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高脂肪高产大豆品种东生79的选育及系谱分析

大豆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脂肪含量在高脂肪高产大豆品种东生79系谱中的传递规律,本研究分析东生79选育过程及系谱,追溯其祖先亲本对东生79细胞质及细胞核基因的贡献值。结果表明:东生79的细胞质由四粒黄提供,贡献率100%。传递过程是:四粒黄—黄宝珠—满仓金—克5501-3—绥农3号—黑农33—哈04-1824—东生79。核基因由祖先亲本Clark63、克山四粒黄等25个农家品种和育成品种提供,细胞核贡献值为0.1%~12.5%。脂肪含量是通过受体亲本哈04-1824的母性超亲遗传实现的。哈04-1824的脂肪含量来源于黑农33和黑农44的杂交组合,而黑农33和黑农44的脂肪含量又分别可追溯到绥农3和黑农37的组合,依此类推追溯到祖先亲本。高脂肪生态性状的遗传改良能发挥高脂肪受体亲本(母本)超亲遗传特性,选择脂肪含量高、缺点少的受体亲本(母本)与多个早熟高产供体亲本杂交,或用受体亲本作轮回亲本进行1~3次回交是其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大豆 东生79 祖先亲本 系谱分析 遗传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时期、不同级别叶部斑病的发生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中国种业 2020

摘要:利用玉米品种绥玉29,采用人工剪叶模拟玉米叶部病害的发生,在不同熟期依据病害发生级别标准对叶片进行人工处理,研究灌浆期、乳熟初期、乳熟末期、蜡熟期4个时期叶部病害发病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及在同一时期不同级别病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得出如下研究结果:在玉米灌浆期、乳熟初期、乳熟末期、蜡熟期随着病害级别的增加,产量呈现不同程度的减少;但在灌浆期减产的幅度最大,且各病害发生后的产量均呈现极显著差异,在蜡熟期随着病害发生级别的增加,减产的幅度最小;随着玉米生育时期的进展,越往后期发病对产量的影响越小;在蜡熟期发病,1级、3级病害发生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5级、7级、9级病害发生后的产量无显著差异,说明在蜡熟期发生各级别病害对于产量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玉米 叶部斑病 玉米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爱神玫瑰’葡萄在黑龙江的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20

摘要:黑龙江省地处高纬度高寒地区,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限制了优良葡萄品种的栽培与推广。通过对‘爱神玫瑰’葡萄品种在黑龙江省的多点试验表明,该品种果实生育期较短,熟期较早,品质优良;且结果能力较强,抗性较好,适宜通过冷棚在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种植与推广。同时,总结了‘爱神玫瑰’在黑龙江地区栽培的技术要点,以供其它地区参考借鉴。

关键词: 爱神玫瑰 高寒地区 栽培表现 技术要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西部半干旱地区玉米产量与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中国种业 2020

摘要: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13个玉米品种的12个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出籽率(r=0.7389)与产量的关联度最大,其次是单穗粒重(r=0.7199)和行粒数(r=0.7092);关联度最小的是穗位高(r=0.598);其他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都介于0.6~0.7之间.说明出籽率、单穗粒重、行粒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穗位高与产量的关系最远,相对于其他性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最小.

关键词: 产量 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耕地方式与有机肥配施对大豆产量及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

大豆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不同耕地方式与有机肥配施对大豆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特征,选取3种不同耕作措施(免耕、浅翻、深翻)与有机肥相结合,分析不同层次土壤的养分、大豆根系形态以及与大豆产量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经过两个轮作周期,各处理的大豆产量无明显差异,仅表现为深翻和深翻+有机肥处理略高于其它处理。施入有机肥后大豆总根长、根系平均直径、根系表面积和根系体积分别增加了-1.2%~41.8%、5.0%~13.9%、3.7%~61.0%和8.9%~82.7%。有机肥配的施用,均不同程度提高了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的含量,同时还有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趋势,尤其是20~40 cm土层,但对碱解氮的影响不明显。深翻与有机培肥相结合时,利于增加深层土壤的养分含量,促进大豆根系发育,提高其自身缓冲性能。

关键词: 大豆 耕地方式 有机肥 根系形态 土壤养分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玉米自交系萌发期抗旱性鉴定

玉米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35份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采用渗透压为0.4 MPa的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以发芽势、发芽率、萌发抗旱指数、贮藏物质转运率、胚根数、胚根长、胚芽长作为测定指标,利用抗旱系数(DC值)、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玉米自交系的抗旱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类。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玉米各项指标均产生不同程度影响,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鉴定出抗旱型材料4份,分别为1153、1245、1246和PHT11;干旱敏感型材料3份,分别为PHJR5、LH284和A14242;其他28份分别为较抗旱型和干旱较敏感型材料。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萌发期 抗旱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高清影像数据库实践意义探寻

农民致富之友 202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甘南向日葵蜜蜂授粉试验研究

中国林副特产 2020

摘要:对2016~2017年的2个食用向日葵杂交种开展蜜蜂授粉区、非授粉区和对照区的单盘籽粒数、单盘籽粒重、结实率、籽仁率和产量等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单盘籽粒重和结实率方面,非授粉区与授粉区和对照区相比,差异明显;在产量方面,授粉区均比非授粉区增产24.47% 以上.蜜蜂授粉对向日葵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

关键词: 蜜蜂 授粉 向日葵 增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氨基乙酰丙酸对盐碱胁迫下大豆苗期生物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大豆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5-氨基乙酰丙酸对大豆苗期盐碱胁迫的缓解效应,本研究以大豆品种合丰50为材料,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40 mg·L~(-1)的5-氨基乙酰丙酸拌种对盐碱胁迫下苗期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情况相比,盐碱胁迫抑制大豆生长:大豆生物积累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分别降低了32.69%、9.9%和14.0%。与盐碱胁迫条件相比,5-氨基乙酰丙酸处理能有效缓解生物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的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脯氨酸含量分别提高了13.3%、23.2%、23.0%和56.0%,相对电导率降低了3.08%。研究表明,5-氨基乙酰丙酸能缓解盐碱胁迫对大豆幼苗的损伤,提高大豆耐盐碱性。

关键词: 5-氨基乙酰丙酸 盐碱胁迫 大豆苗期 生长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波技术在果蔬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现代农业研究 2020

摘要:微波技术是一种依靠微波发生设备产生的高频电磁波,可以在有限条件里对被处理物体产生一定的作用,在现代社会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果蔬加工对于一些微生物或者相关的分子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在果蔬加工过程中使用微波技术是为了提高果蔬加工制品的质量与效率。本文将对国内果蔬加工过程中微波技术及其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 微波技术 果蔬加工 应用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