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Dicer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
《遗传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Dicer蛋白是RNA干扰机制的关键组分,负责siRNA和miRNA的产生。它主要由RNA解旋酶结构域、PAZ结构域、RNaseⅢ结构域和双链RNA结合结构域构成。Dicer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它所产生的小RNA的结构特点。不同生物体具有不同数量的Dicer,各Dicer既有功能上各自独立的特点,同时又有功能的冗余和交叉,而在进化过程中,Dicer的数量逐渐减少,功能却逐步整合从而表现出多功能的特点。对Dicer结构和功能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了解Dicer乃至整个RNAi及相关途径的作用机制,也有助于揭示它们在进化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规律和特点。文章对上述Dicer结构及功能特点作简要综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PCR技术同时检测番茄抗根结线虫基因(Mi-1)和抗叶霉病基因(Cf-9)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同一PCR反应体系,对分别与番茄抗根结线虫的Mi-1基因和抗番茄叶霉病的Cf-9基因紧密连锁的CAPS(cleaved amplified polymorphic sequences)标记进行同时扩增筛选,扩增的特异性片段与单引物扩增片段吻合.与Cf-9基因紧密连锁的CAPS1标记在抗病试材中可扩增出2775bp的特异片段,且存在TaqⅠ酶切位点,酶切后产生1177bp、446bp、370bp和160bp的不同特异片段;与Mi-1基因紧密连锁的CAPS2为共显性标记,抗性材料中产生915bp的特异片段,TaqⅠ酶切后产生719bp和196bp的特异片段.该体系可用于在同一PCR反应体系中对Mi-1和Cf-92个抗病基因进行同时筛选鉴定.该体系的建立不仅省时、省工,节省费用,而且可用于苗期早期辅助选育,加快番茄育种进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雄蚕新品种“秋丰×平28”的育成
《蚕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家蚕平衡致死系平30为受体亲本,以茧丝质优、抗性强的现行家蚕品种白玉为优良基因的供体材料,通过杂交、自交和回交3个过程,育成了经济性状优良的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平28,用该品种与皮斑限性品种秋丰组配成雄蚕杂交组合秋丰×平28。杂交种的雄蚕率达98%以上,茧层率、万蚕茧层量、鲜茧出丝率分别比对照品种秋丰×白玉高3.1%、0.166 kg、1.76%,而且解舒率较为稳定,是一对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雄蚕品种。2005年通过浙江省家蚕品种审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基因油菜超油2号外源基因流散的生态风险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前,在油菜上培育出的转基因品种主要是抗除草剂的。转基因油菜的基因漂移受许多因素影响,如释放面积、传粉方式和花期同步率等(浦惠明等,2005;Rieger et al.,200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曲病菌cDNA文库的构建
《植物病理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稻曲病菌菌丝和薄壁分生孢子提取的总RNA为起始模板,利用SMART cDNA library construction kit构建稻曲病菌cDNA文库,并分析文库质量。结果显示,未扩增文库滴度9.03×106pfu/mL,重组率为99.5%,扩增后文库滴度达5.52×109pfu/mL。随机挑取10个噬菌斑转化成质粒,SfiⅠ酶切显示插入片段长度在400~2000bp之间;经测序得到10条表达序列标签(EST),GenBank数据库相似性联配结果显示6条EST具有同源序列。其中,克隆R2为乙酰胺酶同源物编码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激发标签技术在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
《遗传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获得突变体是研究植物功能基因组的有效方法。与传统的T-DNA插入功能缺失突变相比,建立在功能获得突变基础之上的激发标签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主要表现为可以获得功能冗余基因的显性突变体并方便地克隆相关基因。文章对激发标签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拟南芥、水稻等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中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激发标签技术在植物抗逆、抗病和生长发育机理研究方面的新进展。文章最后探讨了激发标签技术的发展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能量对香石竹切花在瓶插期间呼吸电子途径的影响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外加0.1mmol/L ATP或0.5mmol/L二硝基苯酚(DNP)的方法,研究了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 L.)切花在25±1℃和80%~90%相对湿度下瓶插期间呼吸电子传递途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香石竹切花在瓶插7d时的呼吸速率达到高峰;ATP处理明显加快切花的呼吸速率,在瓶插7d时呼吸速率高峰值较对照(未用ATP处理)升高1倍。细胞色素途径与总呼吸活性存在显著正相关。细胞色素途径占总呼吸的比重在切花瓶插4d后上升,并且线粒体电子传递主要依靠细胞色素主路途径进行。经ATP处理后香石竹切花的交替呼吸途径的容量、实际运行活性和运行系数明显增加;交替呼吸途径占总呼吸活性比重在瓶插4d后迅速上升,并且交替呼吸途径容量与总呼吸活性存在显著正相关。而DNP处理则降低交替呼吸途径容量。这说明外源ATP处理加强了香石竹切花在整个瓶插期间的呼吸作用,增加了呼吸速率的高峰值,提高了抗氰呼吸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鳍鲷骨骼肌伴肌动蛋白的纯化及其抗体制备
《水产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Sephacryl S-400凝胶过滤柱层析和电洗脱等纯化方法,首次从黄鳍鲷骨骼肌中分离纯化到伴肌动蛋白,并制备了特异性多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经Protein A-Sepharose亲和层析柱纯化得到高纯度免疫球蛋白G(IgG)。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免疫斑点印迹(Dot-Blot)和免疫印迹(Western-Blot)等方法对纯化的伴肌动蛋白及其多克隆抗体进行分析鉴定,并研究了不同贮藏条件下伴肌动蛋白的变化情况。SDS-PAGE结果显示本研究从黄鳍鲷骨骼肌中分离纯化了高纯度伴肌动蛋白;Dot-Blot检测结果显示兔抗黄鳍鲷伴肌动蛋白多克隆抗体效价为5×104;Western-blot检测表明兔抗黄鳍鲷伴肌动蛋白多克隆抗体能与肌原纤维蛋白中的伴肌动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与其它蛋白不发生免疫交叉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