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黑河流域ASTER与MODIS融合生成高分辨率地表温度的验证
《农业工程学报 》 201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融合多源遥感数据生成高时空分辨率数据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了解决高空间分辨率数据重访周期长及云雨天气带来的数据短缺问题,该文基于增强自适应的遥感图像时空融合方法(enhanced spatial and temporal adaptive reflectance fusion model,ESTARFM),使用多时相MODIS数据提供地物时间变化信息,结合ASTER影像提供的空间细节信息,选择多波段数据(可见光近红外数据和地表温度数据)共同作为输入变量融合生成高时空地表温度。融合结果分别与地表红外辐射计观测温度和ASTER温度产品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基于ESTARFM方法降尺度地表温度影像清晰,融合结果与地表红外辐射计观测温度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均高于为0.71,预测得到的地表温度与真实测得的数据的平均绝对偏差均低于2.00 K,均方根误差均低于2.60 K。与ASTER地表温度产品的验证中,整体验证结果的R2均在0.95以上。此外,ESTARFM方法在各个地类中的融合效果较好,均表现出非植被区域的相关性高于植被和水体,尤其在2012年8月27日非植被的R2达到0.91。
关键词: 遥感 温度 卫星影像 多源遥感数据 数据融合 高空间分辨率


集成实时快速检测信息的蔬菜追溯系统改进与应用
《农业工程学报 》 201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农产品检测信息是直观、可信的追溯内容,但批次不对应及信息篡改的风险使其在追溯系统中的作用不能很好发挥。该研究在分析现有系统中检测信息不能有效集成的基础上,提出了集成快速检测信息的蔬菜追溯系统改进框架,构建了以检测仪与系统连接测试、产品检测、数据监听与解析、数据入库等为核心的检测信息自动读取与解析流程,设计了蔬菜种植批次、包装追溯码和检测编号的关联规则;基于.Net框架,在已有蔬菜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开发检测数据获取接口,升级检测信息获取与管理功能。将改进后的系统应用于天津市153家基地,应用结果表明使用改进系统后检测数据的获取成功率为100%;企业自检值与政府抽检值的偏差小于使用系统前,其偏差绝对值为4.37;使用改进系统后虽有检测值的偏差存在,但不存在不同性质的检测结果。因此,改进后的系统在提高检测数据获取效率、降低检测数据篡改风险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研究结果为检测信息与追溯信息深入融合、满足深入追溯需求等提供了参考。


2010—2012年中国部分地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流行病学调查
《畜牧兽医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中国养禽业正常发展的传染性疾病,为了解中国主要养殖区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流行情况,瑞普生物诊断研究服务中心在2010—2012年间从全国采集的3 132份发病鸡群肺和气管样本,利用RT-PCR及基因测序方法鉴定出410份IBV阳性样品,通过从时间、地域、发病特征、种群类型等方面进行了统计研究。结果发现:1)3年间IBV总检出率为13.1%,其中26.7%的IBV阳性样品为多重病原感染,以AIV-H9+IBV和NDV+IBV居多;2)白羽肉鸡的IBV检出率最高,为13.6%;3)IBV发病有较明显的季节性,从当年的11月份到次年的5月份,是IB的高发时段;4)IBV对感染鸡群造成的临床症状以肾大和呼吸道症状为主,其次是产蛋下降和腺胃炎;5)白羽肉鸡3~5周IBV检出率最高,商品蛋鸡IBV检出高峰有两个时段为3~5周及25~30周。通过本次全国范围的IBV流行病学调查,为我国有效防控传染性气管炎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制定防控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有效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动态混沌神经网络的预测研究——以马铃薯时间序列价格为例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 2015 EI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针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非线性特征明显、传统时间序列方法在预测农产品价格短期波动存在不足等状况,本文将混沌理论和神经网络技术应用到农产品价格短期预测研究中,充分利用相关技术优势,设计了动态混沌神经网络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选取2008年1月21日-2012年7月1日的中国马铃薯日度价格为研究对象,对所构建的动态混沌神经网络时间序列预测模型进行学习、训练和测试,并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模型性能进行评价与分析,最后,将所构建模型的预测结果与传统预测方法预测出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整个动态混沌神经网络结构为27-12-1,所设计的基于动态混沌神经网络的马铃薯价格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在预测精度和性能上较ARMA模型均具有明显优势,这一预测模型在农产品价格时间序列短期预测研究上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醚菌酯和腐霉利在温室草莓中的残留行为及其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农药学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醚菌酯和腐霉利在温室条件下在草莓中的残留行为及其可能产生的膳食摄入风险,于2012—2013年在北京的日光温室进行了醚菌酯和腐霉利喷施草莓的3次田间农药残留试验,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草莓果实中农药残留量的方法,并对不同人群的膳食暴露及风险进行了评估。草莓样品经乙腈提取,PSA(乙二胺-N-丙基硅烷)净化,采用气相色谱分离,四极杆质谱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醚菌酯和腐霉利在温室草莓中的消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醚菌酯为c=0.804 7e-0.114t,R2=0.935 6,半衰期为6.1 d;腐霉利为c=3.283 9e-0.098t,R2=0.927 9,半衰期为7.1 d。当醚菌酯有效成分用量为97.5和195 g/hm2,腐霉利有效成分用量为375和750 g/hm2时,喷药2次和3次,施药间隔期7 d,于末次喷药后1、2、3和5 d采收草莓,其残留量分别在0.09~1.52和0.12~5.81 mg/kg之间。两种药剂的最终残留量均不超过我国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MRL)标准。膳食暴露慢性和急性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施药后1~5 d采收的草莓中,醚菌酯和腐霉利对2~6岁、7~14岁、18~30岁和60~70岁的男、女共8类不同人群的膳食摄入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马蹄莲新品种‘京彩粉韵’
《园艺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彩色马蹄莲‘京彩粉韵’是以美国盆花品种‘紫玉’为母本,新西兰盆花切花两用品种‘Pot of Gold’为父本杂交选育的新品种。佛焰苞粉色,长8.2 cm,宽5.3 cm,具有深紫色喉斑。叶片卵形,深绿色,且无斑点。一般周长14~16 cm的种球可开花3支。具有开花早、长势好、适应性较强等优点,作为盆花和切花品质高,非常适宜于北京地区大棚或日光温室栽培。


以服务业的发展引领农业现代化
《农业经济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产业经济理论出发,探究了农业服务业的基本内涵、特征、产业分类。沿着农业产业链构建轨迹,以农业产业升级为目标,从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功能拓展两个维度,建立服务业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产业融合效果理论解释模型,探讨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路径,提出从加强管理和健全制度、强化农业基础设施、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有序推进农业服务业改革等方面,实现服务业对农业现代化的引领作用。


我国南菜北运基地辣椒品种市场需求变化趋势
《中国蔬菜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我国南菜北运辣椒基地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和福建等5个省份,以露地生产为主,大棚、拱棚生产为辅。露地生产中大部分辣椒类型仍是由国产品种主导市场,部分地区个别辣椒类型的生产由国外品种主导市场。在辣椒品种市场需求上,大棚、拱棚及露地专用品种需求增加,品质优良的耐贮运辣椒品种将具有市场发展前景,抗逆性、适应性强的优良品种市场占有率将提高,对辣椒的抗病性要求更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