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927条记录
种衣剂对紫苏发芽率及产量品质性状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摘要:探明种衣剂对紫苏种植的影响,为紫苏规模化及标准化种植技术提供指导。本研究采用2类低毒性的种衣剂对紫苏种子进行处理。通过发芽率试验,筛选艾科顿作为紫苏较适宜的种衣剂。采用每千克种子添加16 m L剂量进行紫苏生长势、大田产量、品质及抗性测定。结果显示,该浓度艾科顿种衣处理下可明显提高种苗活力,增加紫苏幼苗生长速度。2个品系经艾科顿种衣剂处理,大田成苗率分别提高了7.72及31.31个百分点。每公顷产量提高499.45、167.2 kg。经该种衣剂处理,紫苏的产量构成因素及生物量均有提高,对锈病、白粉病及根腐病抗性也有显著提升,但对品质没有显著影响。研究表明,每千克种子添加16 m L艾科顿种衣剂可有效促进紫苏幼苗生长,提高作物产量。该种衣剂可应用于紫苏生产种植中。

关键词: 种衣剂 紫苏 发芽率 产量 品质 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连续种植不同绿肥作物的土壤团聚体空间分布及稳定性特征

热带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连续种植绿肥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以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肥田萝卜(Raphanus sativus L.)、蓝花苕子(Vicia cracca L.)、毛叶苕子(Vicia villosa Roth)、光叶苕子(Vicia villosa var.)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连续种植不同绿肥作物下的土壤团聚体组成、空间分布及稳定性特征。结果表明:连续种植绿肥能够提高0~40cm土层不同粒径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不同绿肥作物显著提高的土壤团聚体在粒径大小及空间分布上不相同。并且连续种植绿肥有利于土壤水稳性大聚体(>0.25 mm)的形成,>5 mm粒级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增加对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积累的影响较为突出,其中肥田萝卜的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最高。另外,连续种植绿肥还显著降低了0~20 cm土层的土壤团聚体破坏率(9.24%~38.19%),土壤团聚体破坏率表现为毛叶苕子<肥田萝卜<蓝花苕子<箭筈豌豆<光叶苕子,而对土壤平均重量直径的影响表现不同,肥田萝卜、毛叶苕子有利于0~20 cm土壤平均重量直径的提升,蓝花苕子、肥田萝卜对20~40 cm土壤的平均重量直径有显著的提高,肥田萝卜对土壤平均重量直径的促进作用在空间上更深,而光叶苕子降低了土壤平均重量直径。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 绿肥 组成 分布 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卷曲形茶机械做形的工艺优化

贵州农业科学 2018

摘要:为提高卷曲形茶机械的做形技术,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卷曲形茶机械做形过程中揉捻机加压力度、揉捻次数及时间等因素,探索卷曲形茶的最佳做形工艺。结果表明:揉捻压力为揉捻机加压力度的1/5,次数2次,时间5min即是卷曲形茶机械做形的最佳工艺条件。干茶感观审评综合得分94.06分,碎茶率为0.57%。

关键词: 卷曲形茶 机械做形 茶叶加工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配合饲料添加赖氨酸对菲牛蛭生长及水蛭素活性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2018

摘要:探明赖氨酸对菲牛蛭生长及水蛭素活性的影响,为规模化养殖菲牛蛭提供技术参考,在配合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赖氨酸对菲牛蛭进行为期37d的饲养,测定和统计菲牛蛭的生长情况及水蛭素活性。结果表明:配合饲料中添加0.7~2.1g/kg赖氨酸后菲牛蛭的特定生长率为0.77~0.82,增重率为29.76%~32.12%,水蛭素活性为280.52~285.52U/g,均显著高于不添加赖氨酸处理,其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均显著低于血液处理,水蛭素活性与血液处理无显著性差异,且略高于血液处理。添加赖氨酸浓度为1.4g/kg时,菲牛蛭的特定生长率、增重率和水蛭素活性最高,分别为0.82、32.12%和(285.52±5.68)U/g。

关键词: 配合饲料 赖氨酸 菲牛蛭 生长 水蛭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面法优化“金花”菌培养基配方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8

摘要: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冠突曲霉液体培养基进行优化,以子囊孢子浓度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含水量、氯化钠浓度、接种量分别是10 ml、5%、240μl。使用Design expert 8中的Box-Behnken design(BBD)进行试验设计,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出液体培养基最佳配方是在10 g麸皮的基础上,添加Na Cl 6.13%(0.613 g),9.79 m L无菌水,接种246.48μl浓度为108个/ml"金花"菌孢子悬液,28℃条件下,培养7 d,发酵物浸泡过滤处理得孢子含量达3.51×10~7个/m L。优化后仅用简单、经济的麸皮培养基就能快速培养得到高浓度的金花菌孢子,这些孢子按需求洗脱稀释后即可用于人工接种,这促进了金花菌人工接种发花的普及,同时为培养基的优化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茯砖茶 金花菌 冠突曲霉 响应面法 发酵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区网箱养殖区的水质监测与评价

