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8921条记录
基于Ecopath模型的崂山湾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研究

生态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2014—2016年青岛崂山湾人工鱼礁区的生物资源调查数据,利用Ecopath with Ecosim(EwE)软件构建崂山湾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生态通道模型(Ecopath),系统分析了崂山湾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和结构特征,估算了栉孔扇贝的养殖容量。该模型由17个功能组组成,基本涵盖了崂山湾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过程。生态网络分析表明,生态系统各功能组的营养级范围为1.0—4.255,星康吉鳗占据了营养级的最高层。能量流动主要有5级,各营养级平均能量传递效率为10.8%,其中来自初级生产者的能量效率为9.8%,来自碎屑的传递效率为10.9%;系统总流量为14256.510 t km~(-2) a~(-1),其中68%的能量来自碎屑供给;系统的总初级生产量/总呼吸量为1.127,系统联结指数为0.293,杂食指数为0.333,表明崂山湾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成熟度较高,食物网结构较复杂,系统内部稳定性较高。关键种指数分析结果显示,许氏平鲉具有较高的关键指数和相对总影响,表明其可能在当前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的生态角色。吊笼养殖栉孔扇贝生态容纳量为189.679 t/km~2,在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的前提下,当前现存量最大可增加18.55%。

关键词: 崂山湾 人工鱼礁 Ecopath模型 生态容量 食物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羟基-3-丁氧基丙基羟乙基纤维素的制备及温度响应性能研究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制备出具有良好温度响应性能的多糖基温度响应材料,以羟乙基纤维素(HEC)为亲水性高分子骨架,利用醚化反应将疏水化试剂丁基缩水甘油醚(BGE)接枝到其骨架上,调节疏水基团丁基基团的取代度,使其具有合适的亲水亲油平衡,制备出具有温度响应性的2-羟基-3-丁氧基丙基羟乙基纤维素(HBPEC);运用核磁共振(~1HNMR)对HBPEC进行结构表征,研究了溶剂用量、碱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HBPEC合成的摩尔取代度(MS)和反应效率(RE)的影响。结果表明:HBPEC的最佳反应条件为m(H_2O)∶m(AGU)=6,n(NaOH)∶n(AGU)=1.8,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9 h;不同取代度的HBPEC有不同的最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且最低临界溶解温度随着取代度的增加而下降,当HBPEC取代度从0.98增加到2.32时,最低临界溶解温度从44.6℃降低到24.1℃。研究表明,本研究中制备出具有温度响应性能的纤维素基功能材料,为功能材料在药物缓释、生物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途径。

关键词: 羟乙基纤维素 温度响应 摩尔取代度 反应效率 最低临界溶解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极磷虾虾青素微胶囊制备工艺优化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渔业科学进展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减缓虾青素的氧化速度,提高虾青素的储藏稳定性,以麦芽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对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虾青素进行微胶囊化包埋,并对微胶囊化后产品的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 显示,麦芽糊精与HP-β-CD壁材质量比为1∶3、虾青素添加质量分数为4.76%、聚山梨酯-80添加质量分数为0.87%、固形物浓度为0.20 g/ml时,虾青素微胶囊包埋率为98.77%.制备的虾青素微胶囊水分含量为(3.11±0.11)%,溶解度为(94.32±0.08)%,休止角为(34.16±0.24)°.稳定性实验表明,与未微胶囊化的虾青素晶体相比,虾青素微胶囊在高温条件、自然光条件与有氧条件下,虾青素的保留率分别由28.72%、45.27%与20.76%提高到了78.32%、84.88%和74.97%.可见微胶囊化可明显改善虾青素溶解性和稳定性,为虾青素微胶囊化产品制备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南极磷虾 虾青素 微胶囊 喷雾干燥法 理化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极磷虾产低温淀粉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酶学性质研究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冷冻南极磷虾虾肉中筛选出1株高产低温淀粉酶的菌株,研究其酶学性质,以提高酶的热稳定性.通过菌株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RNA序列比对,确定其为乳酸假单胞菌(Pseudomonas lactis),命名为Pseudomonas lactis A5-2.酶学性质表明,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20℃,最适反应pH为6.0,属于典型的弱酸性低温淀粉酶.Fe3、Cu2+和Mn2+对酶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K+、Mg2+、Ca2+和Na+对酶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其中Cu2+对酶的抑制作用最强,Na+对酶的激活效果最强.在酶的反应体系中同时加入Na+和Ca2后,酶的半衰期从20 min延长至80 min,是不加金属离子的4倍,有效地提高了酶的热稳定性.

