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真空充氮热处理对鲜切双孢蘑菇贮藏中褐变的影响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 2016
摘要:为延缓鲜切双孢蘑菇褐变的发生,研究了不同真空度(0,-20,-40,-60,-80,-98k Pa)下充氮热处理对鲜切双孢蘑菇贮藏中的色泽以及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和总酚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真空充氮热处理可以减缓鲜切双孢蘑菇L*值(亮度)的下降速率,抑制其颜色向红色和黄色方向加重,减缓了鲜切双孢蘑菇褐变的发生;与对照组(0 k Pa)和其他真空度充氮热处理相比,在40℃、热处理5 min时,-40 k Pa和-80 k Pa真空充氮可使鲜切双孢蘑菇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保持在较低水平,而保持较高的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和总酚含量,进而延缓鲜切双孢蘑菇的衰老并提高其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十省份羊巴贝斯虫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中国兽医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调查和分析羊的巴贝斯虫(莫氏巴贝斯虫和羊巴贝斯虫未定种)在我国的分布情况,2010—2014年间,于我国10个省份共采集到823份绵羊和山羊血液样本,应用区分莫氏巴贝斯虫和羊巴贝斯虫未定种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提取的基因组DNA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除了海南省,其他省份都检测到莫氏巴贝斯虫的感染,总体阳性率为5.95%(49/823),其中河南省的阳性率最高,为10.47%(9/86);而羊巴贝斯虫未定种只在湖北、贵州和甘肃省检测到,阳性率分别为4.55%(2/44)、6.38%(3/47)和0.62%(2/322)。本研究首次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我国羊巴贝斯虫病的流行状况进行大范围的调查,为进一步了解我国羊巴贝斯虫的分布情况和制定羊巴贝斯虫病防控策略提供了可靠的分子流行病学信息。
黄瓜穴盘嫁接育苗技术规程
《中国瓜菜 》 2016
摘要: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黄瓜穴盘嫁接育苗的术语和定义、设施及器材、种子选择与处理、播种、嫁接、嫁接苗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成苗标准、成苗质量检验、包装和运输、生产档案。本标准适用于黄瓜穴盘嫁接育苗。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藻寡糖增效尿素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海藻寡糖(ADO)增效尿素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ADO增效尿素产业化及其在农业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同等施氮水平下,与普通尿素处理相比,ADO增效尿素处理的水稻穗粒数及产量均显著增加。ADO增效尿素处理的水稻精米率、整精米率及稻米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不施氮肥处理(对照)和普通尿素处理,其中较普通尿素处理分别增加1.82%、10.83%、7.59%;消减值显著低于对照和普通尿素处理,其中较普通尿素处理下降36.02%;此外,稻米透明度、胶稠度、碱消值、最高黏度和崩解值也高于对照和普通尿素处理,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低于对照和普通尿素处理,且与对照相比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综上,ADO增效尿素可促进水稻增产,对水稻品质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花羟基黄色素A动态积累规律及热稳定性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6 CSCD
摘要:研究红花花丝羟基黄素色A(HSYA)动态积累规律和HSYA的热稳定性,为红花生产和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理论支撑。以‘延津’红花和‘原阳’红花为研究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析红花花丝不同发育时期的HSYA含量以及不同温度和时间对HSYA制剂和花丝HSY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HSYA在花蕾形成时期就开始产生并积累,在开花后第3天,其含量到达平台期。HSYA制剂含量随着保存温度(50~100℃)增加而呈直线下降;在保存温度一定的条件下,随着保存时间(30~120 min)的增加也呈现直线下降的趋势。红花花丝在50℃烘干条件下,以烘干时间为240 min时花丝HSYA含量最高;在70℃烘干条件下,以烘干时间为90 min时花丝HSYA含量最高。红花花丝在100~140℃的烘干条件下,HSYA含量呈直线下降;在烘干温度一定的条件下,HSYA含量随着烘干时间(30~240 min)的增加均呈现直线下降的趋势。因此,红花采摘以花后第3天为最好,花丝烘干可以采用40~50℃烘干,而红花制剂在生产过程中尽量避免采用高温浓缩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粉垄耕作后效对夏玉米群体微环境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为了探究耕作方式对小麦—玉米轮作系统中玉米群体内微环境因子的改善情况,研究了小麦季粉垄深松对小麦—玉米轮作种植制度下玉米群体内微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生长季,与旋耕(CK,小麦季)相比,粉垄耕作(FL1:20~30 cm,FL2:30~40 cm,小麦季)能够有效降低土壤温度,FL1和FL2处理的土壤温度比CK低1~2℃(P≤0.05或P≤0.01),FL1显著低于FL2;能提高土壤湿度,FL1,FL2处理高于CK(P≤0.01),FL1极显著高于FL2;能降低群体内温度,大喇叭口期,FL1(29.94℃),FL2(30.73℃)均低于CK(33.41℃)(P≤0.01),分别低3.47,2.68℃,FL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采收后,怎样严防霜霉病暴发
《农村.农业.农民(B版) 》 2016
摘要:读者王女士:葡萄采收后,怎样严防霜霉病暴发?答:葡萄霜霉病能危害嫩梢、卷须、花序、幼果和叶片温棚栽培以及春季多雨的年份葡萄生长前期发病可使新梢、花序枯死;露地葡萄主要在生长的中后期(8~10月)出现发病高峰,它可引起早落叶或形成病斑连片的大桔斑,以至于造成树势衰弱,不仅花芽不能进一步深入分化,影响下一年产量,而且还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