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0008条记录
燕大1817/北农6号重组自交系群体穗部性状的QTL定位

作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麦穗部性状与单株产量密切相关。本研究以小麦骨干亲本燕大1817与优良品系北农6号衍生的269个重组自交系为材料,通过在北京和河北石家庄的2年田间试验数据,利用本实验室已构建的高密度SNP和SSR遗传连锁图谱进行穗长、穗粒数和穗粒重QTL定位。采用完备复合区间作图法共检测到29个穗部性状加性效应QTL,其中10个穗长QTL分布于1B、2D、3A、3B、4A、5A、5B、6A和7D染色体上,解释的表型变异率为2.96%~9.63%,QSl.cau-4A.2在所有5个环境中均能被检测到,解释的表型变异为5.89%~9.62%,另有7个QTL能在2个或2个以上环境中被检测到;8个穗粒数相关QTL分布于1A、3A、3D、4A和5B染色体上,解释的表型变异为4.06%~11.17%,为单个环境QTL。11个与穗粒重相关QTL分布于1A、1B、2A、2D、3A、4D、5A、5B和6B染色体上,解释的表型变异为2.79%~16.12%,其中QGws.cau-1B、QGws.cau-3A和QGws.cau-6B.2在2个或者2个以上环境中能被检测到。另外,鉴定出6个分布于1A、2D、3A、4A和5B染色体上的QTL富集区段。

关键词: 小麦 重组自交系 穗部性状 QT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维氏气单胞菌感染对西伯利亚鲟血清指标和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在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感染过程中的生理免疫反应,进行了维氏气单胞菌攻毒试验,将体质量为(260.2±37.8)g的西伯利亚鲟从背部肌肉注射菌液浓度为2.0×107cfu/mL的维氏气单胞菌,注射后40h后开始死亡,62h后停止死亡,累积死亡率为46.7%。结果表明:40h对照组和53h处理正常鱼组中的血清皮质醇含量最低,与不再出现死亡后的处理组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处理患病鱼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62h处理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最低,与40h对照组、53h处理组、53h处理正常鱼组、93h对照组、93h处理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93h处理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最低,与40h处理组、44h处理组、53h处理正常鱼组、62h处理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处理组血清溶菌酶(LZM)活力从44h开始升高,直到62h,各个处理组均显著高于40h的处理组和对照组以及93h和168h的对照组和处理组(P<0.05);实时定量了肝、鳃、脾、肠组织中hsp70基因表达的变化。研究表明:西伯利亚鲟感染维氏气单胞菌后,血清皮质醇含量和溶菌酶活力升高可作为机体免疫状态的参考指标;热休克蛋白hsp70基因的诱导表达较血清指标变化更为灵敏,hsp70基因在鳃组织最先有较高的诱导表达。

关键词: 西伯利亚鲟 维氏气单胞菌 细菌感染 血清指标 热休克蛋白hsp70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北斗导航的联合收割机作业面积测量系统

农机化研究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国内收割机的信息监测系统正在迅速发展。为了实现实时记录收割面积,笔者开发了一套面积测量系统。该系统基于图像处理的应用方法对联合收割机作业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实时显示收割速度,记录收割面积;进一步优化了联合收割机智能监测系统。本系统使用北斗卫星,通过OpenCV开发软件,采集坐标点数来完成面积的测量,使用客户端对面积进行显示。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面积测量精确度高、成本低等特点,可广泛用于联合收割机智能监测系统。

关键词: 北斗导航 联合收割机 面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切蔬菜加工过程追溯的原料批次混合优化模型构建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保障鲜切蔬菜加工企业的产品质量安全,提高鲜切蔬菜生产加工效率,减少加工过程中因原料批次而导致的召回正本增加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鲜切蔬菜加工过程追溯的批次混合优化问题的解决方案。该研究通过分析鲜切蔬菜加工的基本工艺流程,根据中小规模鲜切蔬菜加工企业的实际生产需求,研究适用于单原料仓库、单成品仓库的生产加工过程,构建基于企业生产订单和多原料批次的生产加工模型。在模型构建上,综合考虑了加工过程中单个订单不可拆分,以及原料批次选取时应优先选取最近未用完批次原则等企业生产加工管理的实际因素。在此基础上应用遗传算法对订单的加工次序和原料批次的选取次序进行优化。采用北京某鲜切蔬菜加工企业的实际生产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采用平均召回规模及平均出成率作为鲜切蔬菜加工的目标函数。结果表明,通过算法优化后的目标函数值与初始值相比提高了10.5%,能够有效减少平均召回规模并提高产品加工的综合出成率,该模型为中小规模鲜切蔬菜加工企业的原料批次分配及生产流程的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产品 优化 遗传算法 鲜切蔬菜 追溯 批次混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MS-222对吉富罗非鱼麻醉效果的初步研究

