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不同光强处理对长茎葡萄蕨藻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中国水产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调制叶绿素荧光仪(MINI-PAM),对长茎葡萄蕨藻(Caulerpa lentillifera)在10μmol/(m~2·s)、120μmol/(m~2·s)、360μmol/(m~2·s)光强下的叶绿素荧光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从10μmol/(m~2·s)上升到360μmol/(m~2·s),长茎葡萄蕨藻最大光量子产量(F_v/F_m)、实际光量子产量、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快速光曲线初始斜率均呈下降趋势;用120μmol/(m~2·s)和360μmol/(m~2·s)光强处理的样品光化学猝灭(qP)较高,而非光化学猝灭(NPQ)较低;不同光强处理4 h和8 h时,与10μmol/(m~2·s)处理组相比,120μmol/(m~2·s)处理组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_(max))、半饱和光强(I_k)均显著上升,360μmol/(m~2·s)处理组I_k显著上升,rETR_(max)明显降低;在360μmol/(m~2·s)光强下处理12 h与处理8 h相比,样品rETR_(max)、I_k均显著降低。上述结果说明长茎葡萄蕨藻偏向适应10μmol/(m~2·s)的低光条件,在120μmol/(m~2·s)和360μmol/(m~2·s)的高光条件下能通过不同的方式提高对光强的耐受能力,但是在360μmol/(m~2·s)光强下处理12 h会引起光氧化对光合结构造成破坏。

关键词: 长茎葡萄蕨藻 光强 光胁迫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生殖发育相关基因的RNA-Seq转录组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揭示橡胶树生殖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本研究以橡胶树热研7-33-97花序、雄蕊、雌蕊为试验材料,利用Illumina HiSeq~(TM) 2000对早期发育的花序、雄蕊及雌蕊进行RNA-Seq测序,共识别出30 164个长度大于200 bp的Unigenes,与其它物种的序列相似性进行比较,发现所得Unigenes与麻疯树的Unigenes相似数量最多。进一步对测序所得Unigenes进行GO(Gene ontology)功能注释和Pathway显著性富集分析发现这些Unigenes能够编码相应的993种酶(Enzyme,EC),参与了197条生物学通路(pathway),相关Unigenes主要涉及碳水化合物运输与代谢、膜转运代谢以及能量代谢通路,由此推测碳水化合物合成与运输相关基因可能在橡胶树生殖发育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本研究通过对橡胶树花器官发育相关基因进行转录水平分析,为深入开展橡胶树生殖发育相关功能基因的克隆和功能验证提供了丰富的基因资源,并为揭示橡胶树生殖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 橡胶树 生殖发育 RNA-Seq GO分析 代谢通路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橡胶树HbMADS5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前期巴西橡胶树胶乳转录组测序的基础上,通过PCR克隆了1个编码巴西橡胶树MADS-box转录因子的基因,命名为Hb MADS5。Hb MADS5全长1 077 bp,编码358个氨基酸,推测Hb MADS5蛋白分子量为40.75 k D,等电点为6.38。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表明,Hb MADS5具有MADS-box家族典型的MADS-box保守结构域,与蓖麻、葡萄、麻风树、甜橙、木本棉、蒺藜状苜蓿等物种的MADS-box家族成员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分别为79%、74%、72%、70%、65%和59%。Hb MADS5与麻风树中的1个MADS-box成员亲缘关系最近。Hb MADS5在巴西橡胶树根、茎、叶、花和胶乳等中都有表达,其中在胶乳中表达量最高,在根中表达量最低;茉莉酸甲酯和乙烯能诱导Hb MADS5的表达,茉莉酸甲酯处理12 h后Hb MADS5表达量提高了10倍,乙烯处理48 h后Hb MADS5表达量提高了2倍。本研究将为进一步研究Hb MADS5在巴西橡胶树中的功能提供了帮助。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MADS-box转录因子 茉莉酸甲酯 乙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0份火龙果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初步鉴定评价