关键词: 筛选 低温淀粉酶 乳酸假单胞菌 酶学性质 热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披针形蜈蚣藻不同生长时期营养成分分析及感官评定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了解不同生长期内的披针形蜈蚣藻营养成分,为接下来的蜈蚣藻实验提供数据基础.利用国标方法检测不同生长期内的蜈蚣藻营养成分,并利用感官评定对4个生长时期的蜈蚣藻进行评分.在1~4月份的样品中,蛋白质的质量分数最高可达到23.42% 、灰分含量最高可达到19.47% 、二者与无机元素含量和感官评分均随着生长时期的延长而增加,至4月份时均略有下降;总糖含量在1~3月份显著降低,至4月份时又略有上升,最高含量为63.77%;脂肪含量均低于0.5%.氨基酸总量在1~3月份差异不大,至4月份则明显降低.披针形蜈蚣藻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价值高的食用海藻,其中,3月份采收的样品更适宜食用.该结果对即食蜈蚣藻的产品开发提供合理有效的数据.

关键词: 披针形蜈蚣藻 营养成分 感官评定 氨基酸,无机元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衣芽孢杆菌A1在斑点叉尾鮰肠道的定植

中国水产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地衣芽孢杆菌A1(Bacillus Licheniformis, Bli)在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肠道的定植规律,通过每周更换100%的循环水量以减少水体中的芽孢杆菌对实验的干扰,通过Co60辐照灭菌杀灭饲料中的芽孢杆菌以消除其对实验的干扰.采用52℃高温选择性培养肠道Bli,研究外源Bli在肠道内的消长规律.使用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stearothermo philus)的芽孢作为惰性对照,通过洗涤肠壁去除非黏附菌,研究Bli对肠粘膜的黏附.使用灭菌处理的肠内容物体外培养Bli,研究其在肠道的增殖潜能.结果显示,每周100%换水量使水体Bli含量<1 cfu/mL.辐照灭菌使饲料Bli含量由1.4*104 cfu/g降至检出限以下.停止外源Bli摄入后,在持续投喂无菌饲料的情况下, Bli在斑点叉尾鮰肠内容物中的含量可维持3.3*102 cfu/g左右至少42天;在禁食情况下, 14天后肠内容物中便无Bli检出.Bli对肠粘膜的黏附能力弱于惰性对照,但Bli可以在肠内容物中生长至2.0*107 cfu/g.以上结果提示:在持续喂食情况下,地衣芽孢杆菌可以在斑点叉尾鮰肠道内长期定植,而禁食情况不能定植.其原因是由于地衣芽孢杆菌不能有效黏附于肠粘膜,但可以在肠内容物中增殖.

关键词: 地衣芽孢杆菌 斑点叉尾鮰 定植 细胞黏附 肠道微生物 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 60辐照灭菌','') >Co60辐照灭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斑节对虾耐氨氮和淡水应激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

南方水产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研究以高氨氮和淡水胁迫致死时间为衡量指标,估计了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耐氨氮和淡水应激性状的遗传参数.以斑节对虾"南海1号"和非洲品系为亲本,建立了27个全同胞家系,含5个半同胞家系.利用单性状动物模型和ASReml软件估计斑节对虾幼体阶段的耐氨氮和淡水应激性状的方差组分和遗传参数.通过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法估计所有个体和家系耐氨氮和淡水应激性状的育种值.斑节对虾耐氨氮和耐低盐的遗传力分别为0.11±0.04和0.29±0.08,且统计检验达到显著水平.斑节对虾耐氨氮和淡水应激性状的家系表型值相关系数为0.15,表现为低度线性正相关.斑节对虾耐氨氮和淡水应激性状的家系育种值相关系数为0.57,表现为中度线性正相关.因此在进行斑节对虾耐氨氮性状选育时,耐淡水应激性状也能得到一定的改良.

