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花药培养在中美水稻杂交新品系选育中的应用

江苏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5份中国稻种质资源、2份美国稻种质资源为亲本,灵活运用单交、回交、花药培养等育种手段,实现中美水稻亲本之间有利基因的互补、叠加、纯合。通过对MS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及其浓度进行精量调整,促进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提高成苗率,选育出具有高产、优质、多抗、光温钝感广适性水稻新品系24份,按其株叶形态分为2类,其中改良型中国水稻18份,改良型美国水稻6份。

关键词: 水稻 花药培养 美国稻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浓度GA_3对红颜草莓育苗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红颜草莓露地扩繁脱毒苗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GA_3处理对草莓匍匐茎数量、成活子苗数、长度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GA_3显著影响草莓匍匐茎数量及成活子苗数,且浓度为50 mg/L时效果最佳;对匍匐茎长度及质量影响较小,且差异未达显著水平。

关键词: 红颜草莓 GA3(赤霉素) 匍匐茎 露地扩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园生草对土壤环境及果实品质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北方园艺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果园生草是保持果园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环境的有效技术,该研究综述了果园生草对土壤环境及果实品质相关因素的影响,从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和果实品质3个方面概括了果园生草对土壤环境及果实品质生理生化响应,并对今后果园生草研究做出了展望,旨在为果园生草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果园生草 理化性质 微生物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吡唑醚菌酯与戊唑醇及其复配剂对葡萄炭疽病菌的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

江苏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防治葡萄炭疽病的高效低毒新型复配药剂,降低有效用药量,提高防治效果,防止与延缓抗药性的产生,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及其复配制剂对葡萄炭疽病病菌的毒力,并通过田间试验评价它们对葡萄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及其质量比5∶1、3∶1、1∶1、1∶3、1∶5复配组合对葡萄炭疽病病菌的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分别为1.038 8、0.358 3、0.612 9、0.530 1、0.232 6、0.232 8、0.329 6μg/m L;5种复配组合对葡萄炭疽病病菌的增效系数(SR)分别为1.29、1.33、2.29、1.84、1.22,其中以1∶1复配组合的增效作用最大。田间防效调查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戊唑醇悬浮剂1 000、2 000、3 000倍液及430 g/L戊唑醇悬浮剂5 000倍液、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对葡萄炭疽病防治效果分别为91.54%、90.80%、82.88%、76.43%、74.10%,防治效果排序为25%吡唑醚菌酯·戊唑醇悬浮剂(简称复配剂)高浓度>复配剂中浓度>复配剂低浓度>430 g/L戊唑醇悬浮剂5 000倍液>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因此,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复配防治葡萄炭疽病增效明显,其中以质量比1∶1混合后对葡萄炭疽病增效作用最明显,果穗套袋前采用25%吡唑醚菌酯·戊唑醇悬浮剂1 000~2 000倍液浸果防治葡萄炭疽病病害防效均达90%以上。

关键词: 葡萄炭疽病 吡唑醚菌酯 戊唑醇 复配 抑制活性 田间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毛竹miR164b前体的克隆及其在叶形态建成中的功能分析

植物科学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microRNA(miRNA)参与植物多种生理代谢过程,在调控植物形态建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miR164作为植物特有的miRNA,其主要的靶基因是NAC转录因子,参与调控植物茎、叶顶端分生组织的建立、器官的分化和植株衰老等过程。本研究以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Carr.)Lehaie)为材料,从中分离出miR164b的前体序列(82 bp),二级结构分析结果发现该前体序列能够形成稳定的茎环结构,其成熟序列(21 bp)产生于茎环结构5'端的臂上,且碱基具有较高的保守性。本研究还构建了由Ca MV 35S启动,包含毛竹miR164b前体序列的植物表达载体,并转化野生型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L.)Heynh),获得了转基因植株。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生长瘦弱,莲座叶数量明显减少,叶片变小且叶片边缘锯齿减少,更加光滑。实时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转基因拟南芥中毛竹miR164b的表达量极显著上升,而拟南芥内源靶基因CUC1与CUC2的表达量极显著下降。表明毛竹miR164b通过调节CUC1和CUC2的表达来参与植物叶形态建成过程。研究结果可为利用miRNA开展竹子分子育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 毛竹 miR164b 前体 叶形态建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多效唑浸种时间对黄瓜苗期生长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黄瓜为材料,采用50 mg/kg的多效唑溶液浸种,研究不同浸种时间对黄瓜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浸种能够有效抑制黄瓜苗期的徒长,显著降低黄瓜幼苗的株高,黄瓜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壮苗指数均有显著提高;其中,以T2(浸种2 h)最为合适,在T2处理下,黄瓜种子的发芽率没有受到明显影响,出苗速度推迟1 d,黄瓜幼苗的株高降低了54.9%,茎粗减少了5.6%,黄瓜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增加了24.5%,鲜质量和干质量分别减少了24.7%和12.6%,壮苗指数提高了84.6%。

