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甘肃省设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甘肃农业科技 》 2014
摘要:目前甘肃省番茄设施栽培面积2万hm2左右,约占设施蔬菜总面积的20%,其经济效益显著,面积和产量逐年递增。但近年来设施番茄生产中病虫危害逐年加重,尤其是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的发生与流行,对甘肃省乃至全国番茄生产带来了严峻挑战。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流行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最早于1939年在以色列约旦河一带被发现,2005年秋季开始在我国设施番茄主产区先后大面积暴发,发病田块一般减产20%~30%,最严重地块病株率达95%以上,甚至绝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豌豆种质资源抗绿豆象鉴定
《作物杂志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豌豆(Pisum sativum L.)仓储期间,绿豆象(Callosobruchus chinensis L.)较豌豆象(Bruchus pisorum L.)危害程度更大。在室温条件下,对256份豌豆资源采用饱和侵染法接种绿豆象,鉴定各资源的抗性情况。结果显示,供试的256份豌豆资源均达到饱和侵染。粒色为浅色(浅黄、淡粉、黄绿)、绿色和深色(褐色、褐麻等)的豌豆资源,绿豆象卵孵化并形成蛀孔的豆粒数量分别为8.19±7.40、13.23±7.18和2.66±4.31个/处理,差异显著(P<0.05)。来源为国外、国内春播区和国内秋播区的豌豆资源,绿豆象卵孵化并形成蛀孔的豆粒数量分别为10.26±6.64、6.96±7.82和4.21±5.48个/处理,差异性显著(P<0.05)。表明粒色较深的豌豆具有较强抗性,来源于秋播区的豌豆种质具有较强抗性。
苹果贮运保鲜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 》 2014
摘要:现代苹果采后贮运保鲜技术,严格地说涵盖了采后处理、贮藏保鲜及冷链物流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紧密衔接,共同构成现代苹果保鲜技术体系。当今世界苹果生产强国如波兰、美国、意大利、法国、日本等国,基本实现了商品果100%采后处理、60%~80%气调贮藏,65%以上冷链运输和冷柜销售。苹果采收后24小时内入库,48小时内预冷至0℃±0.5℃。最大限度的降低呼吸消耗和新鲜度损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8.6%氨氯吡啶酸·二氯吡啶酸水剂对甘蓝型春油菜田间杂草的防效
《甘肃农业科技 》 2014
摘要:在兰州市榆中县良种繁殖场进行了28.6%氨氯吡啶酸·二氯吡啶酸水剂不同剂量防除甘蓝型春油菜田一年生阔叶杂草试验。结果表明,28.6%氨氯吡啶酸·二氯吡啶酸水剂720.00 g/hm2(有效成分量205.92 g/hm2)对水675 L,在春油菜4~5叶期、一年生阔叶杂草3~5叶期喷施的防效最好,药后30 d对一年生阔叶杂草总株防效达96.43%;药后45 d的总株防效达93.24%,总鲜重防效达96.57%,而且对油菜安全。
关键词: 甘蓝型春油菜 28.6%氨氯吡啶酸·二氯吡啶酸 一年生阔叶杂草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栽培年限和采收期对小秦艽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浙江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以移栽定植后3和4年的小秦艽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栽培年限和采收期对小秦艽种子千粒重及其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4年生小秦艽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随种子成熟度的增加表现出前期低、高、低,后期趋缓的"S"形曲线,4年生小秦艽种子最大发芽率、发芽势、千粒鲜重、干重均高于3年生小秦艽种子。为提高秦艽出苗率,若以新鲜种子播种建议选取4年生秦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设施番茄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建议
《中国蔬菜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甘肃2013年设施蔬菜种植面积10.97万hm2(164.6万亩),番茄在设施生产中占总种植面积的20%左右,由于栽培技术还不够完善成熟,产品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甘肃省2013年蔬菜种植面积47.87万hm2(718.05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3.7%,而其产值占种植业总产值的28.5%,蔬菜已成为甘肃省种植业中对农民增收贡献份额最大的主导产业之一。2013年甘肃省设施蔬菜种植面积10.97万hm2(164.6万亩),其中日光温室面积4.87万hm2(73.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产地小型果蔬组装式恒温库建造及贮藏保鲜技术
《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业) 》 2014
摘要:一、设施简介组装式恒温库是一种集果蔬1-MCP处理、预冷及贮藏保鲜为一体的综合性产地贮藏设施。温度控制在-5~5℃,温差±0.5℃。库容10~100t,建库投资5~30万元,具有工艺结构简单,安装调试方便;占地面积小,选址不受限制,果园及场院皆可修造;建库投资少、功率小,运行费用低;智能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