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水稻抗咪唑啉酮类除草剂基因ALS功能标记的开发与应用

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育和利用抗除草剂水稻品种具有重要的生产实践意义。通过筛选水稻资源,发现了抗除草剂材料金粳818,其ALS基因编码区第1880位碱基存在一个由G到A的碱基变异,导致丝氨酸突变为天冬酰胺,从而具有除草剂抗性。本研究基于该位点的碱基变异,设计了11条等位基因特异PCR(allelic-specific PCR,AS-PCR)引物,经过优化筛选,获得两个引物组合F1N(S1/S9)和F1M(S1/S10),将该标记命名为AS-ALS。利用F2群体及其亲本和杂交种,结合AS-ALS标记检测和除草剂抗性分析,结果表明感除草剂ALS-G等位基因型只能被F1N引物对有效扩增,抗除草剂ALS-A等位基因型只能被F1M引物对有效扩增,而杂合基因型能同时被两对引物F1N和F1M扩增,ALS-A纯合或杂合等位基因型都表现抗除草剂,ALS-G纯合基因型表现感除草剂。因此本研究开发的标记能有效区分除草剂抗性基因的3种基因型,基因型与表型完全对应。该标记用于回交育种,可以选择ALS-A杂合基因型单株,剔除ALS-G纯合等位基因型,在自交的F2保留ALS-A纯合基因型单株,连续自交,能快速获得除草剂抗性稳定的水稻材料。该除草剂抗性基因的功能标记还可用于咪唑啉酮类除草剂抗性资源筛选。

关键词: 水稻 除草剂 乙酰乳酸合成酶 ALS基因 功能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参皂苷Rb1对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免疫的增强效果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人参皂苷Rb1是人参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通过将人参皂苷Rb1与氢氧化铝胶作为佐剂和猪圆环病毒2型抗原混合免疫Babc/c小鼠,检测免疫后PCV2抗体转阳时间、抗体滴度及攻毒后血清病毒载量变化。结果表明,Rb1和抗原混合物免疫动物后,高剂量Rb1(100μg)能够明显缩短抗体转阳时间,显著提高抗体滴度,降低血清病毒载量及血清病毒阳性率。因此,人参皂苷Rb1具有较好的免疫增强效果,是一种较好的免疫佐剂。

关键词: 人参皂苷Rb1 佐剂 猪圆环病毒2型 疫苗免疫 滴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TYLCV番茄新品种苏红11号

中国蔬菜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苏红11号番茄单果质量180~200 g,果实近圆形,幼果无绿果肩,成熟果大红色,硬度高,酸甜适中,口感好,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平均每667 m~2产量达7 300 kg。番茄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市场上番茄品种繁多,但在抗性、产量、耐贮性等方面差异较大。苏红11号是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选育的红果番茄新品种,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抗逆和开花相关miRNA研究进展及在丝瓜上的应用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miRNA是生物体内的一种非编码小RNA,长度为20~22个核苷酸,通过与靶mRNA互补配对,在转录后水平上对基因表达进行负调控,可导致mRNA降解或翻译抑制,主要对植物形态建成、生长发育及对外界环境胁迫因素的应答等产生影响。介绍miRNA的形成,重点阐述植物miRNA在响应低温、干旱、盐害等逆境胁迫和开花调控中的生物学功能,并介绍丝瓜及葫芦科miRNA的近期研究情况。

关键词: 植物miRNA 抗逆 开花 靶基因 丝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囊化JS25噬菌体在液态食品中的释放规律及生物防制效果

农业工程学报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JS25噬菌体的稳定性及在不同液态食品中的应用,该研究通过海藻酸钠微囊化JS25噬菌体,对制备的JS25噬菌体微囊粉进行结构表征和稳定性分析,并研究微囊粉在不同液态食品中的释放规律及稳定性,确定其对液态食品的生物防制作用。结果表明,JS25噬菌体微囊粉包埋率可达87.4%;该条件下的微囊粉粒径分布在20~90?m之间,且呈正态分布;并且与浮游态噬菌体相比,微囊化的JS25噬菌体稳定性显著增加至35 d(4℃和20℃)。另外,JS25微囊粉在不同液态食品中均可迅速释放,并有较高的稳定性;鲜牛奶、蛋清液及肉汤中,当S25噬菌体微囊粉添加量分别超过0.1、1.0、2.0 g/kg时,对鲜致病菌有较强的清除作用。说明该工艺可以有效固定JS25噬菌体,并且对液态食品有较高的生物防制作用。因此,海藻酸钠微囊化JS25噬菌体可以用于JS25噬菌体微囊粉的生产加工及液态食品保鲜。

关键词: 噬菌体 生物 工艺 微囊化 结构表征 液态食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圆环病毒2型间接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研制及应用

