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920条记录
黑龙江省大豆主要栽培模式及关键技术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适宜不同生态区、不同品种的栽培技术手段是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对近年来黑龙江省大豆不同生态区主要推广的集成创新型栽培模式及技术要点进行概括、总结,为黑龙江省大豆生产规模化、系统化、标准化栽培模式提供依据,对大豆新型栽培模式的推广和普及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大豆 栽培模式 关键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麻RAPD-PCR体系的优化及引物的筛选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优化亚麻RAPD反应条件,筛选亚麻RAPD引物。[方法]DNA条带扩增采用PCR技术,条带的分离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成像利用紫外成像系统。[结果]试验优化亚麻RAPD反应条件:25μl反应体系中,含10×Buffer,Mg2+(1 mmol/L),Taq酶1U,GenomeDNA50 ng,dNTP0.25 mmol/L,RAPDprimer 1.5μmol/L。PCR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4 min;94℃变性40 s,37℃退火1 min,72℃延伸90s,40个循环;72℃延伸10 min。试验利用3个有代表性的亚麻品种从70条引物中筛选出12条多态性好,重复性高的引物。[结论]该试验筛选出12条引物,并优化了亚麻RAPD反应条件,为亚麻的分子鉴定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亚麻 基因组DNA RAPD反应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β-干扰素在新城疫病毒La Sota疫苗株中的高效稳定表达及抗病毒活性检测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利用新城疫病毒La Sota株作为表达载体,构建表达牛β-干扰素基因的重组新城疫病毒全基因组质粒pFL-BoIFN-β,与辅助质粒共转染BHK-21细胞后获得表达BoIFN-β的重组新城疫病毒。收获的鸡胚尿囊液内的重组病毒经RT-PCR检验证实重组病毒含有相应外源基因。将重组病毒尿囊液经紫外线照射以灭活新城疫病毒,利用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水泡性口炎病毒在牛肾细胞上测定rL-BoIFNβ抗病毒活性,表达BoIFN-β的重组新城疫病毒能有效抑制重组水泡性口炎病毒在牛肾细胞上的复制,rL-BoIFNβ接种SPF鸡胚所收尿囊液抗病毒活性高达2×107IU/mL。结果表明:重组新城疫病毒rL-BoIFNβ接种的SPF鸡胚尿囊液具有高效而稳定的抗病毒活性,重组新城疫病毒可以作为外源蛋白的高效表达载体而广泛应用。

关键词: 干扰素 重组新城疫病毒 抗病毒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工提高大豆水分近红外活度研究

大豆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建立大豆水分定标模型过程中,样品收集的难度非常大,此研究目的是为定标样品创建一个简捷、有效的收集方法。首先对大豆主要成分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等与水分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了解大豆中蛋白分子与水分子的结合原理。其次采用加水润湿大豆的方法,得到了有一定水分含量梯度的均匀分布样品。最后利用此样品进行近红外定标,定标结果预测集决定系数达到0.992,标准误差仅为0.082。结果表明:经人为加湿水分与种子自然水分有同等的近红外活度。因此,可以采用以人为加湿水分的方法进行大豆水分定标样品收集。

关键词: 近红外活度 近红外光谱 定标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实践八号”搭载8个苜蓿品种细胞学效应研究

草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8个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干种子,研究苜蓿根尖细胞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航天诱变促进了8个苜蓿品种的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活动,龙牧803有丝分裂指数的辐射生物损伤增加的幅度最大,草原1号增加的幅度最小。同时,航天诱变诱发了8个苜蓿品种根尖细胞产生染色体断片、染色体粘连、游离染色体、落后染色体等畸变类型,染色体断片是主要畸变类型,Pleven6总畸变率最大,肇东苜蓿总畸变率最小,初步推断8个苜蓿品种中Pleven6对航天诱变的敏感性最高,肇东苜蓿的敏感性最低。

关键词: 实践八号 苜蓿 有丝分裂指数 染色体畸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Meta分析的大豆百粒重的QTLs定位

