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福建省白茶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茶叶学报 2017

摘要:福建省茶树资源丰富,适合制作白茶的茶树品种众多。本研究利用SSR分子标记研究福建省适制白茶品种的遗传多样性。首先对6个常用白茶品种做多样性分析,发现品种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呈明显的正相关,其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福鼎大白茶与福鼎大毫茶,最远的是福建水仙。然后对18个适合制作白茶的品种做聚类图,发现18个品种可聚成8个类群,亲缘关系近的品种主要集中在a(福云系列品种)、b(来源于福鼎市品种)、g(铁观音与黄棪杂交种)3个类群,剩余品种之间的遗传距离都较远,其中遗传距离最远的品种仍然是福建水仙。通过分析参试品种的相似系数和聚类图,可清楚地了解福建省白茶品种的遗传背景和亲缘关系。

关键词: 白茶 遗传多样性 SSR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授粉品种对‘富贵红’火龙果果实主要性状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探索适宜的授粉品种,为提高富贵红火龙果果实品质及商品价值提供理论参考,6个火龙果品种与富贵红火龙果组成6个授粉组合,从授粉果的外观品质、内在品质、坐果率、裂果率、果实发育成熟时间及种子性状等指标着手,研究了不同品种花粉对富贵红火龙果果实主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均可明显提高果实的坐果率和单果重,降低裂果率,使种子数增多,千粒重增重;蜜红、金都一号、大红均可提高果实可食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改善果肉的颜色和风味;蜜红、金都一号、大红、喜香红均可提高果实总糖、维生素C和氨基酸总量,降低总酸含量。因此,生产上可适当选配蜜红、金都一号、大红等火龙果良种中的1个或几个作为富贵红火龙果异花授粉的花粉源。

关键词: 富贵红火龙果 外源花粉 花粉直感 果实品质 种子性状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孔吸附树脂富集速溶茶中咖啡碱的研究

茶叶学报 2017

摘要:能量饮料市场发展迅速,进一步推动了咖啡碱的市场需求。LX-16脂吸附分离酯型儿茶素后,过柱液中含有大量的咖啡碱,从而作为原料研究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咖啡碱的工艺。通过比较4种大孔吸附树脂对咖啡碱的吸附能力,筛选出最佳树脂LS-303,并考察其动态吸附与乙醇梯度洗脱等特性。结果表明,LS-303树脂吸附饱和后,20%乙醇解吸,洗脱3BV后咖啡碱解吸得率为93.17%,咖啡碱含量可达26.16%。

关键词: 速溶茶 咖啡碱 大孔吸附树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玫瑰’等3个茶树新品种霞浦区域试验报告

茶叶学报 2017

摘要:对3个茶树新品种‘金玫瑰’、‘春桃香’、‘紫观音’在霞浦的适应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金玫瑰’、‘春桃香’、‘紫观音’的种植成活率高于黄棪(对照);3个新品种的树高、树幅性状均优于黄棪,表现生长势强;‘金玫瑰’的春梢萌芽期与黄棪相当,为早生种;‘春桃香’、‘紫观音’比黄棪晚10d左右,均为晚生种;发芽密度均高于黄棪,鲜叶产量分别比黄棪高24.43%、14.42%、3.65%;3年乌龙茶感官品质审评得分分别比黄棪高2.83分、3.03分、3.33分,均表现品质优异;经多年鉴定,均适宜在霞浦气候条件相似的区域推广种植。

关键词: 茶树新品种 乌龙茶 区域试验 霞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丝瓜过氧化氢酶CAT2基因的分离及表达分析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2017 CSCD

