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粘虫EF-1a和AK基因的克隆及实时RT-PCR方法建立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CSCD

摘要:为今后利用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法研究粘虫EF-1a和AK基因的表达情况,设计合成用于PCR扩增的引物,运用RT-PCR方法克隆EF-1a和AK基因片段,并进行序列同源性分析;然后采用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法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扩增,通过熔解曲线和标准曲线分析等建立实时RT-PCR方法。结果表明,从粘虫中克隆获得EF-1a和AK基因片段长度分别为622 bp和1020 bp,分别编码207个氨基酸和339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粘虫EF-1a与鳞翅目昆虫家蚕、桦尺蠖和柑桔凤蝶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5%以上;AK与鳞翅目昆虫草地贪夜蛾、烟蚜夜蛾、棉铃虫、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以上。熔解曲线和标准曲线结果显示,设计的EF-1a和AK基因引物均可应用于实时RT-PCR扩增。

关键词: 粘虫 延伸因子 精氨酸激酶 克隆 反转录实时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黏虫幼虫和蛹过冷却点及结冰点的测定

植物保护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初步探明黏虫的耐寒能力,对室内饲养黏虫不同发育阶段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蛹期过冷却点和结冰点与性别及蛹重的关系。结果表明,黏虫不同发育阶段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幼虫期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的平均值分别为-4.79℃和-1.57℃;蛹期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的平均值分别为-14.05℃和-6.12℃。幼虫的过冷却点随龄期增加逐渐升高,即4龄幼虫(-6.23℃)<5龄幼虫(-4.38℃)<6龄幼虫(-3.58℃)。蛹期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存在日龄和性别上的差异,但与蛹重无明显的相关性。本研究表明,黏虫蛹的耐寒性强于幼虫。

关键词: 黏虫 抗寒性 过冷却点 结冰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单位政府采购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湖北农业科学 2016

摘要:对农业科研单位政府采购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农业科研单位政府采购活动中存在政府采购资金范围界定不清、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粗糙、政府采购目录及限额标准掌握不准确、存在化整为零逃避政府采购现象及自行组织的询价采购过程流于形式等问题,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 政府采购 问题 思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蝇抗菌肽diptericin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生物技术通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实现原核表达的途径高效获取抗菌肽蛋白,以RT-PCR的方法反转录合成家蝇的抗菌肽diptericin基因,并克隆至p GEX-4T-1载体上,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宿主菌进行表达。测序结果显示,RT-PCR克隆到长345 bp的家蝇diptericin基因,重组菌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后,通过SDS-PAGE电泳和Western-blot检测到目的蛋白的融合表达,结果表明带有GST标签的融合蛋白大小约为37 k D,并且通过GST纯化柱纯化得到了目的蛋白。

关键词: 家蝇 抗菌肽 diptericin 原核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秋甘蓝新品种豫甘3号

长江蔬菜 2016

摘要:豫甘3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双单倍体育种技术育成的春季早熟甘蓝杂交一代新品种。2007-2009年参加全国第六轮秋甘蓝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早熟组),居早熟组第一位;2010年3月通过全国蔬菜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编号:国品鉴菜2010017号)。1特征特性早熟,生育期70~75天。开展度大,为57.4 cm×56.0 cm,生长势强,蜡粉中,叶球扁圆形,球高13 cm,叶球紧实(紧实度0.64),中心柱长低于球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藻寡糖增效尿素对水稻光合特性及碳代谢产物积累的影响

土壤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海藻寡糖增效尿素对水稻光合特性、碳代谢关键酶活性及相关产物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和普通尿素相比,海藻寡糖增效尿素处理的水稻净光合速率( Pn )、气孔导度( Gs )、胞间CO2浓度(Ci)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有所增加,气孔限制值(Ls)有所降低,叶绿素含量和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Rubisco)活性显著提高。拔节期、齐穗期和成熟期叶中和籽粒中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蔗糖合成酶( SUS)和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ADPase)活性显著增强,从而促进籽粒中蔗糖和淀粉积累;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在4个生育期也均显著增加,籽粒产量显著提高,其中较对照增加9.32%,较普通尿素处理增加3.94%。

关键词: 海藻寡糖增效尿素 水稻 光合特性 碳代谢产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以蝴蝶兰种子萌发的原球茎为受体的遗传转化体系构建

河南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蝴蝶兰种子萌发的原球茎为试材,研究了蝴蝶兰遗传转化过程中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抗生素对蝴蝶兰原球茎增殖和转化效率的影响,并对转基因后代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适用于蝴蝶兰原球茎的增殖培养基,即蝴蝶兰原球茎遗传转化的共培养培养基配方为:3.0 g/L花宝1号+2.0 g/L活性炭+2.0 g/L水解酪蛋白+15 g/L蔗糖+3.0 mg/L 6-BA+0.6 mg/L 2,4-D+6.5 g/L琼脂,pH=5.5~5.6;适用于蝴蝶兰遗传转化过程中的筛选培养基配方为:增殖培养基+8.0 mg/L潮霉素+50 mg/L头孢霉素,pH值为5.5~5.6。蝴蝶兰转基因后代的PCR分子检测及GUS活性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表明,外源基因成功整合到了蝴蝶兰基因组中。

关键词: 蝴蝶兰 原球茎 遗传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转方式调结构背景下省级农业科研院所的使命定位与路径选择——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十三五”科技创新工作的若干思考

农业科技管理 2016

摘要:文章分析了现阶段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对农业科技的多层次需求,结合科技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政策环境,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为样本,研究并明确了省级农业科研院所在新时期的使命定位,提出了调整学科布局和科研方向、优化人才结构、强化条件建设和创新科研活动组织方式等工作思路,以期为"十三五"省级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规划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 转方式调结构 省级农业科研院所 使命定位 路径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连作年限对大蒜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一步明确大蒜连作障碍形成的原因,研究了连作0(对照)、10、20、30 a大蒜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大蒜鳞茎产量显著下降,与对照相比,连作10、20、30 a鳞茎产量分别下降22.74%、26.48%、27.16%;大蒜根际土壤p H值呈上升趋势,土壤有机质含量呈增加趋势,整体上土壤全氮、全磷、有效钾、碱解氮、有效锌含量呈下降趋势;土壤微生物数量呈先下降(0~20 a)后上升(30 a)趋势,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土壤酶活性呈先降后升趋势,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以连作20 a最低,碱性磷酸酶活性以10 a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整体上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钾含量呈正相关,而与土壤p H值、有机质和缓效钾含量呈负相关;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与所测微生物数量(除真菌外)皆呈正相关,其中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放线菌数量相关性达显著水平,脲酶活性与固氮菌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综上,大蒜长期连作后,大蒜鳞茎产量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p H值上升,土壤养分失衡;连作20 a大蒜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达到最低水平,而连作30 a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回升,但微生物结构并没有显著改变。

关键词: 大蒜 连作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土壤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太阳能光伏发电与香菇棚联建共产模式的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中国食用菌 2016

摘要:总结光伏太阳能与香菇联建大棚的设计特点,分析该模式的建设成本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采用该生产模式能够显著降低香菇棚内温度,提高环境湿度,改善香菇品质,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 太阳能光伏 地栽香菇 联建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