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玉米大面积高产综合技术研究与作物全息栽培学的应用
《吉林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介绍了作物全息栽培学的概念、原理及其对全息栽培学的理解与在作物大面积高产综合技术研究中的应用


辐射外源DNA导入小麦诱变效果的研究——后代品系籽粒贮藏蛋白分析和大麦黄矮病抗性鉴定
《核农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受照射的中 5DNA(小偃麦异源 8倍体 ,抗大麦黄矮病 )导入到受体小麦新克旱 9,在D3~D5 代获得了稳定的 5 4个品系。对其籽粒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进行电泳出现 3种变异类型 :第 1种类型为新谱带的出现或原有谱带的丢失 ;第 2种类型为供体谱带的出现 ;第 3种类型为谱带强度 (深或浅 )发生变化。根据农艺性状和籽粒贮藏蛋白电泳结果 ,精选 2 0份进行毒蚜接种 ,鉴定大麦黄矮病抗性 ,其中有 7个品系中抗黄矮病 ;1个品系 (97K1 0 77)高抗黄矮病。可初步认为供体中 5的抗大麦黄矮病基因已转化成功
关键词: 辐射外源DNA 花粉管通道法 籽粒贮藏蛋白 大麦黄矮病


蜡蚧轮枝菌毒素防治温室白粉虱初步研究
《植物保护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俄罗斯全俄植保所引入的蜡蚧轮枝菌Tri BA81 ,经发酵培养 ,萃取得到代谢产物粗毒素 ,并将粗毒素用于防治温室白粉虱的研究。结果表明 :该提取物具有很高的杀虫活性。 2 %和 4%粗毒素液对温室内白粉虱成虫平均死亡率分别为 96 4 6 %和 1 0 0 % ,1 %和 2 %粗毒素液对保护地成虫的平均防治效果为 81 75 %和 84 1 7%。对若虫的防治效果也能达到 5 0 %以上


人工诱变改良大豆品质的研究
《核农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创造大豆新种质,近几年采用γ射线、热中子等核辐射,以及甲烷磺酸乙酯(EMS) 、叠氮化钠( NaN3) 等化学诱变剂处理,经过多年的研究,选育出黑农41 大豆的蛋白质含量为45-23 % 、脂肪含量为18-8 % ;选育出903527 突变系为早熟、高蛋白(47-53 % ) 、高抗大豆病毒病及大豆灰斑病;同时筛选出一批高蛋白(49 % ~50 % ) 、高亚油酸(60 % 以上) 、低亚麻酸的优良突变系,为大豆基因库增添了新的优质资源,确定了有效的诱变技术。


冷季型草坪主要杂草发生规律及化学防除研究
《草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1993~ 1998年调查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等地草坪主要杂草的发生规律 ,研究了相应的防除对策。结果表明根据草坪的生长时期和杂草的发生规律 ,选用适宜的除草剂及防除方式 ,对单、双子叶杂草的株防效均在 90 %以上 ,而且对草坪草无害


包衣大豆萌发期、苗期生理与形态指标研究
《大豆科学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种衣剂包衣的大豆种子萌发期、苗期生理指标、形态指标测定结果表明 :包衣的大豆种子发芽率、呼吸强度、苗期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株高和根冠比、胚根长和粗等指标均高于对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