热带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收集保存的30份火龙果种质资源,对其部分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了初步的鉴定评价。结果表明:早熟种质6份,占20.0%;14份座果率达90%以上,占46.7%;7份平均单果重350 g以上,占23.3%;17份可食率达70%以上,占56.7%;9份成熟果实果肉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8%以上,占30.0%,最高含量可达20.3%;全果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大于15%的有14份,所占比例达到46.7%。综合以上特征,初步筛选优级种质(品种)3份。

关键词: 火龙果 种质资源 收集保存 品质性状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胡椒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

热带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胡椒不同组织间稳定表达的最佳内参基因,以胡椒栽培种‘热引1号’的主根、主蔓、花序和不同发育时期果实共8个组织为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Polyubiquitin 1、Polyubiquitin 2、Polyubiquitin 3、GAPDH 1、GAPDH 2、Histone 3-1、Histone 3-2、Cyclophilin、Actin等共9个不同持家基因的表达差异情况。基于各个基因的Ct值,利用ge Norm、Norm Finder和Best Keeper分析候选持家基因表达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组织中,9个持家基因的表达量存在差异。3个软件分析出的结果有所不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Histone 3-1表达最为稳定,其次为Polyubiquitin 1、GAPDH-2。内参基因标准化因子的配对差异分析(Vn/n+1)表明,Histone 3-1和Polyubiquitin 1是分析胡椒基因表达模式的最佳内参基因组合。

关键词: 胡椒 实时荧光定量PCR 内参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泛素活化酶基因家族进化及表达模式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泛素活化酶是蛋白泛素化所需的第一个酶,在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番茄基因组中鉴定出2个泛素活化酶(ubiquitin activating enzyme,UBA)基因,命名为Sl UBA1和Sl UBA2。序列分析表明Sl UBA1和Sl UBA2基因的CDS序列长分别为3 060和3 255 bp,分别编码1 019和1 084个氨基酸,编码蛋白分子量为114.15和120.46 ku,分别位于第6和9染色体。2个基因均含有5个内含子,编码蛋白均为酸性、疏水性蛋白;对蛋白二级结构分析发现2个UBA蛋白均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亚细胞定位预测均定位于细胞核。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表明番茄UBA基因与其他物种UBA基因相似性高,进化过程非常保守。番茄不同组织表达分析结果表明2个UBA基因在根系和花的表达量较高,果实成熟过程中的表达量相对较低。非生物胁迫试验结果表明:Sl UBA1基因在低温、干旱和盐胁迫下均上调表达;而Sl UBA2基因对非生物胁迫没有明显响应,这些结果表明Sl UBA1基因可能参与番茄对低温、干旱和盐胁迫的响应。

关键词: 番茄 泛素活化酶基因 进化分析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COⅠ基因片段的瓜实蝇遗传多样性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瓜实蝇是一种重要入侵害虫,广泛分布于热带和部分亚热带国家和地区,寄主广,危害性大。本研究对中国6个主要分布省份、19个地区瓜实蝇线粒体COⅠ基因中的部分序列进行了测定,分析了种群的遗传学关系并建立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在获得的640 bp的DNA序列中,可变位点16个,其中简约性信息位点7个,单变异位点9个。Fst值为0.107 88,Nm值为2.07,遗传距离为0~0.001 8。单倍型多样性云南、广西最高。聚类分析发现国内各地理种群间差异不显著。中国19个种群的瓜实蝇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但分化程度很低。

关键词: 瓜实蝇 地理种群 COⅠ基因 单倍型 遗传分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林龄橡胶(Hevea brasiliensis)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和磷组分的变化

