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大麦白化颖壳突变体的转录组学分析

核农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大麦白化颖壳突变体形成机理,以白化颖壳突变体(AL)和野生型植株(WT)为试验材料,对2份材料抽穗期的颖壳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通过Illumina Hi SeqTM2500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分别从WT和AL中获得2.7 Gb和4.1 Gb有效数据,拼接组装后得到64 634条通用基因(unigenes),其中长度大于1 kb的有23 696条。通过对2份材料间差异基因的筛选,共得到672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139个上调表达,533个下调表达。GO功能富集分析发现,在分子功能类型中注释的差异基因主要与叶绿体相关;KEGG显著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广泛涉及碳代谢、光合作用等调控途径。对其中6个相关基因进行了RT-qPCR验证,表达趋势与RNA-Seq测序结果一致。表明AL的形成可能是由于叶绿体形成和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进一步导致了光合作用的下降,该研究结果对深入探究大麦的白化形成机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大麦 白化颖壳突变体 转录组测序 差异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鱼肠道细菌CD-17的鉴定和生防活性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新的生防菌种,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测定分离自草鱼肠道细菌CD-17菌株对常见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谱。通过菌株形态学扫描电镜观察、平板培养生理生化特性和分子辅助分类法确定其分类地位,同时对其活菌制剂(BCA)进行温室防效试验。结果表明,CD-17对供试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温室控制条件下,BCA与炭疽病菌分生胞子悬浮液(GC)同时接种正常草莓叶片和接种GC 48h后再用BCA的控制效果分别为100%和55.68%;BCA与GC同时接种有微伤口的草莓叶片和接种GC 48h后再用BCA的控制效果分别仅为76.94%和37.82%。根据菌株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16Sr DNA基因和gyrB基因序列比对分析,鉴定该菌株为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关键词: 草鱼肠道细菌 生防活性 菌种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杂交籼稻盐两优2208的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盐两优2208系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两系杂交籼稻组合,具有杂种优势强、熟期适中、适应性广、稳定性好、抗病性强等特点,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根据盐两优2208的亲本特征特性,结合多年制种实践经验,总结了其高产制种技术。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盐两优2208 制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水稻盐两优888高产制种特点与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2010—2015年两系杂交水稻盐两优888大面积制种实践,提出盐两优888高产制种特点是:在保证制种父母本足穗的基础上争取大穗、提高异交结实率。其高产制种技术是:合理安排播差期,确保花期相遇;培育多蘖壮秧,打好高产基础;合理安排行比,栽足基本苗;科学肥水运筹,培育高产群体;采取综合措施,提高异交结实率;加强病虫防治,确保丰产丰收;加强生产过程管理,确保种子质量。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盐两优888 制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中医药美白理论的白及研发思考

中草药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白及是传统美白方中的主要药物。从中医药美白理论、中医美白历史沿革、美白药理作用机制,以及白及"以白治黑"相关的化学成分、白及美白研究现状等多个角度,系统阐述了白及美白的传统理论基础和现代药理研究概况,并初步提出白及美白产业化研发思路。为中药白及美白产品开发和产业化提供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 白及 美白理论 美白机制 美白产品 产业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羽衣甘蓝对低温的生理响应与耐寒性综合评价

江苏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4个羽衣甘蓝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低温胁迫后叶片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以各项指标的耐寒系数衡量羽衣甘蓝品种的耐寒性,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法对其耐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经过低温胁迫后,叶片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含量、MDA含量、SOD活性均高于对照,且各品种间差异显著。参试品种的综合分值(D值)介于0.15到0.60之间。根据D值将24个品种分为4类:Y108、Y4389、霓裳和Y93,耐寒性极强;名古屋红、瑞羽6号、Y92、Y122、Y4382、Y90和Y114,耐寒性强;Y4330、Y4496、Y130、Y4467和Y105,耐寒性中等;红欧、瑞羽11号、白鸥、白鸽、Y9197、Y9196、Y112和名古屋白,耐寒性弱。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D值与植株叶片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及SOD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因此,植株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S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以用于综合评价羽衣甘蓝的耐寒性。

关键词: 羽衣甘蓝 耐寒性 生理响应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单位干部挂职培养机制创新研究——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院地合作”挂职模式为例

江苏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干部挂职锻炼是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农业科研单位开展干部挂职工作,有利于更新干部管理理念、优化科研队伍结构和助推农业科技事业快速发展。对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院地合作"挂职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就科研单位干部挂职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为农业科研单位干部挂职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 干部挂职 创新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湘产小花吴茱萸的化学成分及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筛选

中草药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小花吴茱萸Euodia rutaecarpa var.officinalis的化学成分和抗菌活性。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及制备液相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利用菌丝生长法进行抗菌活性的初步筛选。结果从小花吴茱萸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成分,分别鉴定为吴茱萸碱(1)、吴茱萸次碱(2)、去氢吴茱萸碱(3)、二氢吴茱萸卡品碱(4)、吴茱萸卡品碱(5)、1-甲基-2-十一烷基-4(1H)-喹诺酮(6)、1-甲基-2-[(4Z,7Z)-4,7-十三碳二烯]-4(1H)-喹诺酮(7)、1-甲基-2-[(6Z,9Z)-6,9-十五碳二烯]-4(1H)-喹诺酮(8)、柠檬苦素(9)、石虎柠檬素A(10)、isolimonexic acid(11)、wuzhuyurutine B(12)、豆甾醇(13)、β-谷甾醇(14)、β-胡萝卜苷(15)。结论化合物5~8和11~13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不同类型化合物在10μg/m L质量浓度下对植物病原真菌表现出选择性抑菌作用。

关键词: 小花吴茱萸 吴茱萸碱 吴茱萸次碱 吴茱萸卡品碱 石虎柠檬素A 抑菌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抗叶锈病遗传研究进展

麦类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气候变化以及耕作制度的改变,近年来,小麦叶锈病有加剧危害的趋势,培育抗病品种是减轻小麦叶锈病危害最经济环保的途径。本文综合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对小麦叶锈病病原菌、抗叶锈基因定位、抗病育种所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研究对策和展望,为抗叶锈基因的深入研究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小麦 叶锈病 抗病基因 遗传改良 抗病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瓜无萌蘖嫁接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西瓜品种淮蜜2号为接穗,强根为砧木,以普通贴接、插接法为对照,研究无萌蘖嫁接方法对嫁接工效、嫁接苗成活率、成苗率、萌蘖率、幼苗株高、接穗干质量、叶绿素含量、第1雌花节位、果实中心糖含量、皮厚及单果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与贴接、顶插接常用嫁接方法相比,无萌蘖贴接、蘖插接法的嫁接苗成活率、成苗率、幼苗株高,但第1雌花节位、平均单果质量、果实中心糖含量、皮厚及产量等指标无显著差异,嫁接工效、接穗干质量、幼苗真叶叶绿素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但采用该技术嫁接的西瓜苗产生的萌蘖率均为0,极显著低于常用嫁接法,因此该方法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无萌蘖嫁接幼苗生长量、真叶叶绿素含量明显低于常用的贴接和插接,但定植后,第1雌花开放时期与常用嫁接方法无明显差异,幼苗这一缺点可采用延长苗龄的方法来克服。

关键词: 砧木 西瓜 嫁接方法 无萌蘖嫁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