科学养鱼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常用的鱼类麻醉剂有MS-222、丁香酚、三氯乙醛、喹那啶等。MS-222,俗称鱼安定,是一种易处理、效力迅速、操作简便、安全的渔用麻醉剂。该药品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唯一认可的水产动物麻醉剂。目前,在我国,MS-222已经成功应用于多种鱼类的养殖。本研究以吉富罗非鱼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浓度的MS-222水溶液对罗非鱼的麻醉效果,探讨MS-222对罗非鱼最适的麻醉浓度。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鱼试验用吉富罗非鱼来自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鲟鱼性别分化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通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鲟鱼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鱼类之一,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鱼卵加工成的鱼子酱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鲟鱼鱼子酱价格居高不下,因此养殖雌性鲟鱼比养殖雄鱼具有更高的经济前景。由于鲟鱼外形无法辨别雌雄,目前,通常借助超声波、内窥镜等仪器进行早期性别鉴定,但鉴别准确性无法保证。因此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探究鲟鱼性别决定及性别分化机制有助于早期鲟鱼性别鉴定技术的开发及实现鲟鱼全雌化苗种培育。总结了鱼类性别决定与性别分化相关基因的研究现状,综述了目前在鲟鱼上性别决定与性别分化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并预测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及研究趋势。

关键词: 鲟鱼 性别分化 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豆渣的综合利用现状及其研究进展

河南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大豆加工产业废弃物——豆渣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现状,着重从豆渣功能成分的提取、豆渣纤维的功效、豆渣发酵制品及豆渣在食品中的多种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豆渣的综合利用、资源化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豆渣 豆渣纤维 功能成分 营养价值 开发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京地区增殖放流鲢、鳙的净水效果评估

水产科技情报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北京地区密云水库和官厅水库等重点水域增殖放流鲢、鳙的净水效果,对增殖放流的鲢、鳙体内碳、氮、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鲢体内碳、氮和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02.90±3.47)、(31.40±1.75)、(5.51±0.45)g/kg(湿质量),鳙体内碳、氮和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07.10±5.82)、(32.00±1.42)、(5.24±0.34)g/kg(湿质量)。官厅水库的鱼样中碳、氮和磷的含量均略高于密云水库的,这可能与两个水库的水质条件有关。鲢、鳙体内碳、氮、磷的含量均与体质量无明显的相关性,但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以2011年为例,人工增殖放流和渔民捕捞结合的渔业管理措施使密云水库水体中的碳、氮和磷总量分别净输出1.16×105、3.51×104和5.99×103kg。

关键词: 增殖放流 净水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农用地作物磷养分需求的畜禽养殖废弃物消纳区域空间划分

水土保持通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根据区域农用地作物养分需求,从区域空间集聚现象对北京市大兴区进行规模畜禽养殖废弃物消纳区域划分研究,以期为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处理和环境污染防治、畜禽养殖场空间布局研究等提供依据。[方法]基于遥感影像获取农用地空间分布特征,利用空间关联指数法进行农用地作物磷养分需求空间聚类分析,并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基于养分平衡的角度进行计算分析。[结果]北京市大兴区农用地磷养分需求的空间分布在整体上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整个大兴区农用地大部分属于畜禽养殖废弃物消纳一般区域,高区域主要集中在瀛海镇、西红门镇、庞各庄镇和魏善庄镇,低区域主要集中在采育镇和北藏村镇。大兴区8 481个农用地地块被划分成83个区域,其中区域中可消纳畜禽养殖废弃物磷养分平均量、最大量和最小量分别为1.10×105 kg,9.75×105 kg和2.38×103 kg。而大兴区各镇可消纳的畜禽养殖废弃物磷养分量最多和最小分别是庞各庄镇的13.54×106 kg和亦庄镇的9.54×105 kg。[结论]提供了一种较快速的划分畜禽养殖废弃物消纳区域、计算区域畜禽养殖废弃物消纳量及结果可视化表达的方法。

关键词: 空间聚类 消纳 养分 农用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赤霉素处理促进不同品种茄子种子萌发的比较研究

北方园艺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是世界上第四大蔬菜作物,但是休眠现象比较普遍。该试验选用目前北京地区生产上应用较为广泛的7个茄子品种:"京茄5号"、"京茄10号"、"京茄3号"、"京研2号"、"大明茄"、"快圆茄"、"京茄1号",用1.2%过氧化氢消毒5min后,300mg/L赤霉素浸泡30min,在20~30℃变温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赤霉素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最高提高了18个百分点,赤霉素处理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同时,赤霉素处理可以提高茄子的发芽速度,缩短发芽天数,有利于播种后迅速出苗。

关键词: 茄子 种子萌发能力 赤霉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