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几种因素对彩色马铃薯试管薯诱导的影响

种子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彩色马铃薯品种03-1为试验材料,固液诱导方式进行研究光周期、培养器皿、接种密度、苗龄以及诱导方式等几个因素对试管薯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周期以全黑暗、培养器皿以150 mL三角瓶或9 cm高果酱瓶、接种密度以15株/瓶以内、苗龄为20 d、诱导方式以固液诱导方式,这些结果为适宜。

关键词: 彩色马铃薯 试管薯 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叶矮樱温室营养钵扦插繁殖技术

甘肃农业科技 2014

摘要:紫叶矮樱(pruns x cistenena)为蔷薇科李属落叶灌木,具有叶色感好,季节差异性小,适应性强,易于繁殖,栽培管理简单等优点,在城市建设、园林绿化等工程上的地位愈加突出[1],紫叶矮樱在甘肃表现耐旱、抗寒,适生性强,便于推广[2],是替代红叶小檗的最佳彩叶树种,目前已在城市、庭园绿化中广泛应用,苗木需求量较大。但苗木繁殖主要以普通扦插和嫁接为主,育苗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农民合作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甘肃农业科技 2014

摘要:分析了甘肃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现状,剖析探讨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拓宽融资渠道、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成员素质、加强办社力量、推进规范发展等发展建议。

关键词: 农民合作组织 发展现状 问题 对策 甘肃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省油橄榄和紫苏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

甘肃农业科技 2014

摘要:采用文献检索分析与调研相结合的方法,从全产业链的角度系统分析了甘肃省特种油料作物油橄榄和紫苏的具体分布区域,生产现状以及规范化种植和精深加工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油橄榄要合理布局;改造低产园,建设丰产示范园;扶持发展加工企业;加强科研合作,广泛深入开展与品种、栽培管理、加工增值相关的科学研究;加大标准化栽培技术培训力度;建设良种苗木繁育基地;设立政府监管部门组织机构;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强宣传,逐步确立甘肃油橄榄在全国的名牌地位;研究制定促进油橄榄产业健康、快速、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生产、加工、科研协调发展。紫苏应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加快新品种引进与技术创新步伐;加大新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紫苏生产的科技含量;加快推进产业化经营步伐。

关键词: 甘肃省 油橄榄 紫苏 生产现状 发展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兴电灌区带田油葵适宜种植密度试验

甘肃农业科技 2014

摘要:在油葵+豌豆带田模式下,进行了油葵适宜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油葵的株高随密度变化不大,花盘直径、盘粒数、盘粒重和千粒重都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小;油葵密度变化对豌豆产量影响不明显;油葵产量随密度增加呈二次抛物线型变化。油葵+豌豆带田中油葵种植密度为8.8万株/hm2时,产量最佳,为3 770.48~3 982.92 kg/hm2。

关键词: 油葵+豌豆带田 油葵 经济性状 产量 种植密度 兴电灌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因工程技术在花椰菜育种中的应用

农业科技通讯 2014

摘要: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在花椰菜育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从控制花椰菜主要性状基因的分离和转基因技术在花椰菜育种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论述,分析了植物基因工程在花椰菜遗传改良中的重要作用,对今后基因工程在植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花椰菜 基因工程 育种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当归愈伤组织培养研究

甘肃农业科技 2014

摘要:以当年产当归种子为材料,分别对种子进行去翅和不去翅处理,观察其无菌苗培养条件及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培养情况。结果表明,当归种子去翅后,在1/2 MS培养基上有利于获得无菌苗,发芽率达55.4%,污染率仅为6.5%。叶柄为当归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外植体,H培养基为当归诱导愈伤组织的适宜基本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为H+0.5 mg/L 2,4-D时,出愈率达90%以上;继代增殖培养基为H+0.5 mg/L 2,4-D+1.0mg/L IAA时,增殖效果较好。

关键词: 当归 无菌苗 愈伤组织 诱导 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陇油13号选育报告

甘肃农业科技 2014

摘要:陇油13号是以不育系24A为母本,恢复系C6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甘蓝型春油菜三系杂交组合。在2011—2012年甘肃省春油菜区域试验和2013年生产试验中,表现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甘肃省春油菜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甘蓝型春油菜 三系杂交种 陇油13号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静宁县半干旱区玉米“3414”肥效试验初报

甘肃农业科技 2014

摘要:以富农1号为指示品种,研究了玉米产量与氮、磷、钾施用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玉米产量(Y)与氮(N)、磷(P)、钾(K)肥之间的回归方程。得出玉米最大施肥量为N 102.90 kg/hm2、P2O5 46.95 kg/hm2、K2O 42.90kg/hm2,此时玉米产量为13 201.36 kg/hm2;玉米最佳施肥量为N 108.90 kg/hm2、P2O522.95 kg/hm2、K2O 27.00kg/hm2,此时玉米产量为13 582.12 kg/hm2。

关键词: 玉米 配方施肥 半干旱区 静宁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0个玉米新品种在庄浪县川旱地的引种试验初报

甘肃农业科技 2014

摘要:在庄浪县川旱地条件下,对引进的10个玉米新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兴达1号、先玉335、浚单20、中玉9号折合产量分别为14 697.0、14 280.3、13 750.0、13 560.6 kg/hm2,分别较对照增产19.3%、16.0%、11.7%、10.2%。4个品种综合性状较好,建议通过进一步试验示范在庄浪县及同类生态区域推广种植。

关键词: 玉米 新品种 引种试验 庄浪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