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TS-2000A型无源土壤水分速测仪器具有测量迅速准确、使用方便等特点,是监测农田土壤水分含量,实现科学管理农田灌溉及合理节约水利资源的惟一简单有效的工具。应用面广,特别适用于是大田作物,反季节大棚蔬菜、经济作物和园林灌溉。
关键词:
土壤水分速测仪
土壤水分含量
农业
应用
《新疆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回顾了国外加工番茄机械化收获发展过程,从中总结出国外发展加工番茄机械化收获的主要经验。通过分析加工番茄机械化收获发展前景和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疆加工番茄机械化收获发展对策和措施;建议通过农艺技术和机械化技术相结合,从品种培育、推广规范化的栽培管理技术、建设番茄原料生产基地、形成番茄种植产业带、研制适用的加工番茄收获机械等方面着手来推动新疆加工番茄收获机械化的发展。
关键词:
农业工程
番茄
收获
措施
《棉花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进行棉花氮素营养诊断的可行性,通过多水平的氮肥田间试验,采用数码相机获取棉花冠层图像,分析了不同氮水平下棉花冠层图像色彩参数与施氮量、产量及多个氮素营养诊断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南疆畦灌条件下,氮素营养水平直接影响到棉花冠层光谱反射特性。红、蓝光标准化值与铃期施氮量、产量之间有极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关系,采用R/(R+G+B)、B/(R+G+B)值可以直接用来诊断棉花铃期的氮素营养状况,或间接估测产量;铃期绿光值G和绿光与红光比值G/R与叶柄硝酸盐浓度、植株全氮和地上部生物量之间都有较大的相关性,可以较为灵敏地反映棉花氮素营养水平,适宜作为氮素营养诊断指标。因此,应用数字图像技术进行棉花氮素营养诊断是可行的。
关键词:
棉花
数字图像
植株快速测试
氮营养诊断
《安徽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作物抗旱性是由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数量性状,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为植物数量性状基因的定位、分离等研究提供了条件。对作物QTL定位的步骤与方法、分子标记连锁图谱的构建等进行了总结,并对作物的抗旱机制和作物抗旱相关的形态性状和生理性状的QTL定位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作物
抗旱性
QTL
《新疆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对4个新疆优良杏品种的花芽分化过程进行石蜡切片观察,结果表明杏花芽形态分化可分为未分化期、分化初期、萼片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雌蕊分化期等6个时期,自6月下旬进入分化初期至9月雌蕊分化完成,分化期集中在7~9月,需90 d以上。各品种间和品种内的不同花芽进入花芽分化初期的时间有较大差异。大果胡安娜、黑叶杏、赛买提和阿克牙格勒克的多数花芽进入花芽分化初期分别是在6月22日左右、6月30日左右、7月7日左右和7月14日左右;进入雌蕊分化期都在8月底至9月初;完成雌蕊分化都是在10月6~13日,品种间差异在一周内;同一阶段可观察到处于不同形态分化的花芽。这与树体营养状况、各器官发育时期及栽培等措施有关。
关键词:
杏品种
花芽:形态分化
《新疆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农业科研成果推广是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新疆独特的自然、社会环境决定了成果推广的独特性,研究以种衣剂推广为实例,通过分析种衣剂推广过程中成果质量、政策、环境等主、客观影响因素,提出促进科研成果在新疆推广的途径和模式。
关键词:
农业
科研成果
推广
种衣剂
《新疆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对288份玉米自交系进行大田开花期干旱胁迫处理,研究了玉米自交系的产量和抗旱性与水旱两种不同条件下的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玉米自交系的产量与其在正常灌水条件下的产量性状高度正相关,而与正常灌水条件下的株高和穗位高等性状呈高度负相关;穗粒数多的自交系比穗粒数少的自交系在干旱条件下更高产也更抗旱;穗粒数、株穗数和株高这3个性状与旱地玉米高产抗旱的关系最为密切。
关键词:
玉米
农艺性状
产量
抗旱性
《新疆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根据昌吉州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现状、存在问题分析,提出解决的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
昌吉州
农作物
有害生物
防治
对策
《新疆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硼作为植物的必需微量营养元素,在植物的细胞结构、功能和代谢活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就土壤硼的含量、硼与棉花生长发育的关系、硼的吸收积累规律以及硼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等方面作一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见解。
关键词:
硼
棉花
土壤
产量
品质
《新疆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播种期与播种密度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综述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在相同的调控措施下,随播种期推迟,小麦产量呈下降趋势;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晚播与早播相比,晚播小麦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等营养品质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小麦籽粒的总体加工品质有所改善。在一定土壤条件下,小麦不同播种量对品质有一定影响,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因不同专用小麦品种类型而存在差异。不同品种在不同生态区,在适宜的播种期范围内采用适宜播种量,既可提高小麦产量又能改善品质。
关键词:
小麦
播种期
播种密度
产量
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