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Na_2SO_3胁迫对不同基因型啤酒大麦萌发期影响的研究

农业科技通讯 2014

摘要:用不同浓度的Na2SO3对甘肃省农科院选育的2个不同基因型啤酒大麦品种进行萌发期耐用性比较,以发芽势、发芽率、根数、根长和苗长、苗重等作为指标,分析盐胁迫对不同不同基因型啤酒大麦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Na2SO3浓度的增加2个不同基因型啤酒大麦品种的发芽势减小,发芽率下降,根数、根长、苗长、苗重下降、盐害指数增大,综合各个指标看甘啤5号耐盐性较好。

关键词: Na2SO3 啤酒大麦 萌发期 耐盐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种植年限盐碱荒地土壤盐分离子分布特征

土壤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肃沿黄灌区是继河西走廊之后的第二个综合农业商品生产基地,辖19个县区,区域面积约4.5×104km2,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10.54%和总人口的24.7%。由于有黄河及其众多支流的水源,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相继建成了景电、兴电、刘川、靖会、引大、皋兰西岔、榆中三角城等几十处电力提灌工程,农田实灌面积达3.845×105hm2,极大地改善了这一区域的农业生产条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3]。在沿黄灌区,高扬程灌溉是其农业的主体,约占全区灌溉面积的90%左右,也是甘

关键词: 种植年限 盐碱荒地 盐分离子 分布特征 引黄灌区 甘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密度对旱地胡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甘肃农业科技 2014

摘要:在旱作条件下,研究了播种量和种植密度对胡麻产量、品质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量对胡麻产量有较大影响,种植密度对胡麻产量的影响较小,旱地胡麻种植的最优组合为播种量900万粒/hm2,行距20cm,株距20 cm。胡麻的分茎数和单株生产力随播种量的减少而增加,且有利于株高和工艺长度的增加。

关键词: 胡麻 密度 产量 品质 旱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蠹蛾羽化产卵及卵孵化的昼夜节律

植物保护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光周期L∥D=16h∥8h、温度(25±1)℃条件下对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L.)]成虫的羽化、产卵及卵的孵化节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①苹果蠹蛾主要在白天羽化,羽化高峰主要集中在08:00-13:00,此时段羽化数占总数的50.18%。②雌虫羽化当天不产卵,羽化后第2天开始产卵,可持续到羽化后的第9天;产卵主要集中在羽化后的2~5d,其产卵量占总卵量的91.9%。③雌虫日产卵时间主要集中在18∶00-22∶00,日产卵高峰期为19:00-21:00,高峰期产卵量占总卵量的70%。④卵在白天孵化,孵化时间集中在05:00-18:00,其孵化数占92.8%,08:00-09:00达到卵的日孵化高峰。

关键词: 苹果蠹蛾 羽化 产卵 孵化 昼夜节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育阶段灌水处理对糜子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年降雨量不足40 mm的甘肃省敦煌市,以陇糜10号为指示品种,研究了不同生育阶段灌水处理对糜子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应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了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水分亏缺延迟糜子成熟,延长了拔节至抽穗阶段的生长发育天数;生育期内任何阶段水分亏缺都降低了糜子株高、千粒重和产量,主穗长缩短,主茎粗变细,抽穗灌浆期水分亏缺极显著地影响单株穗重、单株粒重及单位面积穗数。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糜子单株粒重、单株穗重、千粒重、株高、主茎粗、主穗长、单位面积穗数都与糜子产量相关性较大。

关键词: 糜子 土壤水分 农艺性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密闭气体环境对夏菠菜硝酸盐、亚硝酸盐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菠菜为实验材料,研究低温贮藏条件下(4℃)密闭气体环境对菠菜贮藏品质,尤其对硝酸盐、亚硝酸盐及硝酸还原酶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非密闭环境)相比,低温密闭气体环境可显著减缓菠菜可溶性固形物、VC、叶绿素等贮藏品质的下降,维持菠菜较高的硝酸还原酶(NR)活性和抗逆酶活性(SOD、POD、CAT),抑制丙二醛的产生,贮藏8d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分别为1318.44、0.42mg/kg,较对照分别降低了31.96%、26.19%,实验表明低温密闭气体环境有效降低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累积,提升了菠菜的安全贮运品质。

关键词: 菠菜 低温密闭 硝酸盐 亚硝酸盐 硝酸还原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物杂志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概述了甘肃省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技术的形成背景,分析了全膜覆土穴播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倒伏、机械化覆膜播种技术及中后期脱肥等。提出选择优良品种、规范农业机械标准、提高播种质量、优化施肥及适期播种等具体对策。

关键词: 小麦 全膜覆土穴播技术 品种抗倒性 发展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节水专用型春小麦新品种(系)引种试验初报

甘肃农业科技 2014

摘要:对引进的13个节水专用型春小麦新品种(系)在古浪县沿祁连山一次水不保灌冷凉灌区节水胁迫条件下进行了试种。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总体表现为抗耐旱能力强,适宜节水栽培。品系9801、中红-6、中红f5-4株高适宜,穗粒数和千粒重高,折合产量9 000 kg/hm2以上,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2 000 kg/hm2以上,增产率27%以上,在干旱和节水胁迫栽培条件下,产量潜力大,建议在古浪县冷凉灌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节水专用型品种 春小麦 引种 古浪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栽培方式下马铃薯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动态变化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平板计数法,以连作为对照研究不同栽培方式下马铃薯根际及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轮作、小倒茬根际及非根际土壤中细菌、放线菌数量显著高于固定套作与连作;固定套作土壤中细菌、放线菌数量高于连作;轮作与小倒茬处理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连作土壤中真菌数量高于其他处理,与轮作和小倒茬差异显著,与固定套作则无显著差异;小倒茬土壤中真菌数量高于轮作,差异显著。轮作与小倒茬土壤中细菌、放线菌数量最大值均出现在苗后25、45d;固定套作根际土壤中细菌、放线菌数量的最大值分别出现在苗后25、45d,而非根际土壤中细菌、放线菌数量最大值出现在苗后25d;连作根际土壤中细菌、放线菌数量均集中在苗后25d,变化幅度较小,而非根际土壤中细菌的最大值出现在苗后45d。

关键词: 马铃薯 栽培方式 土壤微生物 细菌 真菌 放线菌 连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适宜白银高扬程灌区的几种高产高效间作套种模式

甘肃农业科技 2014

摘要:白银市高扬程灌区主要是指景电灌区和兴电灌区,地处黄土高原和腾格里沙漠的过渡地带,属中纬度干旱半干旱区,地势平坦,光热资源丰富,有效灌溉面积达6.61万hm2,适合种植小麦、玉米、大豆、胡麻、油葵、豌豆以及瓜果、蔬菜等多种作物,是白银市主要的商品粮基地。灌区自建成以来,一直都是以粮食生产为主,解决了数十万群众的温饱问题。近年来,灌区对作物结构进行了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高效立体种植,各地涌现出了丰富多样的立体种植模式,对推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