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密度对玉米‘郑单2098’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6
摘要:为研究密度对玉米‘郑单2098’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探讨不同肥力水平下‘郑单2098’的最佳栽培密度。以‘郑单2098’为材料,在河南省西华和长葛两地研究了不同地力、不同密度对‘郑单2098’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增加,产量先增后减,株高、穗位高、空秆率、秃尖增加,穗长、穗粗、行粒数、双穗率、穗粒重、百粒重减少,出籽率相对稳定;‘郑单2098’在中肥力水平下,随着密度的增加影响产量主要因素是穗行数和秃尖,而在高肥力水平下,随着密度的增加影响产量主要因素是穗粒重和百粒重。‘郑单2098’在中肥力水平下,适宜种植密度为5.25万株/hm2左右;在高肥力水平下适宜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左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品质实验室比对结果分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16
摘要:目的检验实验室间测量准确度,探讨评定小规模实验室检测能力的分析方法。方法选择国内4家有资质的实验室,对强筋、中筋和弱筋3类不同品质类型样品8个面粉品质参数进行重复测定。结果不同实验室品质参数存在准确度差异,实验室C中筋样品蛋白质含量和弱筋样品吸水量、实验室D强筋样品吸水量和中筋样品形成时间的重复性标准差为离群值,达到柯克伦检验1%显著水平;实验室B弱筋样品拉伸面积、实验室C中筋样品蛋白质含量测定值为离群值,达到格拉布斯检验1%显著水平。初始能力评价结果表明,实验室B和实验室C出现系统性偏离,其中实验室B在弱筋样品拉伸面积,实验室C在中筋样品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不满意"。结论小规模试验检测能力评定,应结合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判定离群值,初始能力评价采用经典法更为合适,稳健统计法和分割样品设计可作为实验室能力评价参考。
外引烟草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特征分析
《种子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研究外引烟草种质资源农艺性状,为烟草种质资源的创新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主要性状差异表现在株高、茎围、叶数、叶长、叶宽等性状,其变幅分别为73~138.6cm、7.5~11.4cm、2.4~5.4cm、14~26.0片、39.8~64.2cm、17~36.8cm,变异系数分别为13.6%、9.4%、22.3%、12.3%、9.1%、12.9%。这部分外引的烟草种质资源在主要农艺性状方面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大部分资源的主要性状可供育种工作者选择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表面活性剂辅助的甲硫氨酸和色氨酸叶面喷施对芥蓝生长及菜薹芥子油苷组分和含量的影响
《中国园艺文摘 》 2016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脂肪族芥子油苷和吲哚族芥子油苷的合成前体甲硫氨酸和色氨酸单独及配合表面活性剂叶面喷施对芥蓝(Brassica alboglabra L.)生长及菜薹中芥子油苷组分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对芥蓝生长指标及芥子油苷组分无显著影响,在芥蓝菜薹中均检测到7种脂肪族芥子油苷和4种吲哚族芥子油苷。与喷施清水对照相比,甲硫氨酸、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波真空干燥辅助不同方法提取红油香椿嫩芽挥发性成分的分析比较
《食品工业科技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分析不同方法提取香椿挥发性成分的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超临界二氧化碳法(SFE-CO2)、超声波辅助乙醚法(UWE)提取真空微波干燥处理后的香椿挥发性风味物质,并利用GC-MS对提取的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及鉴定。结果表明,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共检测出71种风味物质,主要为烯类、酮类与醇类;超临界二氧化碳法检测出56种风味物质,主要为烯类、醛类与醇类;超声波辅助乙醚法可检测出68种风味物质,主要为烯类。HS-SPME法检测的醛类、含硫类、酮类、醇类、酯类、烃类等相对含量最高,UWE法检测的烯类相对含量最高。HS-SPME法还检测出其它两种方法未检测到的含硫类物质——二丙烯基硫醚和叔十六硫醇,这些物质与其它化合物共同赋予了香椿独特的风味。三种方法在提取香椿挥发性化合物种类、组分、相对含量存在差异,HS-SPME法能最大程度的提取香椿挥发性成分,较真实、全面的反映香椿香气特征。
关键词: 香椿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超临界CO2 超声波辅助乙醚 提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板栗品种营养成分及风味物质分析
《食品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6种板栗的基础营养成分、风味物质进行测定,并对质地进行分析。6种板栗的营养成分呈现品种和地区差异性,河南大板栗的淀粉、总酸含量较高,而在蛋白质、脂肪、还原糖、VC含量方面河北品种含量较高,各品种的脂肪与还原糖、V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VC与蛋白、还原糖呈显著正相关,淀粉与VC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各品种板栗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较高的为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第1、第2限制氨基酸为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大板红总氨基酸含量最高达32.72 g/kg。检测出46种香气成分,香气物质种类最高的为大板栗(25种),其次为早丰和遵玉(均17种),大板红、塔丰及红油栗(16种),相对含量高的成分均为醛类达50%以上。板栗各质地参数间的相关性表明,硬度与咀嚼性、胶黏性呈显著正相关,内聚性与胶黏性、咀嚼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弹性与胶黏性、咀嚼性呈一定的负相关,大板红及大板栗在果仁的硬度、弹性、胶黏性、咀嚼性大于其他几个品种。综合分析认为大板红品质比较优良,由于各地气候条件也有差异,应根据不同地理条件、产品用途等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种植及产品加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糖纳米脱氯剂对烤烟氯素吸收积累及产质量的影响
《中国烟草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多糖纳米脱氯剂对烤烟氯素吸收积累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脱氯剂处理促进了烟株生长发育、增加烟株的干物质积累量,但10‰脱氯剂处理反而抑制了烟株生长发育,不利于烟株干物质积累。施用脱氯剂均未降低根和茎中的氯含量和积累量,却显著降低了中部叶和下部叶氯含量及积累量。从烟株的氯分布来看,脱氯剂施用显著增加了根和茎中氯的分布,却降低了叶中氯的分布。各处理植烟土壤各土层氯含量均表现为不施脱氯剂<5‰脱氯剂<10‰脱氯剂处理,表明脱氯剂处理抑制了烟叶对氯的吸收,使大部分氯残留在土壤中。从烤烟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评吸及吸氯效果等方面综合考虑,在烤烟生产上利用5‰多糖纳米脱氯剂的处理效果较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