关键词: 斑节对虾 耐氨氮 耐淡水应激 遗传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解冻方式对鲢鱼肌球蛋白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不同解冻方式对鲢鱼(Hypophthalmichehys molitrix)肌球蛋白结构和性质的影响,选取冷水解冻、微波解冻、微波-冷水联合解冻三种方式进行解冻处理,通过测定巯基含量、表面疏水性、溶解度、色氨酸荧光光谱、傅里叶红外转换光谱及热稳定性,综合比较解冻后鲢鱼肌球蛋白的结构和性质.结果表明:三种解冻方式之间巯基含量、溶解度无显著差异(P>0.05),微波解冻后肌球蛋白巯基含量较高,为23.74 nmol/mg,冷水解冻后溶解度含量较高,为79.68%;微波解冻和冷水解冻表面疏水性差异显著(P<0.05);傅里叶红外转换光谱显示微波解冻后肌球蛋白变性程度最低;不同解冻方式对肌球蛋白的荧光光谱形状影响不明显,但对荧光强度影响较大,冷水解冻方式下肌球蛋白三级结构展开严重,肌球蛋白热稳定性最差.总体结果表明,微波解冻对鲢鱼肌球蛋白的结构和性质影响相对较小,需进一步从分子层面研究解冻方式对鲢鱼肌球蛋白的影响机制.

关键词: 肌球蛋白 微波解冻 冷水解冻 微波-冷水联合解冻 结构 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海洋牧场研究现状与发展

水产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对中国海洋牧场自建设以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国内外海洋牧场建立的背景与必要性,介绍了我国海洋牧场的研究内容和基本状况.阐述了国外海洋牧场研究内容与研究经验,特别是日本在海洋牧场研究方面的经验总结,国外研究者提出海洋牧场建立的终极目标是恢复自然生态系统.我国海洋牧场当前的研究侧重于牧场本身的建立与增殖种群数量恢复方面,对于牧场生态系统的研究虽有所涉猎,但多停留在研究初级阶段,研究精度与深度不够.提出我国海洋牧场今后研究重心应集中于牧场生态系统实时食物网结构与能量传递方面,在此基础上提高海洋牧场生产力,并建立海洋牧场与周边水域的自然营养通道以逐步改善与恢复海洋生态系统.

关键词: 海洋牧场 生态系统 现状与发展 中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循环水养殖模式下鱼生长对水环境因子的响应模型构建

农业工程学报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鱼类生长对水环境的响应,预测鱼类在养殖水环境多因子协同作用下的生长速度,进行了室内曝气推流循环水养殖罗非鱼试验,试验持续周期为8周。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溶解氧质量浓度的增加,鱼的食物转化效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有所提高;随着非离子氨质量浓度的增加,鱼的食物转化效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有所降低;而亚硝酸盐质量浓度由于变化不大且均处于安全质量浓度范围,该试验中对鱼的食物转化效率和特定生长率未产生显著影响。基于这一系列试验结果对罗非鱼特定生长率进行了非线性拟合,建立了鱼的生长预测模型,R2为0.82,并通过实测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普适性。预测模型表明,养殖初始鱼质量、养殖密度、非离子氨以及亚硝酸盐质量浓度的增加,均会导致鱼生长速度减缓,而提高溶解氧质量浓度则可以提高鱼生长速度。该预测模型虽然是在曝气推流循环养殖模式下获得的,但对其他养殖模式同样适用,使鱼生长对水环境因子的响应变得可测,为促进养殖鱼类的健康发展、养殖系统的优化和养殖效益的提高提供了便利和参考。

关键词: 水产养殖 生长 水环境 预测模型 非线性拟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