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0008条记录
两种赤眼蜂在米蛾卵上的过寄生及个体发育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室内以米蛾卵为寄主,观察了松毛虫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的产卵及个体发育。结果发现,2种赤眼蜂在米蛾卵内均产入多于1粒的卵量,玉米螟赤眼蜂在单粒米蛾卵内产入的卵量显著高于松毛虫赤眼蜂的卵量。随发育,单粒卵内的蜂幼虫数量逐渐下降,至羽化前,单粒米蛾卵内蜂个体数量低于2头,但松毛虫赤眼蜂数量仍少于玉米螟赤眼蜂数量。2种蜂的发育模式相似,体积随产入后时间延长而增大,在72 h处和144 h处有明显的下降,分别和发育进入预蛹期及蛹到羽化的发育阶段相对应。羽化前的发育阶段分为卵期、幼虫期、预蛹期、蛹期,羽化1 d后赤眼蜂成虫咬破寄主卵壳钻出。幼虫孵化及化蛹前各蜕1次皮,整个幼虫阶段仅有1个龄期。

关键词: 赤眼蜂 个体发育 卵量 体积 米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梨果实贮藏期间抗氧化活性及品质分析

食品工业科技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不同品种梨果实贮藏期间抗氧化活性和品质指标的变化,以康佛伦斯、凯斯凯德、黄金、圆黄、京白和鸭梨为试材,研究了6个不同品种梨在采收时和贮藏后的总抗氧化能力、自由基清除能力、抗氧化物质含量以及品质指标。结果表明,西洋梨的抗氧化性最强,其中康佛伦斯强于凯斯凯德,日韩梨和中国梨次之。西洋梨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糖含量也较高。贮藏过程中,各品种梨的抗氧化活性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抗氧化物质中维生素C的变化最明显,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各品种梨中康佛伦斯的抗氧化物质含量较高,尤其是总酚含量最高,其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也较高。

关键词: 抗氧化性 抗氧化物质 品质 贮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畜禽养殖中逸散生物气溶胶特征的研究进展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集约化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生物气溶胶对养殖动物和从业人员的健康均可造成危害,并能够远距离传播,污染养殖场周边环境,是一个潜在的气体污染源。介绍了畜禽养殖中逸散生物气溶胶的污染现状、产生特点、粒径分布及影响因素,总结了附载抗生素耐药菌和耐药基因气溶胶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畜禽养殖过程中生物气溶胶的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畜禽养殖 生物气溶胶 抗生素耐药菌 耐药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作物品种DNA指纹库构建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构建品种标准DNA指纹库应满足三个基本要求,即标准样品、核心引物和标准程序。本文综述了近20年来国内外农作物品种DNA指纹库构建进展情况,结果显示国外品种标准DNA指纹库构建主要是在UPOV框架下开展植物品种权保护品种的建库,而中国品种标准DNA指纹库构建主要是在农业部品种管理部门的统筹下开展品种权保护品种及区试审定品种的建库。所用建库技术主要为SSR技术,少数作物如玉米、水稻、大豆等已开始采用SNP技术,玉米、水稻、小麦等作物品种建库数量均已达到3 000份以上,其中玉米建库数量已经超过2万份。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作物分子标记开发情况、作物的物种特性、不同国家对不同作物建库需求的迫切程度、所建DNA指纹库的级别是影响不同作物DNA指纹库构建进展的四个主要因素。最后本文对农作物品种未来DNA指纹库构建工作的开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 农作物 品种 DNA指纹库 SSR SN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肥与化肥配施对日光温室土壤养分、微生物及芹菜产量的影响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高丹草绿肥翻压及化肥配施对日光温室土壤改良培肥的生物机制.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高丹草绿肥翻压及化肥配施对日光温室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活性、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丹草绿肥与化肥配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的pH值、显著提高了土壤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的含量;高丹草绿肥与化肥配施显著增加了芹菜产量、土壤总菌数、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以及细菌数量与真菌数量比值(B/F),减少了真菌的数量和比例.其中以高丹草翻压量为3.75t/hm2时,配施80%比例化肥(氮肥、磷肥和钾肥分别为24 kg/667m2、12kg/667m2、24kg/667m2)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产量的增加、土壤养分转化和循环的改善和土壤肥力改善等综合方面效果较好.

