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产低温β-半乳糖苷酶菌株的筛选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食品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新疆高寒冻土、冷冻乳制品及生乳中分离到101株耐冷菌,利用低温β-半乳糖苷酶筛选模型,获得1株低温酶高产菌株L2004,根据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鉴定为短芽孢杆菌属(BrevibacillusShida,1996)。在以乳糖为主要碳源的发酵培养基中,L2004菌最适生长温度和最适产酶温度分别为20、15℃。该低温酶的最适pH值为6.5,最适作用温度为33℃,0℃相对酶活为总酶活的25%,在0~0℃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不同金属离子对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影响为:Mn2+>Mg2+>K+>Na+>Ca2+>Fe2+>Hg2+>Cu2+>Zn2+。Mn2+、Mg2+增强酶活,而Hg2+、Cu2+、Zn2+抑制酶活。该酶Km值为5.29mmol/L,具低温酶特性。


冬小麦节水高产灌溉模式研究初报
《新疆农业科学 》 2006 CSCD
摘要:对新疆干旱绿洲灌溉区冬小麦进行了节水灌溉试验研究,研究了不同供水条件对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旨在为新疆冬小麦建立优化灌溉制度、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达到节水增产目的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水所占总耗水量的比例为27.8%~91.2%,灌水量所占总耗水量的比例在28.5%~68.0%,降水量所占总耗水量的比例为4.2%~8.8%。随着灌水次数和灌水量的增加,冬小麦利用土壤水逐渐减少。试验区春季灌二水的最佳组合为:拔节期+扬花期灌水,组合处理产量为6 813 kg/hm2,水分利用效率1.47kg/m3;春季灌三水的最佳组合为: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灌水,组合处理产量为7 393.5 kg/hm2。水分利用效率1.40 kg/m3。


新疆次、非宜棉区农民增收的朝阳产业
《新疆农业科学 》 2006 CSCD
摘要:结合近几年新疆农科院生物质能源研发课题组与中国石化总公司合作研究与开发利用甜高粱制取乙醇、乙烯等的前期实践,从生物质乙烯产业发展对缓解石油供需矛盾的重要性、新疆所具备的优势条件与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途径,阐述了发展生物质乙烯产业对新疆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新型工业化的促进作用。


大肠杆菌SerB基因的克隆及其在黄色短杆菌中的表达
《新疆农业科学 》 2006 CSCD
摘要:磷酸丝氨酸转氨酶(Phosphoserine aminotransferase,SerB)是L-丝氨酸生物合成中的关键酶,应用PCR技术从大肠杆菌JM109(E.ColiJM109)中扩增出磷酸丝氨酸转氨酶基因,将其与表达载体pEC 7连接。通过电转化方法,将重组质粒转入黄色短杆菌(Brevibacterium flavumC-11,BfC-11)中,经酶活检测和摇瓶发酵培养,含有重组表达质粒的BfC-11B的磷酸丝氨酸转氨酶的活力和L-丝氨酸产率均比原宿主菌BfC-11有所提高,为构建L-丝氨酸高产基因工程菌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野生茄子(Solanum torvum)抗黄萎病相关基因StoVe1的克隆与分析
《植物生理学通讯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RT-PCR和RACE技术从野生茄子中扩增克隆到一个抗黄萎病相关基因,命名为StoVe1,其cDNA全长3400bp,含有3153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1051个氨基酸,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序列与刚果野茄、类番茄和番茄Ve1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2%、81%和80%,且有很高的功能区段保守性。将该cDNA全长序列提交GenBank,登陆号为DQ020574。半定量PCR表明该基因为组成型表达,在根中表达最多,叶中最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