摘要:该研究对普通丝瓜品种‘WL-3’的褐变果肉开展转录组测序,对高质量片段进行拼接和组装后获得58 073条unigenes序列,其中,27 301条unigenes在褐变前后表达水平发生变化。从差异表达的基因中筛选得到1条功能注释为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基因全长序列(unigene0033876)。分析发现,该序列全长1 690 bp,包含1个1 479 bp的开放读码框(open reading frame,ORF),预测编码492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Mw)为56.94 k Da,等电点(isoelectric point,p I)为7.31,编码的蛋白质与葫芦科作物南瓜、西葫芦和黄瓜中同源蛋白质的相似性均在97%以上,显示其高度的保守性,基因命名为Lc CAT2,Gen Bank登录号为KR184674。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Lc CAT2基因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在丝瓜叶片中表达量最高,花中表达量最低。Lc CAT2基因在所选的6个丝瓜品种中的表达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普通丝瓜中的表达量均高于有棱丝瓜。Lc CAT2基因在普通丝瓜品种‘WL-3’采后储藏条件下的表达量随时间增加而呈上调表达趋势。初步推测,Lc CAT2基因在丝瓜果肉褐变过程中起着一定的调控作用。该研究旨在从转录组测序结果中挖掘与丝瓜果肉褐变相关的基因,为今后丝瓜品种的选育及进一步揭示其酶促褐变产生的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丝瓜 转录组测序 Lc CAT2 荧光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RRSV N与GP5蛋白抗原表位的串联表达及其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基于N与GP5蛋白抗原表位串联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抗体ELISA检测方法,为开发准确、廉价的PRRSV抗体检测试剂盒奠定基础。【方法】将PRRSV的N蛋白和GP5蛋白抗原表位串联优化后进行原核表达,以表达的目的蛋白为抗原,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检测PRRSV抗体的ELISA方法,对其特异性、重复性进行检测。用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和商品化IDEXX试剂盒同时对临床送检的45份猪血清样品进行检测,计算其符合率。【结果】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表达的目的蛋白分子质量约为24.7ku,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且为可溶性表达。目的蛋白经纯化后作为抗原包被ELISA平板,建立检测PRRS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优化后的ELISA条件为:抗原(纯化后的目的蛋白)包被量为5μg/mL、一抗(猪血清)1∶80稀释、酶标二抗1∶5 000稀释,以含50g/L脱脂奶粉的PBST作为封闭液,37℃孵育60min,抗体(一抗和酶标二抗)于37℃孵育90min,TMB避光显色8min;间接ELISA的判定标准为:OD450≥0.345 2为阳性,OD450<0.345 2为阴性。所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特异性强,对猪常见病原,如猪伪狂犬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瘟病毒和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高免血清检测均为阴性;重复性好,组内变异系数和组间变异系数分别为1.02%~3.94%和1.38%~4.83%。用所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对临床送检45份猪血清样品的检测阳性率为84.44%(38/45),商品化IDEXX试剂盒检测的阳性率为80%(36/45),2种方法的符合率为94.73%(36/38)。【结论】成功建立了基于N与GP5蛋白抗原表位串联的PRRSV抗体ELISA检测方法。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N蛋白 GP5蛋白 抗原表位 串联表达 间接ELIS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省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对策

福建农业科技 2017

摘要:分析福建省水土流失现状及原因,针对福建省水土保持科技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8点具体对策:加强对水土保持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增强水土保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建立紧密、高效的科技攻关协作体系,加强水土保持法制科普宣传,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运行模式,筛选推广一批水土保持先进适用技术,加强水土保持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水土保持科技国际交流和闽台合作。

关键词: 福建省 水土流失 治理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非致病性尖孢镰刀菌固体发酵条件筛选

福建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优化枯萎病植物疫苗工程菌株——非致病性尖孢镰刀菌FJAT-9290固体发酵条件,以产孢量为指标,分析了培养基初始含水量、初始接种量、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对菌株产孢量的影响,筛选出最优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利用组培瓶培养7d,分别筛选出菌株生长的最佳初始含水量为50%、初始接种量为7%和培养温度为28℃,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聚丙烯塑料袋培养,发酵至20d时菌株的产孢量最高,孢子数量达6.35×108个·g-1,较初始接菌量增加了4个数量级。

关键词: 非致病尖孢镰刀菌 固体发酵 培养条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杨桃营养与保鲜加工现状与进展

东南园艺 2017

摘要:本文对近年来杨桃营养与品质、杨桃的药用价值及其保鲜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便为后续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杨桃 营养 保鲜 加工 药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田县茶园土壤和茶叶中锌含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茶叶学报 2017

摘要:采集了大田县25份茶园土壤样品及相应的茶叶样品(一芽二叶),分析了茶园土壤和茶叶锌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大田县茶园土壤全锌含量为60.1~210.0 mg·kg~(-1)(均值106.1 mg·kg~(-1)),高于福建省土壤全锌含量背景值(87.7 mg·kg~(-1));土壤有效锌含量为0.8~10.9 mg·kg~(-1)(均值为3.8 mg·kg~(-1)),约有20%土壤样品低于高产茶园土壤有效锌临界值(2.0 mg·kg~(-1));锌活化率1.1%~5.7%,均值为3.3%。供试茶叶锌含量为60.0~96.1mg·kg~(-1)(均值为73.0mg·kg~(-1)),明显高于我国茶叶锌含量的平均值(40.6mg·kg~(-1)),均达到了天然富锌茶标准。茶园土壤全锌与土壤有效锌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茶叶锌富集系数与土壤全锌、有效锌和锌活化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其它理化性质之间相关性不显著。总体而言,大田县茶园土壤全锌和有效锌含量丰富,茶叶中锌含量达到了天然富锌茶标准,具备开发天然富锌茶的潜力。

关键词: 茶园土壤 锌含量 有效锌 富集系数 影响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