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农村生态养殖的建设模式与对策
《畜牧兽医杂志 》 2020
摘要:农村生态养殖是产业扶贫的关键举措之一。本文分析了目前农村发展生态养殖的有利条件,探讨了发展生态养殖的建设模式,针对农村现状提出了发展生态养殖的对策,为现今农村发展生态养殖提供了借鉴,为农村扶贫工作提供了参考。


黑龙江省北部高纬地区玉米品种适应性筛选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0
摘要:为避免盲目引种,指导当地农业生产,对黑龙江省高纬地区的16个玉米品种,在82 500株·hm-2密度下的综合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可以将参试品种划分为3个熟期,由于植株倒伏和病害情况建议淘汰品种4个,产量超过10 000kg·hm-2的有先达101、华美2号、吉龙99和富单9号,产量9 000~10 000kg·hm-2的品种有4个,产量8 000~9 000kg·hm-2的品种有7个,产量低于8 000kg·hm-2的仅有吉盛1号一个品种,产量为7 850.10kg·hm-2,但其熟期最早,适合极早熟地区种植.


马铃薯新品种龙薯4号的选育
《中国种业 》 2020
摘要:龙薯4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以高产、商品薯率高、适应性广的中C9305-6为母本,抗晚疫病、抗3种主要病毒病的гибрид569N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的晚熟鲜食型品种。该品种具有株型直立、抗病性强、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的特点。块茎干物质含量14.7%,淀粉含量11.3%,蛋白质含量1.88%,维生素C含量12.5mg/100g,还原糖含量0.79%。2019年通过国家品种登记,适合黑龙江、内蒙古、山东、广西等地栽培。


大豆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0
摘要:为促进大豆高产育种过程中后代性状的选择,运用加性-显性-上位性基因效应的遗传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对15个大豆品种配制的15个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在2个环境下的6个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单株荚数适宜在低世代选择,株高、主茎节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适宜在高世代选择,环境条件对株高和百粒重的选择效果影响较大,对其他性状影响较小;株高和主茎节数、主茎节数和单株粒数、主茎节数和单株粒重、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单株荚数和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在后代的选择中可协同改良,其中主茎节数与单株粒数的改良效果不受环境影响;选择单株粒数显性效应高的组合,容易获得较高的单株粒重,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间接选择单株荚数,可对单株粒重的提高产生一定效果.
关键词: 大豆 产量性状 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 遗传效应 遗传率 遗传相关 贡献率


黑龙江省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农业展望 》 2020
摘要:黑龙江省玉米种植面积、产量和商品化率均居中国首位,玉米产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摸清玉米产业发展现状是黑龙江省粮食产业的首要问题。通过对黑龙江省玉米面积、产量、成本、收益、市场价格和加工现状进行多角度分析,总结玉米产业变化的原因,包括良种良法结合助力面积、产量增加;市场化收购活跃带动价格上升;合理的产业化布局和政策引导提高精深加工产能。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优良品种选育推广体系、提升精深加工水平、强化产销信息服务和营销宣传等促进黑龙江玉米产业发展的建议,并对玉米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预计未来黑龙江省玉米播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产量稳中有增;市场影响因素增多,价格稳中有升;产业化集群效应凸显,加工产能将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 黑龙江 玉米 播种面积 产量 价格 产业发展 监测预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