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肉牛养殖企业投资效益估算方法
《畜牧兽医杂志 》 2014
摘要:本文根据肉牛养殖生产需要,结合地区生产条件,对其牛场建设的建筑材料需要、土建投资、机械设备投资、流动资金投资进行估算,对产业的生产成本、销售收入、利润等要素的分析,提出合理的投资估算方案,供广大养殖户参考。当前,随着国际市场牛肉的走俏和国内牛肉消费的增长,我国肉牛产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畜牧业发展中最有潜力的"朝阳产业",在北方地区肉牛养殖业已是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对提高地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0号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农业科技通讯 》 2014
摘要:陇春30号是甘肃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以矮败小麦轮选群体为技术平台,聚合永1265、4035、墨引504、3002、陇春23、L418-2、m210、CORYDO等国内外优异种质资源的高产、优质和抗病基因,于2003年选择优异可育株,经连续5年北育(武威白云)南繁(云南元谋)异地穿梭选育而成的高产广适春小麦新品种。2013年3月通过甘肃省审定。经过多年多点试验,研究总结出了陇春30号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除草剂对胡麻田大麦、稷(糜子)的防除效果
《植物保护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胡麻田大麦和稷(糜子)的高效除草剂,进行了7种除草剂防除胡麻田大麦和稷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108g/L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15%精吡氟禾草灵乳油、240g/L烯草酮乳油和10%精喹禾灵乳油4种除草剂对大麦具有良好防除效果,分别在145.8、270、432g/hm2和90g/hm2剂量(有效成分)下药后45d的株防效达97.39%以上,鲜重防效达99.24%以上,胡麻增产率在91.05%以上,该剂量可作为大面积示范推广的适宜剂量。50g/L唑啉草酯乳油、108g/L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15%精吡氟禾草灵乳油、240g/L烯草酮乳油、15%炔草酸可湿性粉剂、10%精喹禾灵乳油和12.5%烯禾啶乳油7种除草剂对稷具有良好防除效果,分别在75、145.8、270、432、135、90和412.5g/hm2剂量下药后45d的株防效达98.43%以上,鲜重防效达99.40%以上,胡麻增产率在84.41%以上,该剂量可作为大面积示范推广的适宜剂量。上述除草剂在推荐剂量下对胡麻安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注灌施肥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甘肃农业科技 》 2014
摘要:在榆中县旱作区全膜双垄沟播栽培下,观察了不同注灌施肥处理对玉米产量及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肥条件对玉米产量均有一定的影响。基施N 180.00 kg/hm2、P2O5120.00 kg/hm2、ZnSO47.50 kg/hm2、K2O 30.00 kg/hm2,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各注水30 m3/hm2处理下玉米折合产量最高,为14 157.6 kg/hm2。玉米抽雄期0~60 cm土层含水量各处理变化趋势相同,均表现为0~20 cm土层含水量较高,20~60 cm土层含水量相对较低,且相互间无明显差异。注水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马铃薯套作不同密度大豆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甘肃农业科技 》 2014
摘要: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薯豆套作模式下大豆不同种植密度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套作大豆产量与密度变化的关系可以用二次抛物线回归方程表达,并随大豆密度的增加,株高、主茎节数、底荚高度趋于升高,而有效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趋于下降,荚粒数、百粒重变化不大,相对稳定。密度对套作马铃薯株高及单株结薯数影响不大,而商品薯率随密度增加而降低。大豆密度为15万株/hm2时,大豆、马铃薯产量均最高,分别是2136.03、42462.5kg/hm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RNAi抑制B-hordein合成降低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
《中国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RNAi策略抑制大麦籽粒B-hordein的表达,获得高氮肥水平下籽粒蛋白质含量降低的转基因大麦新种质,探索大麦品质改良新途径。【方法】采用同源PCR技术克隆大麦B-hordein核心保守序列,通过Gateway技术构建大麦B-hordein的RNAi植物表达载体pBract207-zz-gp4,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大麦Golden Promise幼胚,获得转基因植株。通过PCR检测、Southern杂交验证RNAi构件在转基因大麦及其后代基因组的整合情况。采用半定量RT-PCR分析转基因大麦花后不同发育时期B-hordein转录表达情况。基于近红外谷物分析仪测定蛋白质含量,并进行醇溶蛋白SDS-PAGE检测,以筛选蛋白质含量降低的转基因大麦株系。开展氮肥运筹相关试验,检验RNAi效率及高氮肥水平下转基因大麦蛋白质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获得大麦B-hordein片段2条(Gp4和Gp5),测序结果表明该片段大小为349 bp,聚类分析表明该序列跟已知大麦醇溶蛋白基因同源性最高达92%,与该基因已登录的mRNA序列同源性高于98%,确认所得片段为大麦B醇溶蛋白基因片段。