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抗旱丰产春小麦陇春27号配粉特性研究
《中国种业 》 2014
摘要:配粉是不同品质小麦优势互补和充分利用的重要技术,国内外制粉工业对配麦配粉十分重视,对小麦品种的搭配品质已作了许多研究。春小麦陇春27号为抗旱丰产旱地小麦新品种,但因其筋力较弱影响加工品质。本研究应用陇春27号与强筋小麦甘春20号以不同比例配粉,测定其干/湿面筋含量、面团流变学特性和粉质参数。结果表明,随着陇春27号添加比例下降,干/湿面筋含量、面团弹性(P值)、延展性(L值)、变形功(W值)、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及吸水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当陇春27号中搭配60%以上的甘春20号时,混配粉的品质性状达到中筋小麦标准;陇春27号中搭配80%以上的甘春20号时,混配粉的品质性状达到优质中强筋小麦标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品种混种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控效果
《甘肃农业科技 》 2014
摘要:在甘肃甘谷对供试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不同抗性水平的3个当地主栽小麦品种进行了不同比例混合种植,结果表明,除感病品种兰天6号与抗病品种天选46以等比例混种处理外,其余各处理的相对防效均在60%以上,尤其是感抗比例在1∶3、1∶5混种组合下的相对防效达到80%以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传统中药材黄芪种子发芽方法的优选研究
《中药材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针对甘肃传统大宗药材黄芪种子在生产中发芽及育苗成功率低的突出问题,以打破黄芪种皮硬实性和改善其种子发芽情况为目标。方法:通过75%酒精、浓硫酸、温育、研磨处理及温育+轻度研磨+沙培集成处理等对供试陇西黄芪种子进行处理,并通过发芽势、发芽率及发芽指数等3个指标对不同处理方法进行评价。结果:不同处理方式对黄芪种子发芽均有显著提高,且不同处理方式对其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及发芽指数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温育+轻度研磨+沙培集成处理后的供试黄芪种子发芽效果最好,其种子发芽势达66.04%、发芽率达87.70%、发芽指数达1.34,且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方法。结论:温育+轻度研磨+沙培集成处理是最经济有效的处理方法,可操作性相对较好,更接近生产实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糜子育成品种芽期抗旱性鉴定与评价研究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PEG6000胁迫处理对国内不同地区育成的56个糜子品种的芽期抗旱性进行了鉴定,并用直接评价和综合评价法对其抗旱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经20%(W/V)PEG6000处理的56个品种与对照相比性状之间差异显著,品种抗旱性存在较大差异。用直接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相结合鉴定出强抗旱性品种3份,分别是晋黍2号、陇糜5号和陇糜8号。相对发芽率、相对芽干重、相对根干重、贮藏物质相对转运率4项指标可作为糜子芽期抗旱性鉴定评价指标,相对发芽率法和加权隶属函数值法是比较理想的糜子芽期抗旱性评价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控释尿素基施及普通尿素不同基追比对旱地春玉米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物杂志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2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控释尿素一次性基施和普通尿素不同基追比对旱地春玉米光合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氮量的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相比,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差异不显著,但等氮量的控释尿素较普通尿素2年平均增产幅度为4.1%~5.8%,产量构成因素中百粒重和行粒数优势较大。同时,控释尿素能保持较高的光合性能和干物质积累量。因此,综合考虑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水分效应,在本试验条件下,陇东旱地春玉米生产中以控释尿素(纯N)240kg/hm2为最佳施肥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芽粗提物对粘虫的作用方式研究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采用虫体浸渍法研究了‘庄薯3号’马铃薯在有光照和无光照条件下生芽经不同极性溶剂提取所得粗提物对粘虫5龄幼虫的杀虫作用.结果表明:有光、无光鲜芽、干芽用不同极性溶剂提取,以无光干芽乙酸乙酯粗提物对粘虫幼虫的触杀作用为最强,稀释5倍液的校正死亡率可达52.0%;无光干芽丙酮粗提物具有较强的触杀作用,粘虫校正死亡率为18.67%;有光干芽甲醇粗提物等大多数粗提物具有一定或很弱的触杀作用,粘虫校正死亡率在10.0%以下;有光干芽乙醇、丙酮、石油醚粗提物则无触杀作用;无光干芽乙酸乙酯粗提物对粘虫的胃毒作用很弱,校正死亡率仅为4.26%;无光干芽乙酸乙酯粗提物对粘虫具有很强的生长发育抑制作用,处理后6d的生长发育抑制率为67.1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