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杏果实矿质元素含量与杏裂果的相关性研究(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7

摘要:分析杏裂果与矿质元素含量的相关性,为杏裂果机理的系统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为杏生产中合理配肥提供依据。以39年生树势一致的杏树为试材,株行距3.0 m×4.0 m。试验分析7种矿质元素对杏裂果的影响。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杏裂果与矿质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大小排列为Ca>Zn>Mn>Fe>K>Mg>Cu。Ca元素含量与裂果指数呈现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较高;而Zn、Mn与裂果指数相关性较低;Fe、K、Mg、Cu元素与裂果指数相关性极低。Ca不足是影响杏裂果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矿质元素 裂果 相关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浓度莠去津对谷子田间杂草的防除效果(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7

摘要:该研究比较了不同浓度莠去津(播后苗前喷药处理)对谷子田间杂草的防除效果,为筛选适宜谷子生产的除草剂最佳使用浓度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喷施25 d和40 d后,莠去津4 500 ml/hm_2处理株防效和鲜重防效最好,鲜重防效达到83.16%和86.43%,与喷施清水(CK)相比2 250 ml/hm处理增产效果最佳,增产率达到54.31%,3 000 ml/hm_2次之,因此2 250 ml/hm_2是谷子生产中莠去津(播后苗前喷药)使用的最佳浓度。

关键词: 谷子 莠去津 防除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蛋白鲜食大豆晋科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山西农业科学 2017

摘要:晋科2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2005年以晋遗38为母本、忻毛豆1号为父本,经过常规人工杂交育种所选育出的新品系。2015年参加山西省鲜食大豆区域试验,晋科2号比对照晋科4号增产28.9%;2016年参加山西省鲜食大豆生产试验,晋科2号比对照晋科4号增产17.2%;2017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为亚有限结荚习性,播种至收青荚95~105 d,产量高,荚大粒大,品质好,适宜在山西省中部地区春播。

关键词: 鲜食大豆 选育 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枸杞新品种晋红宝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山西农业科学 2017

摘要:枸杞晋红宝是在中宁农家枸杞种植园中发现的芽变新品种,该品种与宁杞1号相比,在临汾、运城、临猗3点区试中,表现为大果、早熟、口感甜美、商品性好等特点。2011—2013年在山西省南部临汾、运城等地试验,3个区试点连续3 a观察得知,鲜果果个比对照宁杞1号大50%~70%,微量元素锌的含量比对照宁杞1号高21.7%,多糖含量比对照宁杞1号高72.8%,含枸杞多糖17 767 mg/kg、钙445 mg/kg、镁974 mg/kg、锌27.71 mg/kg、铁27.13 mg/kg、锰10.59 mg/kg、铜37.11 mg/kg。2014年11月25日通过山西省林木品种委员会认定,定名为晋红宝,良种编号:晋R-SC-LB-001-2014。该品种适宜于在山西省南部及相同生态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枸杞 晋红宝 品种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F型小麦不育系育性与杂种优势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2017

摘要: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是山西省选育的新型小麦不育系。为研究F型不育系的生态适应性和选育强恢复系,采用分期播种和花粉粒染色方法研究了育性表现,同时利用380个小麦品种(系)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测定其育性恢复性及杂种优势。结果表明,F型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受品系、播期影响,即使是相同的品系单株之间、相同单株不同分蘖间育性也有一定差异。F型不育系恢复源广,具有易恢复性。以晋麦47、临汾615,太5293、晋太182、晋太170、太629-8、扬麦12、太113、小凡12、普冰701、轮选1697、航麦247、济南17、太712以及14F54921-38,4522,15品43和V89作亲本配制的18个组合表现育性恢复度高,具有较明显的杂种优势。

关键词: 小麦 F型雄性不育系 育性 杂种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精准扶贫理论的内涵及其策略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7

摘要:加快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奔小康,是中国目前重大的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精准扶贫是削减贫困,实现城乡一体化、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面对差异化的贫困现状,精准扶贫理论是当前中国治理贫困的重要机制和指导性思想,是新形势下扶贫工作的理论创新,从制度、政策以及模式上保证了扶贫工作的顶层设计,在实施步骤和工作方法方面也明确了具体要求,它的形成既是对国内扶贫开发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国外扶贫开发模式的借鉴,有效确保2020年全面脱贫大目标的成功实现。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理论 内涵 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新风系统在日光温室中应用的可行性

北方园艺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明确土壤新风系统在日光温室中应用的可行性,设置了不同风速(5.8、4.6、3.1m·s~(-1))条件,以监测土壤新风系统进出口空气温湿度及不同管道长度的气流温度,并计算了系统的热特性。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内部≥50cm深土壤的温度比较恒定,日变化幅度≤0.3℃。在5.8、4.6、3.1m·s~(-1)的流速下,新风经过系统温度分别提高了7.8~8.9、9.8~11.9、6.3~7.8℃;出口空气湿度分别为42.3%~52.0%、35.4%~40.3%、61.6%~83.6%;进出口焓差分别为7.7~9.4、9.9~12.1、9.3~12.5kJ·kg~(-1);运行时段内吸收土壤的热量分别为23 160、23 492、14 884kJ。土壤新风系统可以显著提升新风温度,出口处新风湿度低于室内空气湿度,具有良好的吸热能力,说明土壤新风系统可以用于冬季日光温室空气环境的调控。

关键词: 日光温室 土壤新风系统 通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适宜机械化种植的高粱品种晋杂39号的选育

中国种业 2017

摘要:晋杂39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利用自选不育系SX605A为母本、自选恢复系SX193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粱杂交种。2013-2014年参加山西省高粱中晚熟机械化组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产585.9kg,比对照晋杂22号增产6.7%,2年8个试验点6个点增产。其中2013年每667m~2平均产566.7kg,比对照晋杂22号增产7.8%;2014年平均产605.1kg,比对照晋杂22号增产5.8%。2015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审定编号:晋审杂(认)2015005)。晋杂39号抗旱、抗倒性好,高抗丝黑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强,植株较低,适宜机械化栽培种植。

关键词: 高粱 晋杂39号 机械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树莓的营养价值及其利用

山西果树 2017

摘要:本文综述了树莓的营养价值及其抗菌、抗氧化、抗肿瘤、降血脂等功能,树莓产品和种类的现状,为树莓资源的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促进我国树莓产业发展。

关键词: 扁桃 多酚 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瓜枯萎病拮抗菌Lh-1的鉴定及生物防治效果研究

生物技术通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菌株Lh-1进行鉴定,并对其防治西瓜枯萎病的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检测和16S r RNA基因同源性分析鉴定菌株Lh-1,测定其抑菌谱。设计盆栽试验来评价施用有机肥加Lh-1菌液(T2),施用有机肥(T1)和化肥(CK)3种处理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将Lh-1鉴定为解淀粉芽胞杆菌。该菌对多种植物病原菌都有抑制作用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尤其对西瓜枯萎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盆栽试验表明添加Lh-1后发病率仅为17.2%,与对照相比防治效果达到78.5%,植株高度、鲜重和干重指标均为最高;瓜苗中的SOD、POD和CAT活性显著提高而MDA含量明显下降;瓜苗根际的微生物区系中细菌与放线菌含量上升,真菌特别是尖孢镰刀菌的数量下降,瓜苗根际微生物区系结构得到明显改善。解淀粉芽胞杆菌Lh-1能够防治西瓜枯萎病。

关键词: 解淀粉芽胞杆菌 西瓜枯萎病 尖孢镰刀菌 根际微生物区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