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336条记录
利用甜高粱秸秆汁发酵生产丁醇、丙酮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试验以甜高粱秸秆汁作为生产丙酮、丁醇的发酵原料,从5种丙酮-丁醇菌中选出能够利用甜高粱秸秆汁且丁醇产量高的Bacillus acetobutylicum Bd3菌作为试验菌株,并对该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到的优化条件为:糖度为10oBrix的甜高粱秸秆汁,玉米浆含量5 g/L,接种量6%(v/v),(NH4)2SO4 5 g/L,KH2PO4 0.4 g/L,CaCO3 6 g/L,温度32℃,pH6.8,丁醇产量达到10.29 g/L。

关键词: 发酵 丙酮 丁醇 甜高粱秸秆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菜胞质雄性不育系叶绿体DNA的SSR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烟草的36对叶绿体SSR引物中筛选出10对引物对白菜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叶绿体基因组进行了SSR分析,发现两系间扩增片段的多态性较小,获得了1条只在不育系稳定出现的微卫星序列。此结果显示,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叶绿体基因组间确实存在差异,此差异也许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

关键词: 白菜 胞质雄性不育 叶绿体 微卫星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10份黑麦种质资源的12项数量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黑麦表现出了丰富的多样性,变异系数在2.10%~26.38%之间;部分农艺性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为0.897;通过聚类分析,所有黑麦种质被分为高产型和低产型两大类,其中,高产型又分为强分蘖型、短叶小穗型和中间型,每个类型都可以从不同目的性状进行筛选和利用。

关键词: 黑麦 农艺性状 遗传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飞蓬对油菜产量性状的影响及其经济阈值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添加系列试验和模型拟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小飞蓬密度下油菜产量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油菜在小飞蓬的竞争干扰下,单株角果数、籽粒数及产量均随其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而千粒重没有显著变化。对数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小飞蓬与油菜角果数(y=-72.543lnx+624.954,P<0.001)、籽粒数(y=-0.935lnx+26.682,P<0.001)、产量(y=-311.994lnx+3167.996,P<0.001)以及产量损失(y=10.838lnx-10.046,P<0.001)间的关系。油菜田进行人工除草时,小飞蓬的经济危害允许水平为7.99%,经济阈值为5.28株/m2。

关键词: 小飞蓬 油菜 经济阈值

波尔山羊与麻城黑山羊杂交F1代品质性状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改良麻城黑山羊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以波尔山羊为父本、麻城黑山羊为母本进行杂交,研究波麻杂种后代的生长发育性能、繁殖性能、肥育性能和屠宰性能。[结果]波麻杂交一代(F1)的体型趋向父本,合群性更好,有利于放牧管理。6月龄、12月龄的波麻F1代的体重、胸围与母本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体高、体长与母本存在显著差异(P<0.05)。波麻F1代的产活羔率高于麻城黑山羊。3月龄的波麻F1代在90 d的育肥期内,日增重达93.78 g,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波麻F1代的产肉性能明显优于麻城黑山羊。[结论]波麻F1代的生长发育性能、繁殖性能、肥育性能和屠宰性能均优于麻城黑山羊,表现出良好的杂交优势和适应性。

关键词: 麻城黑山羊 波麻杂交一代 杂交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食品安全现状分析及建议

湖北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几年湖北省食品质量安全性也和全国一样在逐年提高。2007年,湖北省17个市、州、直管市和林区蔬菜农残抽检合格率为96.3%;2007年第1季度,武汉、宜昌、鄂州等市的粮油抽检合格率为94.9%;2007年第3季度,湖北省糕点、饮料、酒等11类食品抽检合格率为88.7%,蛋、肉及肉制品、乳制品、食用油、调味品等10类产品抽检合格率为99.6%;其他类食品的质量水平也在逐步提高。

关键词: 湖北省 食品安全 监测 合格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FBS和不同培养液对牛孤雌胚体外发育的影响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培养液中血清的添加时间和添加浓度及不同培养体系对牛孤雌胚胎体外发育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牛成熟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后的第3天添加10%的FBS对孤雌胚的体外发育效果良好。4种培养体系在孤雌激活后的第3天添加10%的FBS,平均囊胚率分别可达46.25%(SOFaa)、43.58%(CRlaa)、40.25%(KSOMaa)、17.98%(TCM199);TCM199组的囊胚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SOFaa优于CRlaa和KSOMaa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

关键词: 孤雌胚胎 FBS SOFaa CRlaa KSOMaa TCM199 体外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油菜田杂草种类组成及群落特征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倒置"W"取样法对湖北省油菜田的杂草组成及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湖北省油菜田杂草有135种(含变种),隶属于26科、74属,其中优势杂草有看麦娘、波斯婆婆纳、棒头草、牛繁缕、菵草、猪殃殃、早熟禾、日本看麦娘等8种,区域性优势杂草有13种,常见杂草有26种,一般杂草有88种。发生优势度较大的杂草为波斯婆婆纳、看麦娘、棒头草、牛繁缕、菵草、猪殃殃和野燕麦等,是构成各地区田间杂草群落的优势种。水旱轮作油菜田主要形成看麦娘+菵草+棒头草+牛繁缕为主的杂草群落,旱旱连作田形成波斯婆婆纳+野燕麦+猪殃殃+通泉草为主的杂草群落。江汉平原地区油菜田杂草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较其它地区高,而优势度及均匀度指数较低。从群落相似性来看,武鄂黄地区与水旱轮作田杂草群落结构最为相似。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及土壤环境条件的不同,可能是导致油菜田杂草发生及群落组成产生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 油菜 杂草群落 物种组成 优势度 相似性

梨瘿蚊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及序贯抽样技术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对梨园梨瘿蚊幼虫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应用聚集度指标I、wao方程和Taylor幂法则模型测定方法分析了梨瘿蚊幼虫在梨树上的空间分布格局,并研究了梨瘿蚊幼虫在梨树上的序贯抽样技术。结果表明:梨瘿蚊幼虫在梨树内空间分布属聚集分布,个体间相互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平均拥挤度m*与平均密度m的回归方程为m*=1.953 68+1.432 29m(R=0.697 8**),相关性极显著。以Iwao的序贯抽样为基础,结合Kuno的序贯抽样提出复序贯抽样技术,防治指标上限T0'(n)=3n+1.96 12.75n,下限T0"(n)=3n-1.96 12.75n,截止线T(n)=1.953 68+1d02-0.432 29/n(t=1.96,d=0.2),最大样本数为n=46。

关键词: 梨瘿蚊 空间分布 序贯抽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杂交中稻培两优3076高产制种技术

湖北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培两优3076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自育大穗型优质恢复系3076(9311/T63)与广亲和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籼稻新组合。介绍了亲本的主要特征特性,总结了培两优3076在江苏盐城及其周边地区的高产制种技术。

关键词: 两系杂交中籼稻 培两优3076 制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