产量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随着播期的推移,株高、单株分蘖有下降趋势,产量先增后减;随着播量的增加,产量增加,单株粒质量、单株分蘖明显下降。经方差分析可以得出,适期播种且用低播量可以达到晋麦91号的高产目标,即10月2日播种,播量为基本苗225万株/hm~2时,晋麦91号产量最高,为(6 334.22±298.42)kg/hm~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风干燥与真空冷冻干燥对果蔬粉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目的]研究干燥方式对常见果品、蔬菜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方法]以11种常见果品、蔬菜为原料,采用Folin-Ciocalteu法、正丁醇-盐酸法测定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的果品、蔬菜粉中总酚、原花色素含量。[结果]通过热风干燥而得的果品、蔬菜粉总酚的保留率在85.94%~93.27%,原花色素的保留率在66.17%~72.58%;真空冷冻干燥的果品、蔬菜粉总酚保留率在93.50%~96.98%,原花色素的保留率在95.24%~98.15%。[结论]真空冷冻干燥可较好地保持果品、蔬菜原有的酚类物质,得到的果品、蔬菜粉感官品质和营养价值均更优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露地蔬菜生产中农药使用问题及对策探讨
《中国植保导刊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简要介绍了山西省露地蔬菜种植、主要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情况,分析了农药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主要解决手段及相应对策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燕麦蛋白质近红外定量模型的创建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安徽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目的]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法定量分析燕麦完整籽粒粗蛋白含量的可行性,探讨不同地区种植的同一燕麦品种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以期为燕麦的营养品质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蛋白质含量变幅较大的124份代表性燕麦样品,利用近红外谷物品质分析仪进行光谱扫描,采用常规化学分析方法(GB/T 5009.5—2010)测定样品蛋白质含量,借助近红外定标软件Win ISI,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燕麦粗蛋白含量的定标模型。利用定标模型对14个地区219份(17个品种)燕麦完整籽粒粗蛋白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燕麦样本间的差异。[结果]124份燕麦籽粒样品的粗蛋白含量为15.49%~23.77%,分布范围较广,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成功建立了燕麦蛋白质含量的定标模型,决定系数较高,标准误差较小,回归方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因此,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检测燕麦籽粒中粗蛋白含量是可行且可靠的,可替代化学测定方法。[结论]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为检测燕麦籽粒粗蛋白质含量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