动物医学进展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原核表达的猪圆环病毒2型Cap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间接ELISA方法并进行相应优化,成功研制猪圆环病毒2型间接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与国内市场标杆产品进行比较,敏感性为97.8%,特异性为92.8%,总体符合率达到了95%。同时,该试剂盒批间、批内变异系数均小于10%,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在临床应用中显示,该试剂盒测定江苏A猪场阳性率为82.2%,其中母猪阳性率为100%,育肥猪阳性率为73.3%。B猪场免疫母猪及后代的阳性率为98.3%,其中母猪阳性率为100%,后代为97.7%,且母猪的抗体水平高于子代,结果为圆环病毒2型在猪场的感染情况与疫苗免疫效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ELISA试剂盒 符合率 临床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适于桃果实货架保鲜的不同包装材料的筛选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霞晖8号桃果实为试验材料,采用P1~P15薄膜材料包装桃果实,以不包装作为对照(CK)处理,贮于常温(23±1)℃和相对湿度70%~80%条件下,以探究不同包装材料对桃果实常温货架期保鲜效果的影响,并筛选出一种最适于桃果实货架保鲜的包装材料。结果发现,与其他包装材料相比,P3包装(PE 0. 01 mm)处理的桃果实综合感官品质最佳,能有效延缓桃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降低,减少失质量,并形成包装袋内独立且稳定的气体微环境。说明P3为最适宜桃果实常温货架保鲜的包装材料。

关键词: 桃果实 包装材料 保鲜 货架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灌溉方式与施氮量对杂交粳稻颖花形成及籽粒充实的影响

核农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不同灌溉方式与施氮量处理大穗型杂交粳稻穗粒数形成和籽粒充实的差异,以大穗型杂交粳稻甬优1538为材料,设置灌溉方式(W0:浅水层灌溉;W1:轻干湿交替灌溉)和施氮量(N1:施纯氮225 kg·hm~(-2);N2:施纯氮300 kg·hm~(-2);N3:施纯氮375 kg·hm~(-2))二因素试验,研究其对大穗型杂交粳稻稻穗颖花形成及籽粒结实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方式与施氮量对大穗型杂交粳稻稻穗总枝梗与颖花形成均有显著影响。与W0相比,W1显著增加了总枝梗与颖花分化数、退化数和现存数;3种氮肥水平下,N2的总枝梗数、颖花分化数和现存数最高,而退化数率最低。灌溉方式与施氮量对大穗型杂交粳稻枝梗与颖花形成的影响因着生部位不同而异。灌溉方式与施氮量对一次枝梗和颖花以及上部二次枝梗与颖花的影响均不显著,但在W1和N2条件下显著增加了中、下部二次颖花的分化数并减少退化数,促进了中、下部枝梗与颖花形成。灌溉方式和施氮量对强势粒千粒重和充实度的影响不显著,而对中势粒和弱势粒的千粒重和充实度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其中W1显著高于W0,N2显著高于N1和N3。在轻干湿交替灌溉条件下,N2有利于二次枝梗和颖花的形成,提高穗粒数的同时增加了籽粒粒重和充实度,从而提高了产量。本研究结果为大穗型杂交粳超高产栽培的养分水分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大穗型杂交粳稻 灌溉方式 施氮量 枝梗与颖花形成 籽粒结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色差法监测红茶发酵适度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在红茶加工过程中,发酵是形成红茶品质的关键工序,生产中能否准确判断发酵适度直接关系到成茶的品质。利用色差法对红茶发酵过程中的叶色、汤色进行跟踪监控。结果表明,在发酵过程中,茶叶的色度指标L、a、b及色差值ΔE值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均存在明显变化。分析发酵过程中L、a、b及色差值ΔE值的变化规律,发现在发酵前期,ΔE值较小,发酵叶色度变化较慢;在发酵中期,ΔE值明显增大,发酵叶色度有了较大变化;然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ΔE值逐渐减小,至发酵后期ΔE值接近0,而发酵叶色度基本稳定不再变化,此时茶叶色素茶红素/茶黄素(TRs/TFs)值达到合理阈值,茶样感官审评得分较高。因此研究认为,在发酵过程中,当发酵叶色差ΔE值接近0时,即可判断为红茶发酵适度。

关键词: 红茶 发酵时间 色差测量 色素 发酵适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银杏雄株叶片聚戊烯乙酸酯水解的最佳工艺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银杏聚戊烯醇是银杏叶中重要的药用、保健作用的有效成分,其主要以乙酸酯的形式存在,少量以游离醇的形式存在,在提取银杏聚戊烯醇的过程中将聚戊烯乙酸酯水解为聚戊烯醇,可提高银杏叶中聚戊烯醇的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银杏雄株叶片聚戊烯乙酸酯水解的工艺,以影响聚戊烯乙酸酯水解的料液比、时间、温度为主要作用因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聚戊烯醇含量,经Design-Expert软件分析数据,得到银杏雄株叶片聚戊烯乙酸酯水解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 g∶3 m L、水解时间90 min、水解温度37℃,在此最佳工艺组合条件下,银杏雄株叶片中聚戊烯醇得率的实际测定值达1.536%。

关键词: 银杏雄株 聚戊烯乙酸酯 聚戊烯醇 响应面法 HPLC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