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湖北地方小麦品种大头黄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的分子克隆
《湖北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PCR方法从湖北地方小麦品种大头黄(ZM11217)中克隆得到1个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LMW-GS)基因LMW-ZM11217。该基因具有LMW-GS基因的典型结构特征,编码区长度为870bp,编码288个氨基酸。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比较结果表明,LMW-ZM11217与Glu-A3和Glu-D3位点控制的基因具有较高的相似性(最高相似性分别为82%和83%),而与Glu-B3位点控制的基因具有较低的相似性(最高相似性为74%)。
关键词: 小麦地方品种 大头黄(ZM11217) 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基因克隆


湖北白鹅选育报告——组织器官生长发育测定
《湖北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2~16周龄的湖北白鹅进行屠宰测定,观测了免疫器官、消化器官的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湖北白鹅父系、母系鹅的活重、屠体重、全净膛重分别在2~4周龄、4~8周龄表现出明显生长优势,16周龄的屠宰率为86.23%~94.43%,全净膛率为70.22%~77.33%;鹅的免疫器官在8周龄开始退化;食道、肝脏的增长优势出现在4~8周龄,肌腺胃、小肠、盲肠、直肠的增长优势出现在2~4周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鹅的活重与屠体重、全净膛重、肌腺胃重、小肠长、肝脏重以及屠体重与全净膛重、肌腺胃重、肝脏重有着极显著的相关(P<0.01)。


玉米豆粕混合水活性等温吸附曲线研究
《饲料工业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研究了玉米、豆粕混合后水活性等温吸附曲线。结果表明:Henderson模型拟合玉米、豆粕9:1、6:4混合水活性等温吸附曲线效果最好,Chungpfost模型拟合玉米、豆粕8:2、7:3、5:5混合水活性等温吸附曲线效果最好,并由最佳拟合模型计算出不同玉米、豆粕按不同比例混合后的绝对安全水分和相对安全水分含量,其数值分别为10.596%和12.507%、10.251%和12.337%、10.342%和12.736%、10.323%和12.446%、10.558%和12.689%。


魔芋愈伤液体培养与植株再生的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魔芋颗粒状愈伤组织为试材,进行了液体培养及植株再生诱导的探讨。结果表明,MS+BA 1.0 mg/L+2,4-D 0.2 mg/L+蔗糖30 g/L+琼脂6.0 g/L培养基适合从芽鞘诱导颗粒状愈伤组织。获得的愈伤组织切割成0.3cm左右在MS+BA 0.05 mg/L+NAA 0.1 mg/L+蔗糖30 g/L+PVP 1.0 g/L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建立液体培养体系。液体培养材料的生长曲线呈上升的半抛物线型,从第6天到第12天期间增重占整个培养周期增重的80%以上,随着液体培养材料的生长,培养液pH值上升。将液体培养12 d的材料转到1/2MS+BA 0.6 mg/L+NAA 0.1 mg/L+葡萄糖30 g/L+维生素C100 mg/L+琼脂6.0 g/L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的分化培养;然后将长到出叶期的大芽切割转入到1/2MS+NAA 0.1 mg/L+蔗糖30 g/L+琼脂6.0 g/L生根培养基诱导生根,形成再生植株。


砂梨病虫害发生源头防控技术试验示范
《湖北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砂梨病虫害的发生源头抓起,采取"翻、刮、诱、清、套"等综合措施,控制效果明显。试验结果表明,梨实蜂、梨虎、梨瘿蚊对花果、果、枝梢的危害率分别降低25.2%、9.4%和7.8%,梨蚜、梨网蝽、梨木虱百叶虫口分别减少12.3头、9.9头和7.6头,梨轮纹病果率和梨黑斑病病叶率分别降低7.8%和0.9%,吸果夜蛾防效达88.0%;示范结果表明,梨树叶片被害率和果实被害率分别减少6.8%~10.4%和3.1%~8.6%,年喷农药次数减少3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