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多肉植物的特征及应用价值探讨

东南园艺 2017

摘要:多肉植物是时下备受国内园艺爱好者喜爱的新兴观赏植物之一,具有丰富的园艺和景观应用价值。本文简述了多肉植物的分类与特征,并探讨其景观、食用及药用方面的价值。

关键词: 多肉植物 特征 应用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花黄精种苗繁育技术

福建农业科技 2017

摘要:多花黄精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近年逐步实现了人工驯化栽培,其繁育方法主要有有性繁殖、无性繁殖及组培快繁等方法。该文结合生产实际,分析了多花黄精繁殖方法的优缺点,总结其主要栽培技术。

关键词: 多花黄精 种苗 繁殖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福建红茶的发展历程——小种红茶与工夫红茶

茶世界 2017

摘要:红茶是近代世界各类茶中产销量最大的一类茶,约占世界茶叶消费及贸易总量的80%以上。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世界红茶的发源地。世界各国的红茶都起源于中国。中国红茶种类较多,产地较广。有中国特有的工夫红茶和小种红茶,也有与印度、斯里兰卡相类似的红碎茶。本文简介中国福建省特有的小种红茶与三个工夫红茶的发展历程及其品质特征。一、小种红茶小种红茶是福建省的特产,有正山小种和外山小种之分。正山小种之"正山",乃表明是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莓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

福建农业科技 2017

摘要:为丰富福建省草莓品种多样性,加快新品种引进推广,满足消费者需求,对国内外引进的15个草莓品种的物候期、农艺性状、果实外观和品质进行了观察及测定,并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3个新引进草莓品种‘紫莓1号’‘紫莓2号’和‘红宝’田间性状综合表现好,具有植株长势好、抗性强、采收期长、产量高等特点,其中‘紫莓1号’‘紫莓2号’硬度高、耐贮运,果实风味与对照‘法兰地’相当,较适合福建小拱棚半促成栽培和露地栽培中应用推广。

关键词: 草莓 品种 引种 栽培 品比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固化微生物处理规模化养猪场废水的试验研究

能源与环境 2017

摘要:利用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和活性炭等作为固化载体材料,制备芽孢杆菌为主的固化微生物,用于处理规模化养猪场废水,以废水中COD、氨氮和总磷去除率为指标考察不同曝气方式对固化微生物净化水体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下,固定化微生物投加量10g·L~(-1)、曝气时间6h,间歇式曝气时间比为1∶2时,经过21d的处理,废水COD、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3.1%、88.6%和45%,最终出水COD和氨氮浓度为292.5mg·L~(-1)和77.9mg·L~(-1),符合《畜禽养殖废水排放标准》(GB18596-2001)中COD和氨氮的排放值。

关键词: 养猪废水 固化微生物 氨氮 曝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菜用黄麻资源比较试验

中国园艺文摘 2017

摘要:不同的菜用黄麻资源,其生育期、单位面积产量、主要营养成分存在显著差异。经综合考察:埃及麻菜表现最好,可以在本地区进行生产推广;TC008-36表现比较差,产量低,且硒、钙和黄酮含量较低,不适于在生产中推广。

关键词: 菜用黄麻资源 比较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种子休眠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福建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种子休眠为种子推迟萌发进而躲避不良环境条件提供了重要的生存机制,是由基因和外界环境共同决定的复杂性状。休眠的破除受环境和内源信号的协调控制,具有协同效应与竞争效应。植物激素脱落酸(ABA)促进休眠的诱导和维持,而赤霉素(GA)则打破休眠,促进种子萌发。近年来一些影响种子休眠的分子因素被发现,包括休眠特异性基因、染色质因子和非酶促过程等。本文综述了种子休眠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现状,讨论参与休眠诱导与破除的各种调节因子以及环境因素。最后,提出种子休眠研究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种子 休眠 脱落酸(ABA) 赤霉素(GA) 分子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转基因水稻外源基因拷贝数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转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的拷贝数影响遗传稳定性和基因表达水平,因此鉴定和筛选单拷贝纯合的植株对于子代材料的功能分析是十分必须的。为了快速、准确的对含有潮霉素抗性基因-潮霉素磷酸转移酶II(hygromycin phosphotransferase II,hpt II)的转基因水稻材料进行拷贝数鉴定,本研究选用了稳定的组成型基因水稻转录剪切因子U2af(Oryza sativa splicing factor U2af,Os SFu2a)作为内参基因,构建基于Taqman的多重荧光定量PCR(Multiplex q RT-PCR)的拷贝数鉴定体系。通过不同引物组合进行扩增效率比较,确定了hpt II-1和Os SFu2a-2为最佳引物组合。利用该体系对10个转基因克隆进行了拷贝数鉴定,结果其中7个克隆为单拷贝植株,3个克隆为双拷贝植株。随后,通过Southern blot和转基因子代分离比统计,验证了此方法的可靠性;并通过与传统的单重荧光定量PCR(Singlex q RT-PCR)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多重荧光定量PCR法大大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因此,该方法能够帮助科研人员快速,准确,高通量的鉴定水稻外源基因拷贝数与纯合体植株。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拷贝数 多重荧光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杂交稻臻优727种植表现与高产栽培技术

福建稻麦科技 2017

摘要:臻优727是用臻达A与成恢727配制的优质中籼三系杂交稻新品种,201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3—2016年在福建省各地试种示范,表现出丰产、稳产性好,抗倒伏,稻瘟病抗性好,米质优,熟期转色好以及适应性广等特点。介绍了臻优727在福建省各地示范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优质 杂交稻 臻优727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施用亚硒酸钠对乌龙茶硒含量的影响

茶叶学报 2017

摘要:通过大田试验研究土壤施用亚硒酸钠对乌龙茶硒含量的影响。设计亚硒酸钠施用量CK(0g Se·hm~(-2))、S1(500g Se·hm~(-2))、S2(1000g Se·hm~(-2))和S3(2000g Se·hm~(-2))4个处理。结果表明,土壤施用亚硒酸钠对茶叶产量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土壤施用亚硒酸钠可以显著提高茶叶的硒含量,提高幅度随着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施硒处理,当年茶叶硒肥新稍吸收率在0.040%~0.066%之间,土壤施用亚硒酸钠中硒的利用率较低。

关键词: 乌龙茶 茶叶产量 硒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