关键词: 黄瓜 多效唑 浸种 徒长 壮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面分析优化小麦麸皮多糖的提取工艺

江苏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优化麸皮多糖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用热水浸提法及Box-Behnken设计方法,研究水提温度、时间、料液比这3个因素以及它们的交互作用对麸皮多糖得率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法设计3因素3水平响应面设计试验,得到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和可信度。结果表明:在所设定的各个试验范围内,3个因素对麸皮多糖得率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是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并分析得到了最佳的提取条件:温度100℃,料液比1 g∶29.95 m L,水提时间5 h,麸皮多糖得率的预测值为220.04 mg/g。将上述最佳条件微调后进行验证试验,测得麸皮多糖含量为222.70 mg/g,高于软件模拟值,能较好地预测麸皮多糖得率,表明提取麸皮多糖条件可行,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提高了提取麸皮多糖的得率。

关键词: 小麦麸皮 多糖 热水浸提法 提取工艺 响应面分析 多糖得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豇豆新品种连豇2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连豇2号是以之豇282为母本、地方品种JD02为父本,杂交后代经5代系统选育而成的豇豆新品种。植株蔓生,出苗势强,叶绿色,花紫红色,绿白色荚。主蔓始花节位为第4.4节,单株荚数26.0个,每荚粒数17.5个,荚长55.1cm,干种子百粒重17.8g,生育期92.4d(天),鲜荚平均产量1650kg·(667m~2)~(-1)。田间对叶霉病、病毒病的抗性强于对照早豇4号。适宜江苏、山东、安徽等地露地栽培。

关键词: 豇豆 连豇2号 系统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生素对仔猪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从肠道微生物的角度探究抗生素的作用机制,为今后绿色抗生素替代品添加剂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试验选用6头30日龄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公猪,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基础饲粮组(不添加抗生素)和抗生素组(基础饲粮中添加0.12%复合抗生素),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为35 d。结果表明:抗生素组肠道微生物物种多样性较基础饲粮组更为丰富;抗生素组厚壁菌门(Firmicute)/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F/B)比例较高,因此添加抗生素有利于仔猪体内脂肪的贮存;从肠道微生物的角度考虑,抗生素可能是通过促进L7A_E11、Flexispira、粪球菌属(Coprococcus)等菌属,抑制光岗菌属(Mitsuokella)、巨球菌属(Megasphaera)、柔嫩菌属(Faecalibacterium)等菌属从而发挥预防疾病、提高成活率和促进生长的作用;使用PICRUSt进行功能预测,抗生素在脂类生物合成蛋白质、甲烷代谢、转运蛋白、转录因子、转录机制、RNA转运和脂肪酸生物合成等通路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抗生素可以通过调节仔猪肠道微生物,加速仔猪体内脂肪的贮存,加速断奶仔猪对粗纤维的降解作用,促进短链脂肪酸的生成,从而发挥预防疾病、提高成活率和促进生长等作用。

关键词: 16S rRNA 抗生素 肠道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睡莲品种墨宝自交结实率低的细胞学机理

江苏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睡莲品种墨宝(Nymphaea Almost Black)的自交结实率低,为了找出其原因,本研究以墨宝为材料,进行细胞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墨宝的花粉活力为4.2%,授粉后12 h,平均每个柱头上萌发的花粉量只有27.2粒。此外,授粉后5 d,27.6%的子房内形成了球形胚,授粉后15 d,只在14.7%的子房内观察到胚胎,授粉后20 d,在6.4%的子房内观察到正常胚胎。以上结果显示,受精前的低花粉活力和柱头上花粉萌发异常以及受精后的胚胎败育是导致墨宝自交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睡莲 结实率 花粉活力 胚胎败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