关键词: 高丹草绿肥 化肥减量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 芹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新品种国塔109的选育

中国蔬菜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国塔109是以辣椒核雄性不育系ab06-102为母本,以羊角椒自交系98199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早熟辣椒一代杂种。国塔109可干鲜两用,生长势强,辣味强,果实为羊角形,果面光滑,果长15cm左右,横径2.4cm左右。鲜椒单果质量为28~35g,干椒单果质量为3.5~4.5g。青熟果绿色,老熟果鲜红色,自然脱水的干椒果面暗红光亮。抗TMV,中抗CMV和疫病。红鲜椒每667m2产量3000kg左右,干椒每667m2产量400kg左右,适于我国西北、东北及华北露地干椒主产区种植。

关键词: 辣椒 国塔109 核雄性不育系 一代杂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在葫芦上的种传规律及热处理效果评价

植物保护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在葫芦上的种传规律,以西瓜砧木葫芦种子为材料,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DAS-ELISA)、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与生物学检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葫芦种子的带毒率和传毒率的关系,并评价了干热处理对病毒的钝化效果。结果表明,DAS-ELISA灵敏度检测种子时,在感染种子研磨液∶健康种子研磨液为1∶1 000时,带毒量仍能检测出阳性,RT-PCR和DAS-ELISA两种方法均能准确检测葫芦种子的带毒情况;6个批次的葫芦种子有4个批次呈阳性,带毒率在0~100%之间,贮藏1年后的传毒率在0~5.6%之间;4个为CGMMV阳性的种子批经干热处理后,仅1株实生苗呈阳性。研究表明,CGMMV在葫芦作物上的隐性带毒现象非常普遍;种子的带毒率高而传毒率低,以表面带毒为主,且非常稳定;72℃72 h干热处理葫芦种子能有效地钝化CGMMV。

关键词: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 葫芦种子 带毒率 传毒率 干热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辣椒新品种京线2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京线2号是以07-128为母本,以07-408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早熟辣椒一代杂种。持续坐果能力强,果实为长线椒,纵径26~32cm,横径1.8~2.0cm,单果质量33~36g。果实光亮,果形顺直,青熟果浅绿色,老熟果红色鲜亮,辣味香浓,品质佳,耐贮运,商品性好。耐热、耐湿,抗TMV,中抗CMV和疫病。持续收获期长,绿红果兼收,适宜多种加工,鲜食或做酱均可。一般每667m2产鲜椒3200kg左右。适于南北方保护地及露地种植。

关键词: 辣椒 京线2号 一代杂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莓新品种京御香的选育

中国果树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京御香是以草莓品种卡姆罗莎(Camarosa)作母本、红颜(Benihoppe)作父本杂交育成的草莓新品种。果实长圆锥形或楔形,一级序果平均单果重60.2 g,最大单果重178.0 g;果实红色,有光泽;种子黄、绿、红色兼有,平于果面;果肉红色,有香味,风味酸甜适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90%,维生素C含量774.80 mg/kg,糖酸比5.77;在北京市日光温室栽培,果实1月中旬成熟。2011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草莓 品种 京御香 卡姆罗莎 红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桂林地区葡萄溃疡病菌分生孢子田间扩散动态研究

南方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桂林地区葡萄溃疡病菌分生孢子田间消长规律,为当地制定葡萄溃疡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玻片黏着法对桂林地区葡萄园内葡萄溃疡病菌(可可毛色二孢L.theobromae)分生孢子的扩散动态进行监测,并分析其与葡萄物候期及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桂林地区葡萄溃疡病菌分生孢子从5月上旬开始出现,6月下旬~7月中旬进入高峰期,7月下旬~8月底期间分生孢子种群数量迅速下降,9月底后完全捕捉不到分生孢子。葡萄溃疡病菌分生孢子的消长与葡萄物候期、降雨量及温度有紧密关系。【结论】桂林地区葡萄溃疡病菌分生孢子田间发生期为5~9月,5月上旬为当地初次防治葡萄溃疡病的关键时期。

关键词: 葡萄 葡萄溃疡病 分生孢子 扩散动态 物候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