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336条记录
超微粉碎处理对香菇柄中多糖溶出率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香菇柄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超微粉碎处理对香菇柄多糖提取的影响。显微观察和粒径分析表明,香菇柄超微粉多为短小菌丝纤维,中位径为5.16μm,且粒径分布较均匀。不同提取时间比较试验表明,香菇柄超微粉多糖溶出率平均为粗粉多糖溶出率的2.17倍。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得出香菇柄超微粉提取多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4 h,提取温度90℃,液料比为30∶1(mL∶g),提取两次。

关键词: 超微粉碎 香菇柄 多糖 提取工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规模猪场种猪伪狂犬病血清抗体和病原检测与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集武汉市两个规模猪场的370头份种猪血液和鼻拭子样本,运用ELISA方法对血清样本进行猪伪狂犬病抗体检测,结果两个猪场种猪的伪狂犬病gB抗体平均阳性率分别为77.1%和77.9%,猪伪狂犬病gE抗体平均阳性率分别为2.4%和3.9%;运用PCR方法对种猪鼻拭子样本进行猪伪狂犬病病原检测,结果显示,猪伪狂犬病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1.2%和5.4%。检测结果对猪场伪狂犬病的控制和净化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伪狂犬病 血清抗体 病原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ORF5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湖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RT-PCR方法扩增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临床分离株(HBKM2)的ORF5全基因,并进行了测序分析,根据ORF5的结构特点,进一步扩增了截去N端信号肽序列的ORF5(nsORF5),并将其克隆到pGEX-KG原核表达载体,构建了重组质粒pKG-ns5,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IPTG诱导表达,经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表明,克隆的nsORF5基因与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基因获得了高效融合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GST-nsGP5分子量约为43kD,并具有反应活性,这为进一步研究PRRSV GP5蛋白的功能及新型疫苗、血清学诊断方法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囊膜糖蛋白(GP5) 克隆 原核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拮抗细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抗病机理

湖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简述了拮抗细菌在生物防治中的竞争作用、诱导植物抗病性和拮抗作用等抗病机理。提出了今后拮抗细菌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寻找新的拮抗菌种,开发新型生物农药,并利用遗传工程技术构建高效、多抗转基因工程菌或将微生物的抗菌基因转入植物,以培育转基因抗病品种。

关键词: 拮抗细菌 植物病害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化肥施用方式对鄂西南植烟土壤有效氮时空动态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鄂西南烟区研究了化肥不同施用方式对植烟土壤有效氮时空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栽烟模式下施肥后40 d左右肥料养分随雨水下渗已经基本损失完毕;在雨水较多年份底层土壤有效氮受表层土壤有效氮下渗补充较高。揭膜可能使土壤有效氮淋溶损失风险增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有提高养分利用的可能性;提前施肥可使肥料养分在整个土体中分布均匀,且可能有效激发土壤有机养分矿化。

关键词: 施肥方式 有效氮 时空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机插对籼型杂交水稻生育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机化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以籼型杂交水稻组合培两优986为试验材料,采用机械插秧和人工手插种植方式对比,研究机插水稻的生育特性和产量形成特性。结果表明:机插的齐穗期比手插晚2d,在分蘖盛期、孕穗期、抽穗扬花期、成熟期机插的单株地上部分干重较手插分别提高了5.98%、32.36%、45.93%、24.52%。机插稻的高峰苗较人工手插出现期偏迟,但机插稻约在播后41d分蘖明显增加,单位面积的分蘖总量也显著提高,群体增长较快。机插稻的成穗率为60.54%,较手插有所降低。机插较手插显著提高了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机插比手插的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分别增产11.40%和2.73%。

关键词: 水稻 机械化插秧 产量 生育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麦区小麦白粉病菌毒性结构分析

植物保护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湖北省不同年度(2001、2003年和2007年)、同一年度(2007年)不同生态区间的小麦白粉病菌毒性基因频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毒性基因V2、V4 b、V13、V20、V21、V2+MLD、V2+6、V4+8和V4 b+Mli在测定的3个年度中毒性频率均低于25%,而V1、V3 b、V3 c、V3 d、V3 e、V5、V8、V17和V193个年度的毒性频率均高于50%;白粉病菌毒性结构年度之间和生态区之间均基本相似,但个别毒性基因年度及生态区间存在一定的差异;V2、V3 a、V3 b、V3 c、V3 e、V5、V6、V7、V8和V20在十堰以及武昌2个生态区毒性频率年度间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而V4 b、V5(MLi)、V13、V21、V5+6则表现为下降的趋势;2007年仅在十堰生态区检测到V2+Mld和V2+6菌株。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菌 毒性基因频率 比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染色体单片段导入系的研究进展

湖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染色体单片段导入系具有片段单一、背景一致、遗传稳定等特点,能把复杂性状的基因分解为多个简单的孟德尔因子,将在作物数量性状和功能基因组的分子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棉花中数量性状位点作图中所遇到的如遗传背景变异的干扰等难题,概述了培育染色体单片段导入系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在棉花中的应用情况,讨论了棉花染色体单片段导入系构建过程中的问题和在棉花遗传育种中的潜在价值。

关键词: 棉花 染色体单片段导入系 数量性状位点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粳型亲籼系与光(温)敏核不育系亲和性测定

湖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15个粳型亲籼系分别与2个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W9593S、GD-8S和2个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N5088S、N8819S进行了亲和性测定。结果表明,粳型亲籼系与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和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亲和性都较高,平均花粉育性分别为74.71%、79.21%、78.27%和84.66%,平均小穗育性分别为57.52%、72.43%、57.23%和51.86%。就花粉育性而言,粳型亲籼系与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亲和性略优于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就花小穗育性而言,粳型亲籼系与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亲和性略优于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IC3-5-2-1-2、IC3-11-2、IC9-9-1-1与W9593S亲和性高;IC2-1-1-3-3、IC3-5-2-1-1、G2417-2-1与GD-8S亲和性高;IC10-4、IC10-9-3-3与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亲和性高,说明粳型亲籼系与籼、粳光(温)敏核不育系还存在特异亲和性。

关键词: 水稻 粳型亲籼系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 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 亲和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激素处理对猪排卵效果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采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前列腺烯醇(PG)3种不同的激素,处理后备母猪并进行配种、手术取卵,观测卵巢,收集胚胎并进行胚胎计数。结果表明,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组合能显著提高母猪胚胎的数量(P<0.05);而前列腺烯醇处理只表现出诱导发情并能正常排卵的效果,但没有提高胚胎数量的作用(P>0.05)。

关键词: 超数排卵 激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