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豫南稻区土壤有效钾施肥指标研究及施钾推荐——基于ASI法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
《河南科学 》 2016
摘要:为给豫南区当前生产条件下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多年来在河南南部水稻区布置水稻肥效田间试验,并用ASI法对基础土壤样品进行测试分析,以缺钾素区(NP)与推荐施肥区(NPK)水稻相对产量<50%、50%~75%、75%~95%和>95%为标准,分别将对应的土壤有效钾分成"极低"、"低"、"中"和"高"4级.研究显示运用ASI法测定的土壤有效钾含量与不施钾小区水稻相对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根据水稻相对产量<50%,50%~75%,75%~95%和>95%对应的土壤有效钾指标,可以得出水稻区土壤有效钾"极低"指标为<49.5 mg/L,"低"指标为49.5~85.5 mg/L,"中"指标为85.5~125.5 mg/L,"高"指标为>125.5 mg/L.据此建立的水稻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推荐施钾量为:速效钾含量小于49.5 mg/L,钾肥推荐为150 kg/hm2;速效钾含量为49.5~85.5 mg/L时,钾肥推荐为120 kg/hm2;速效钾含量85.5~125.5 mg/L时,钾肥推荐为90 kg/hm2;速效钾含量大于125.5 mg/L,钾肥推荐为45 kg/hm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Android平台的智慧农田远程监控系统开发
《河南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促进河南省智能农业的发展,基于视频监控、物联网传感器和网络通信等技术,初步设计开发了基于Android平台的智慧农田远程监控系统。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该系统可实现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关键环境因子、作物长势以及视频图像等信息的远程实时采集和数据存储功能。在任何具备网络覆盖的区域,用户均可以通过手机进行24 h全天候不间断的监控,并且可以浏览获取数据,以便实时实地了解作物生长及环境信息。该系统具有功能实用、操作简单、界面友好、性能良好和安装部署方便等特点。在西华县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进行实际调试发现,该系统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要求,能够满足大田作物生长监测的需要。
关键词: Android 物联网 智慧农田 信息采集 远程监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时期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实践与思考——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为例
《农业科技管理 》 2016
摘要: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以下简称"创新基地")是农业部为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和资源整合,促进科技与生产、集成与示范、培训与推广的紧密结合而启动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文章结合创新基地的实施方案,认真分析了创新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和区域布局,并结合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和运行实际,进一步提出了顶层设计、分类指导,突出特色、兼顾综合,加强协作、发挥合力,增加投入、提供支撑,专家负责、模式推进等政策建议,以期为创新基地建设和功能充分发挥提供借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豫南山区特色农业推进路径研究——以新县为例
《安徽农学通报 》 2016
摘要:特色农业发展对特定区域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增加、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豫南山区河南省新县为例,提出了资源利用、生态循环、技术支撑、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开拓、政府引导等7个方面的推进路径,形成特色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和谐局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校企共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研究
《实验室科学 》 2016
摘要:目前,由于高校与企业对科研和创新能力的要求在不断地提高,高校和企业在需求互补前提下,成立了校企共建实验室的全新科研模式,共建模式有以教学培训为基础的合作模式、以学校为主导的模式和以企业为主导的模式等。但是,因为高校实验室在发展中由于资源短缺,致使以企业为主导的共建模式成为主要形式。校企共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又区别于高校实验室的单一性,使校企共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复杂化,并存在安全上的不稳定性。通过对校企共建实验室的工作进行安全管理,对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对实验室潜在安全隐患提出改进措施,保证校企合作期间的生产安全正常有序地进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近红外光谱法的花生籽仁中蔗糖含量的测定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72份国内外优质食用花生种质资源进行花生籽仁蔗糖含量的化学测定,利用瑞典波通DA7200型近红外分析仪采集近红外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法(Modified PLS)建立近红外光谱定标模型,以寻找花生籽仁蔗糖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所建模型中蔗糖含量的定标决定系数为0.822,定标标准误差为0.386,决定系数较高,误差较小,表明该模型代替化学分析进行花生籽仁蔗糖含量的测定是可行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七疫霉病拮抗根际土壤细菌的筛选及初步鉴定
《红河学院学报 》 2016
摘要:为了筛选对环境友好的生防细菌防治三七疫霉病,通过高温处理、稀释涂布法分别从三七健康及患病植株根际土壤分离了21和16株可培养细菌,并以对峙培养法分别筛选到6和7株拮抗菌株,上述13株拮抗菌株经生理生化特征鉴定为芽孢杆菌属。结果表明,健康植株根际土壤有较丰富的可培养细菌,而患病植株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中的拮抗菌株较丰富,表明健康植株与患病植株根际土壤的拮抗细菌丰度发生了变化。解淀粉芽孢杆菌B1的抑菌带宽达8.5mm,具有一定的潜在生防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腿菇复合制剂的抗S180肿瘤作用
《中国食用菌 》 2016
摘要:旨在探讨鸡腿菇复合制剂的抗肿瘤作用,为鸡腿菇复合制剂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通过腹股沟皮下注射S180肿瘤细胞建立小鼠肿瘤模型,把接种肿瘤细胞后的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鸡腿菇复合制剂低、中、高剂量组,2周后检测小鼠体重和肿瘤大小的不同。结果表明抗癌药物环磷酰胺的肿瘤抑制率为71.8%;鸡腿菇复合制剂低剂量组(1 233 mg·kg-1)、中剂量组(2 466 mg·kg-1)和高剂量组(3 699 mg·kg-1)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14.3%、43.5%和50.4%。这说明在实验条件下,鸡腿菇复合制剂具有明显抑瘤作用,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