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鹅就巢期卵巢特征及其内分泌机制的研究进展
《中国畜牧杂志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鹅的就巢行为显著影响其产蛋量,就巢行为主要受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分泌的相关激素调控。相关激素主要包括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催乳素(PRL)、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素(LH)、雌二醇(E_2)和孕酮(P_4),共同调控鹅的就巢行为。在就巢期,机体内PRL分泌浓度升高,能够抑制GnRH和FSH的分泌,导致大卵泡合成P_4、E_2速率下降,从而垂体分泌LH浓度降低。本文对鹅就巢期激素水平及卵巢形态变化进行阐述,以期通过调控鹅就巢行为来提高产蛋量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绥棱县硒资源现状及产业化发展规划
《园艺与种苗 》 2020
摘要:该文阐述了绥化市绥棱县硒资源优势条件和硒资源开发现状,介绍了绥棱县富硒土壤分布情况,分析了绥棱县在产品检测、富硒开发主体培育、富硒产业发展定位、宣传推介等方面优势条件,论述了绥棱县硒资源产业化开发应用的市场、社会、经济效益,以期为地方发展富硒产业提供参考.


光照对大豆萌发过程中蛋白质和异黄酮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0
摘要:为提高大豆芽苗菜的品质,促进其工业化生产,以黑暗培养为对照,研究不同光照时间对12个大豆品种萌发后生长性状、蛋白含量及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影响。利用光照和黑暗处理比较分析不同品种大豆发芽过程中异黄酮的含量变化,利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异黄酮的含量,利用近红外分析仪检测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光照对发芽率的影响不显著,光照有利于大豆芽长和产量的增加,光照增加了大豆芽蛋白质的含量。随着光照处理时间的延长,12个品种大豆芽中的异黄酮含量总体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萌发第2天异黄酮含量增加较多的品种为黑农50、黑农48、黑农52、黑农63和黑农43,与籽粒相比,分别增加了174.33%、126.47%、107.05%、105.90%和104.89%,其中黑农52在萌发第2天时异黄酮含量达到最大,为10.87mg·g-1。光照有利于大豆芽中异黄酮的积累,控制光照时间可以获得较多的异黄酮积累。


生物炭添加对设施茄子磷吸收及利用率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20
摘要:以设施茄子为研究对象,探究生物炭添加对设施茄子磷吸收及产量的影响,选取常规水肥处理(WF)、常规水肥+生物炭(WFB)以及减水减肥+生物炭(80%W80%FB)处理,分析添加生物炭对茄子磷吸收量及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水肥处理相比,常规水肥+生物炭处理产量为54.88 t/hm2,增加4.28%(P<0.05),茄子磷的吸收量为13.99 kg/hm2,增加11.74%(P<0.05),磷的吸收效率、利用效率和偏生产力分别增加11.80%(P<0.05)、160.83 kg/kg(P<0.05)和4.28%(P>0.05);减水减肥+生物炭处理产量为52.79 t/hm2,增加0.30%(P>0.05),茄子磷的吸收量为13.73 kg/hm2,增加9.58%(P>0.05),磷的吸收效率、利用效率和偏生产力分别增加9.67%(P>0.05)、11.66 kg/kg(P>0.05)和25.38%(P<0.05).综上所述,施加生物炭可以促进植株对磷的吸收利用、增加作物产量、减少土壤中的肥料残留.


脊椎动物细小病毒农壳结构研究进展
《黑龙江畜牧兽医(上半月)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脊椎动物细小病毒是一类感染脊椎动物的单链DNA病毒,该病毒衣壳无包膜,呈T--1二十面体对称.从1991年第1个脊椎动物细小病毒——犬细小病毒衣壳结构发布至今,研究人员陆续解析了近100种该类病毒衣壳结构,并揭示了其结构与功能的关联性.尽管脊椎动物细小病毒衣壳蛋白序列多样性高,然而其衣壳的拓扑学结构相对保守.脊椎动物细小病毒衣壳核心蛋白二级结构之间的环状结构构象各不相同,从而使衣壳表面形态具有种属特异性.这些变化使每种病毒可与特定宿主受体结合而产生特定组织嗜性和抗原多样性.文章综述了脊椎动物细小病毒衣壳结构功能和基于衣壳结构的基因工程载体开发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脊椎动物细小病毒衣壳结构方面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脊椎动物细小病毒 衣壳 结构 衣壳蛋白 功能 基因工程载体


黑土地保护影响因素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山西农经 》 2020
摘要:黑土地富含有机质和矿物质,适宜农耕。分析了加强黑土地保护的重要意义,探讨了影响黑土地保护的因素,提出了促进黑土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