中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百粒重是控制大豆产量性状的主要数量性状,对大豆产量性状进行基因定位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现有百粒重QTL定位结果分散,需选择合适的公共图谱,整合前人的研究结果,使其真正应用到实践中。【方法】以2004年发布大豆公共遗传连锁图谱soymap2为参考图谱,将近20年不同试验中的大豆百粒重的QTLs进行映射整合,构建百粒重QTL综合图谱。利用BioMercator2.1的映射功能将国内外常用的大豆图谱上的百粒重QTLs通过公共标记映射整合到大豆公共遗传连锁图谱soymap2上,并利用Meta分析,通过对比已经报道的QTLs的95%的置信区间来推断QTL位置,从而提取真正有效的QTL标记。【结果】在已经发表的文献中共找到65个百粒重QTLs定位信息,其中有53个QTLs定位区间与公共图谱有共有标记,包括36个增效效应的QTLs和17个减效效应的百粒重QTLs,共得到12个QTL簇,通过Meta分析,发掘出6个增效效应和6个减效效应的百粒重"通用QTLs"及其连锁标记。【结论】本研究得到的"通用QTLs"其置信区间最小可达到1.52cM,为辅助选择分子标记、QTL精细定位以及数量性状基因的克隆奠定基础。

关键词: 大豆 百粒重 Meta分析 通用QTL MA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加索蜜蜂对俄罗斯紫花苜蓿授粉的效果

草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自花授粉率低,利用传粉昆虫辅助授粉紫花苜蓿是提高单位面积种子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高加索蜜蜂Apis mellifera饲养管理方便、技术成熟、成本低。试验研究了高加索蜜蜂对俄罗斯紫花苜蓿授粉效果,结果表明:高加索蜜蜂吻特长,达7.2 mm,每日访花始期为9:00,访花高峰期为12:00,访花结束期为18:00。访花适宜气温为15~25℃,访花速度为30~40朵/min,日平均访花次数为1.98万~2.64万朵/只。高加索蜜蜂授粉俄罗斯紫花苜蓿的有效放蜂容量为125 000只/hm2以上(6个以上强群高加索蜜蜂),俄罗斯紫花苜蓿最高表现种子产量为1 067.6 kg/hm2。

关键词: 俄罗斯紫花苜蓿 高加索蜜蜂 授粉 有效放蜂容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2006年水稻主产区稻瘟病生理小种动态分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中国稻瘟病生理小种鉴别品种,对2006年在黑龙江省水稻主产区采集稻瘟病标样中分离出的134个单孢菌株进行鉴定,鉴定出6个群14个生理小种(ZC群生理小种没有出现),ZE群为优势菌群,其次为ZG群、ZF群和ZA群;从稻瘟病优势生理小种分布得出,ZE1和ZG1分布地域比ZF1和ZE3广;全省不同积温带稻瘟病优势小种的分布结果表明,第一积温带和第三积温带(早、晚)稻瘟病生理小种分化简单,第二积温带(早、晚)稻瘟病生理小种分化复杂,ZG、ZE、ZF、ZA为全省的优势菌群,但ZB和ZD菌群有上升的趋势。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优势小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DNA分子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在植物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DNA分子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ISH)是植物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工具。简要回顾了DNA分子原位杂交的起源和发展,详细综述了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在植物细胞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以及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在植物物理作图和染色体识别中的应用。还介绍了Fiber-FISH、BAC-FISH以及Immuno-FISH等新兴技术,最后对FISH技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FISH GISH ISH 分子细胞遗传学 植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60)Coγ射线诱导水稻抗瘟突变体的筛选

核农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水稻为材料,通过60Coγ射线辐射诱变,结合组织培养技术,采用以黑龙江省优势稻瘟病菌谱系产生的混合粗毒素提取液作为选择压力,进行继代培养和分化培养筛选抗瘟水稻突变体。研究表明,水稻成熟胚经过60Coγ射线辐照后,获得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很低而且褐化率很高,但是通过苗瘟抗性鉴定发现,再生植株中对稻瘟病表现抗性的植株比例较大,说明辐射诱发突变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抗病育种途径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和较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稻瘟病 粗毒素 组织培养 辐射诱变育种 抗瘟突变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