生态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橡胶林是我国热带地区重要的经济林,而土壤磷是热带地区植物生长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理解土壤磷转化机理对于生态系统的磷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以热带地区海南儋州不同林龄(4、15、31a)橡胶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Hedley连续浸提法研究了土壤磷组分,磷脂脂肪酸法(Phospholipid fatty acids,PLFAs)分析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果表明,在橡胶林内各磷组分的相对含量大小顺序为:闭蓄态磷>中等活性态磷>活性态磷>团聚体内磷>钙磷。随着林龄的增加,橡胶林土壤中的磷组分发生显著变化。4、15、31a橡胶林的闭蓄态磷分别占总提取磷的52.61%、47.17%和34.91%,而活性态磷分别占总提取磷的6.67%、11.32%、13.68%。土壤总微生物、细菌、革兰氏阴性菌(G~-)、革兰氏阳性菌(G~+)的PLFAs含量均表现为15a>4a>31a,而31a橡胶林放线菌、真菌(F)和丛枝菌根真菌(AMF)的PLFAs含量均低于4a和15a。冗余分析(RDA)显示,全氮、有机碳、p H、F、AMF、G~-、G~+是引起不同林龄橡胶林土壤磷组分变化的重要贡献因子。研究表明,在橡胶林发育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进而影响到土壤磷的转化过程。

关键词: 林龄 橡胶林 磷组分 微生物群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MCP和壳聚糖复合处理提高嵊州桃形李采后保鲜效果

果树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嵊州桃形李成熟于夏季高温季节,果实采后极易失水软化,并且易于腐烂难以保鲜,因此探讨1-MCP、壳聚糖涂膜及1-MCP和壳聚糖复合处理对其保鲜效果的影响。【方法】采收成熟的果实于当天直接运回,从中选取大小一致、没有病虫害的果实,分别以不同浓度的1-甲基环丙烯(1-MCP)、壳聚糖及1-MCP结合壳聚糖复合处理,并以浸泡蒸馏水处理的果实为对照,分别装入塑料保鲜袋,在室温贮藏后的不同时间内观察果肉细胞结构的完整性,测定果实品质参数。【结果】与对照相比,经不同浓度1-MCP或壳聚糖分别处理后,结果发现,以6.0μL·L~(-1)1-MCP处理6 h和1.0%壳聚糖单独处理后果实腐烂率最低;同时,与单独1-MCP或壳聚糖处理的果实相比,6.0μL·L~(-1)的1-MCP和1.0%的壳聚糖复合处理对桃形李采后保鲜的效果更为明显,复合处理更能提高贮藏过程中果实的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果实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及氧化伤害,降低果实贮藏过程中的失重率,提高果实硬度,维持果肉细胞结构完整性和维持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及维生素C的含量,也达到降低果实腐烂率,延长贮藏时间的效果。【结论】6.0μL·L~(-1)的1-MCP和1.0%的聚糖壳复合处理显著提高桃形李采后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氧化伤害,提高果实硬度和品质,从而延长保鲜时间和提高保鲜效果。

关键词: 桃形李 采后保鲜 壳聚糖 1-MCP 可溶性固形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水提液和拮抗菌对香蕉枯萎病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2种菊科植物全株水提液和2株拮抗菌对香蕉枯萎病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为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法测定了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油麦菜(Lactuca sativa var.longifoliaf Lam.)根茎叶水提液及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cepacia,TY)和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DF)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效及土壤中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race4,Foc4)、普通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变化。【结果】向日葵、油麦菜、TY和DF处理均能降低香蕉枯萎病病情指数、减轻植株的受害程度,有一定的防病效果,其中向日葵、油麦菜处理防病效果较好(分别为39.02%和34.18%)。与对照(CK)相比,4种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土壤中细菌数量,减少放线菌、Foc4和普通真菌数量,且均达显著性水平。相关性分析发现,防病效果与土壤中Foc4及普通真菌呈显著正相关,与细菌及放线菌则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向日葵、油麦菜全株水提液及拮抗菌TY和DF均有利于改善土壤微生物结构,减轻和延缓香蕉枯萎病的发生为害,其中向日葵、油麦菜全株水提液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控作用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相对明显。

关键词: 向日葵 油麦菜 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 解淀粉芽孢杆菌 香蕉枯萎病 防病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