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龙眼果渣面包的研制及品质评价
《安徽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目的]研究龙眼果渣面包的配方工艺。[方法]以龙眼果渣为原料,探讨其对面包制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分为标准,确定龙眼果渣、糖、水的最佳添加量。[结果]试验得出,龙眼果渣面包的最优配方为面包粉100 g,龙眼果渣25 g、糖16 g、水38 g,按照此配方制作的面包口感松软细腻有劲道,爽口又不黏牙,具有龙眼特有的香味。其感官评分为98分,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其品质高于对照面包。[结论]该研究可为充分利用龙眼果实资源,增加龙眼的附加值提供参考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禽坦布苏病毒E基因与沙门菌鞭毛保守区的嵌合表达研究
《中国家禽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PCR方法从禽坦布苏病毒和肠炎沙门菌分别扩增出E基因和鞭毛基因保守片段(Flic AC和Flic DB),随后通过over-lapping PCR方法将Flic AC片段、E基因和Flic DB片段依序串联后获得Flic AC-E-Flic DB目的片段,克隆到p MD18-T载体中获得重组质粒p MD-Flic AC-E-Flic DB,经Bam HⅠ和HindⅢ双酶切后接入p ET-32a载体,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 ET-Flic AC-E-Flic DB。表达质粒转化入感受态细胞BL21(DE3)后,经IPTG诱导后表达出Flic AC-E-Flic DB嵌合蛋白,Western-blot鉴定证实与预期融合蛋白一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5%唑虫酰胺悬浮剂对柑橘木虱田间药效评价
《农药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15%唑虫酰胺悬浮剂对柑橘木虱的田间防治效果,为生产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照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15%唑虫酰胺悬浮剂37.5、42.86、50.0 mg a.i./kg在药后1、3、7 d的田间防效均达92.3%以上,药后14 d,防效仍保持在90.0%~99.8%,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速效性和持效性,对柑橘无药害。[结论]建议在柑橘新梢抽发期、柑橘木虱若虫初发生时,使用15%唑虫酰胺悬浮剂37.5~50.0 mg a.i./kg喷雾为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田间杂草安全高效除草剂的筛选
《福建农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可有效防除甘薯田间杂草且对甘薯生长安全的除草剂,采用茎叶喷雾法在室内测试15种除草剂对甘薯苗的药害作用,筛选出10种对甘薯影响相对较小的除草剂进行甘薯田间杂草防除试验,结果表明25%砜嘧黄隆水分散粒剂90g·hm~(-2)、330g·L~(-1)二甲戊灵乳油1 800mL·hm~(-2)、900g·L~(-1)乙草胺乳油1 050mL·hm~(-2)和960g·L~(-1)精异丙甲草胺乳油1 200mL·hm~(-2)对甘薯田间杂草的防治效果较好,药后50d对不同杂草鲜重的总防治效果可达82%以上,且对作物较安全。进一步选用这4种除草剂进行甘薯田间杂草防除的多点试验,结果表明900g·L~(-1)乙草胺乳油1 050mL·hm~(-2)和960g·L~(-1)精异丙甲草胺乳油1 200mL·hm~(-2)在福州、龙岩、南宁、湛江的效果均较好,可作为南方甘薯田杂草防除药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汀废矿区生态修复后草本植物多样性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8
摘要:研究旨在了解长汀废矿区生态修复后的草本植物多样性情况,以期为该地区的植被恢复和重建提供科学依据。在已经进行生态修复的长汀县河田镇山地废矿区进行猪场沼液的灌溉,设置样地,调查林下草本植物的物种组成,分析林下草本植物的多样性。结果表明:在研究区调查到12种草本植物,隶属7个科12个属;废矿区草本植物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增加;阳面坡的植物多样性指数均大于阴面坡;同个坡向的灌溉猪场沼液的山坡比未灌溉猪场沼液的山坡的草本植物多样性指数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树空芽现象调查与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2017年福建梨空芽现象发生总面积达14 951.4hm2,产量损失达5.97万t;空芽现象自花芽开始萌动至显蕾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加重;受害植株花期延长5d以上,其单株花序数、单花序花朵数、单果序结果数与正常植株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分别减少71.02%、55.07%和53.85%;受害花芽症状表现为无梢无花、有梢无花、有花无梢和有梢少花4种类型;不同品种间空芽发生率存在较大差异,避雨栽培、海拔较低、早期落叶发生重的梨园极显著高于对应梨园。对受害梨园空芽发生情况进行田间定点观测,并进行空芽枝条的室内病原、虫原镜检观察分析,送检鉴定的梨空芽样品中,普遍检出包括拟茎点霉、炭疽菌等多种病原,少量空芽中检出存有植食性跗线螨;空芽现象为近年来南方梨树上出现的一种梨花芽衰败现象,症状因芽受害程度不同表现有4种类型,发生程度因品种、栽培模式、海拔高度、早期落叶轻重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初步分析发生诱因为以拟茎点霉为主的致病菌危害所致。本研究探明梨花芽空芽现象的发生规律,分析可能的诱因,为制定梨空芽的合理防控技术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