利用Gateway技术将Gp4片段正反向插入载体pBract207,反向重复序列用i18和iv2 intron连接,构建了Ubi启动子驱动的大麦B-hordein RNAi植物表达载体pBract207-zz-gp4。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大麦Golden Promise幼胚,结合目标基因及筛选标记基因的PCR验证,获得含有RNAi构件及筛选标记基因的转基因大麦株系11个。Southern杂交检测表明RNAi构件已经稳定整合到T2/T3转基因大麦基因组。随机选取6个T3转基因大麦株系,半定量RT-PCR结果表明花后不同发育时期转基因大麦籽粒B-hordein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非转基因对照,20 d时转基因株系表达量不仅相比同期对照降低28.19%—55.19%,而且在各时期中也最低。利用随机选取的T1和T3籽粒进行蛋白质含量测定表明8个转基因大麦株系的蛋白质含量相比非转基因对照显著降低,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与非转基因相比,转基因各株系B-醇溶蛋白比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3个株系B-醇溶蛋白比率降低明显,平均减幅为49.42%。采用蛋白质含量降低的转基因大麦株系RNAi-20开展氮肥运筹试验,结果表明,高氮肥水平HN2及HN3处理,该株系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非转基因对照;施以等量高氮肥时,伴随氮肥后移(HN2到HN3),该株系总蛋白含量相对非转基因对照逐渐降低。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B醇溶蛋白含量降低,电泳带型发生变化。【结论】RNAi技术能抑制籽粒B-hordein表达,降低B-醇溶蛋白含量,高氮肥水平下能显著降低大麦蛋白质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8个玉米品种在张掖市的品比试验初报
《甘肃农业科技 》 2014
摘要:在张掖市对8个优质玉米杂交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先玉335和陇单6号穗大、粒多、千粒重高,产量因素协调,丰产性能好,分别较对照增产11.6%、8.50%,且表现植株强壮,可在当地推广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粮中添加凹凸棒石粉对鸡蛋品质的影响
《甘肃农业科技 》 2014
摘要:在蛋鸡基础饲粮(玉米-豆粕-杂粕型)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凹凸棒石粉,观察其对鸡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饲粮+1.5%凹凸棒石粉效果较好,与基础饲粮(不添加凹凸棒石粉)相比,蛋壳厚度显著提高,平均蛋重、哈氏单位、蛋壳强度、单位面积蛋壳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NaCl与NaHCO_3+Na_2CO_3对不同基因型啤酒大麦萌发期胁迫效应的比较
《江苏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用不同浓度的NaCl和NaHCO3+Na2CO3对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3个基因型啤酒大麦进行萌发期耐盐性研究,以发芽势、发芽率、根长和苗长等作为指标,分析不同盐胁迫对不同基因型啤酒大麦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和NaHCO3+Na2CO3对3个基因型啤酒大麦萌发均有抑制作用,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大,3个不同基因型啤酒大麦的发芽率、发芽势、根长和苗长均呈下降趋势,而盐害指数呈上升趋势;但NaCl和NaHCO3+Na2CO3溶液对不同基因型啤酒大麦的萌发胁迫存在差异,随着盐浓度的增加,NaCl胁迫下各指标的下降幅度小于NaHCO3+Na2CO3胁迫,尤其是NaHCO3+Na2CO3对根长的胁迫最突出,当NaHCO3+Na2CO3浓度>200 mmol/L时可完全抑制啤酒大麦根的生长。综合各个指标看出,NaCl胁迫下萌发期内甘啤5号的耐盐性较好,其次为甘啤4号、甘啤7号;低NaHCO3+Na2CO3浓度时甘啤5号、甘啤7号的耐盐性较好,在高NaHCO3+Na2CO3浓度时甘啤4号的耐盐性较好。
关键词: NaCl NaHCO3+Na2CO3 盐胁迫 啤酒大麦 萌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灌水时期和灌水量对甘肃河西玉米制种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玉米杂交种吉祥1号为材料,在甘肃武威凉州区连续两年研究了灌水时期和灌水量对制种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12年和2013年玉米生育期降水128.2 mm和98.1 mm条件下,灌水量由480 mm下降到210 mm减少56.2%,两年平均种子产量降低41.6%,每增加1 mm灌水种子产量增加14.05 kg·hm-2,同480 mm高水分处理相比,360、330 mm的中等水分处理减产0.47%~8.26%、8.66%~24.90%。不同时期的灌水效应差异很大,母本吐丝期、大喇叭口期、灌浆中后期少灌水的减产效应大小为:三个时期减少灌水>两个时期减少灌水>一个时期减少灌水,一次60 mm灌水在母本吐丝期要比大喇叭口期、灌浆中期减产6.5%、7.2%,一次30mm灌水相应减产11.2%、8.5%。无论试验年份如何,玉米水分利用效率(WUE)随灌水量、耗水量增加而提高,但较高WUE并未在高水分产量最高的处理,而在中等水分处理。不同灌水量和灌水时期WUE和灌水效率(IWUE)变化与产量变化相一致,灌水减少若发生在母本吐丝期均降低了WUE和IWUE,发生在灌浆中期、大喇叭口期却相反。综合考虑产量和水分效率,生育期灌水量减少25%~30%并不降低制种玉米种子产量,母本吐丝期对灌水最敏感,节水应在母本吐丝以前或灌浆中后期进行,以达到节水增产目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