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地面数字图像技术在棉花氮素营养诊断中的初步研究
《棉花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进行棉花氮素营养诊断的可行性,通过多水平的氮肥田间试验,采用数码相机获取棉花冠层图像,分析了不同氮水平下棉花冠层图像色彩参数与施氮量、产量及多个氮素营养诊断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南疆畦灌条件下,氮素营养水平直接影响到棉花冠层光谱反射特性。红、蓝光标准化值与铃期施氮量、产量之间有极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关系,采用R/(R+G+B)、B/(R+G+B)值可以直接用来诊断棉花铃期的氮素营养状况,或间接估测产量;铃期绿光值G和绿光与红光比值G/R与叶柄硝酸盐浓度、植株全氮和地上部生物量之间都有较大的相关性,可以较为灵敏地反映棉花氮素营养水平,适宜作为氮素营养诊断指标。因此,应用数字图像技术进行棉花氮素营养诊断是可行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数量性状定位及作物抗旱性分析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作物抗旱性是由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数量性状,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为植物数量性状基因的定位、分离等研究提供了条件。对作物QTL定位的步骤与方法、分子标记连锁图谱的构建等进行了总结,并对作物的抗旱机制和作物抗旱相关的形态性状和生理性状的QTL定位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若干新疆杏品种花芽形态分化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对4个新疆优良杏品种的花芽分化过程进行石蜡切片观察,结果表明杏花芽形态分化可分为未分化期、分化初期、萼片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雌蕊分化期等6个时期,自6月下旬进入分化初期至9月雌蕊分化完成,分化期集中在7~9月,需90 d以上。各品种间和品种内的不同花芽进入花芽分化初期的时间有较大差异。大果胡安娜、黑叶杏、赛买提和阿克牙格勒克的多数花芽进入花芽分化初期分别是在6月22日左右、6月30日左右、7月7日左右和7月14日左右;进入雌蕊分化期都在8月底至9月初;完成雌蕊分化都是在10月6~13日,品种间差异在一周内;同一阶段可观察到处于不同形态分化的花芽。这与树体营养状况、各器官发育时期及栽培等措施有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种期与播种密度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新疆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播种期与播种密度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综述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在相同的调控措施下,随播种期推迟,小麦产量呈下降趋势;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晚播与早播相比,晚播小麦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等营养品质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小麦籽粒的总体加工品质有所改善。在一定土壤条件下,小麦不同播种量对品质有一定影响,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因不同专用小麦品种类型而存在差异。不同品种在不同生态区,在适宜的播种期范围内采用适宜播种量,既可提高小麦产量又能改善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