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CIMMYT和中国硬质春麦在4种CIMMYT不同处理环境中产量和蛋白品质性状分析
《作物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灌溉、播期和垄作等栽培方式对小麦产量和蛋白品质性状具有重要影响。将21个中国和CIMMYT硬质春麦品种于2000—2001和2001—2002年度分别种植在CIMMYT的Obregon试验站4种处理环境中。结果表明,所有性状均受品种和处理环境的显著影响,产量和沉降值同时还受品种和处理环境互作效应的显著作用,在进行产量和品质改良时应考虑品种与处理环境间的互作。充分灌溉和适期播种有利于提高产量,减少灌溉迟播垄作则有利于提高蛋白含量和沉降值。Rayon F89产量、蛋白含量和沉降值均较高;龙麦26产量、蛋白含量和沉降值显著高于其他光敏感品种。充分灌溉适期播种垄作利于提高Rayon F89等的产量和Weaver等的沉降值,充分灌溉适期播种平播利于提高Seri M82等的产量和Attila等的沉降值,充分灌溉迟播垄作利于提高龙麦26等的产量和Super Seri#1等的沉降值,减少灌溉适期播种垄作则利于提高Rayong F89等的产量和Weaver等的沉降值。
打顶、化控与磷肥耦合对长绒棉产量结构、蕾铃形成及脱落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试验,首次系统地研究了打顶、化控、磷肥耦合对长绒棉产量构成、蕾铃形成及脱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打顶、化控和磷肥对棉花产量表现出负耦合效应。打顶、化控和磷肥单独使用对长绒棉有增产作用,而它们配合使用表现出减产作用。低磷不化控情况下,打顶可使棉花蕾铃脱落率显著降低,从而使单株有效结铃数增加。低磷不打顶情况下,化控同样能降低长绒棉的蕾铃脱落率,但化控也降低了现蕾数,从而使其单株结铃数没有显著增加。在不打顶不化控情况下,增施磷肥可显著提高长绒棉的现蕾数,使单株结铃数提高。在化控或高磷情况下打顶都会使长绒棉的现蕾数明显下降,导致单株有效结铃数降低。


乌什县冬小麦新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新疆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通过对6个现有栽培品种和4个新引进品种进行小区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济南17号、丰达850、石审4185优选系-2三个品种的早熟性、丰产性、品质都比较符合乌什县所需选择品种的要求,建议可逐步扩大示范种植面积;同时,经分析认为石审4185优选系-2比较适合作为小麦半精量播种技术所需品种,也可在生产中示范推广。


雪莲PEBP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新疆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根据雪莲PEBP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实验室构建的Teasy-PEBP质粒为模板,扩增PEBP基因,与表达载体pET-30a(+)连接转化BL21(DE3),PCR和酶切鉴定筛选阳性克隆,测序分析。经IPTG诱导后SDS-PAGE检测,结果表明:PEBP得到大量表达,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26.8%,融合蛋白的相对分子量大约是28KD,与理论值相符,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理化性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 原核表达 低温诱导 雪莲


核技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探讨
《新疆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核技术在农业中应用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和良好的经济效益,从核技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入手,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土壤湿热灭菌对连作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土壤湿热灭菌,研究灭菌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灭菌处理后连茬(连续种植12 a)棉花死苗率降低26%,病株率降低43.0%。灭菌处理后,连茬棉花株高、干物质重前期增加,分别增加30%和26.2%,但后期减少,株高降低12.7%,地上部干物质重减少66.7%,地下部干物质重减少44.5%。土壤生物学因素不仅是导致棉花连作减产的重要因素,也是促进养分循环,促进棉花生长的重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