贵州农业科学 2018

摘要:为三板溪库区南加镇水域网箱养殖区的绿色生态渔业提供依据,于2018年1-6月对该水域网箱养殖区的水温(T)、溶解氧(DO)、pH、氨氮(TAN)、总氮(TN)、总磷(TP)、叶绿素a(Chl.a)、化学需氧量(COD)、高锰酸盐指数(CODMn)、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和氟化物(Fluoride)等水质因子进行了监测,选取DO、pH、TAN、TN、TP、COD、CODMn、BOD5及氟化物等9个水质指标及Ⅲ类水水质指标标准值,利用CCME水质指数法(CCME WQI)对其水体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监测期间研究区域水体的叶绿素a含量为2.65~30.52μg/L,随时间进程呈逐渐上升趋势;表层水温总体随气温变化而变化,为6.0~17.8℃;表层水DO含量较高,为8.54~11.02mg/L;pH 7.68~8.30,总体变化不大,均在Ⅲ类水水质标准(6~9)内波动;TP含量均保持较低水平,符合Ⅲ类水水质的标准(≤0.2mg/L)要求;TN含量平均为2.29mg/L,高于Ⅲ类水水质标准要求(≤1mg/L);而氨氮含量均较低,其变化规律不明显;高锰酸盐指数、COD和BOD5的含量均较低。经CCME水质指数法对其水质评价表明,该区域水质评价得分为88.40分,处于良好状态。

关键词: CCME水质指数 网箱养殖 水体质量 水质评价比较结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观赏草新品种剑江沿阶草栽培技术规程

现代农业科技 2018

摘要:为了提高观赏草的应用效果和观赏价值,针对剑江沿阶草的特征特性,对其规范化栽培的栽培条件、栽培前准备、种植、养护及更新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和规定。

关键词: 剑江沿阶草 观赏草 新品种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乌蒙凤鸡生长激素基因多态性及生物信息分析

中国畜牧兽医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对乌蒙凤鸡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基因多态性进行研究,并开展生物信息学分析。以乌蒙凤鸡为研究对象,构建DNA池,PCR扩增GH基因所有外显子和部分内含子,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GH基因多态性,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GH蛋白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及基本性质(理化性质、疏水性、信号肽、跨膜区、卷曲螺旋区及保守结构域)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乌蒙凤鸡GH基因存在8个SNPs,分别是T1453C、A1489G、A1512G、G2152A、G3206A、G3347A、C3452A和C3453G,其中G2152A、C3452A和C3453G只发生在无凤头乌蒙凤鸡中;C3452A、C3453G位于非编码区,T1453C、A1489G、A1512G、G2152A和G3206A位于内含子上,G3347A位于外显子5。突变后GH基因mRNA结构发生变化,自由能提高,稳定性降低。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GH蛋白为分泌蛋白,含有信号肽序列,有1个典型的卷曲螺旋结构和疏水区,保守结构域在10~214位氨基酸之间,为非跨膜蛋白,且不稳定。结果表明,乌蒙凤鸡GH基因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可为乌蒙凤鸡的保种选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乌蒙凤鸡 凤头 GH基因 多态性 生物信息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水足迹的贵州省平塘县农业用水与经济脱钩分析

水土保持通报 2018 CSCD

摘要:[目的]从水足迹视角剖析平塘县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水资源利用耦合作用机理,为喀斯特峰丛洼地生态治理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CROPWAT 8.0软件,测算平塘县2002—2015年农业水足迹,运用脱钩理论,分析平塘县2001—2015年农业发展与农业水资源利用脱钩态势。[结果](1)2002—2015年平塘县水足迹与生产总值整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其增长率波动性较大;(2)从Tapio脱钩弹性指数来看,现阶段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水资源消耗关系尚不稳定,农业水资源不可持续性利用状态仍存在;(3)2007年为脱钩关系较为理想年份,其次是2008年,协调状况最差是2006,2002—2015年脱钩态势系整体上,呈倒U形变化趋势;(4)从面积来看,研究时段弱脱钩面积比重范围为0%~97.9%(2010年最大,2013年其次,2007和2011年最小),强脱钩面积比重范围为0%~100%(2007年最大,2008年其次,2010年最小),衰退脱钩面积比重范围为0%~49.7%(2011年为49.7%,其他年份为0)。[结论]总体上,平塘县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水资源利用协调状况不佳。

关键词: 脱钩分析 农业水足迹 经济农业经济增长 协调发展 喀斯特峰丛洼地 平塘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黄壤“烟—蒜—稻—菜—烟”轮作制适宜氮钾运筹方式研究

南方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利用多年大田轮作试验探究黔北黄壤烟区烟—非烟作物轮作的氮钾施用配比效应,为提高黔北烟区种植效益和减少烟地养分积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5—2017年在贵州省绥阳县开展烤烟—非烤烟作物大田轮作试验,在一个"烟—蒜—稻—菜—烟"轮作周期内控制氮磷钾总量一致,设4个氮钾配施处理,即T1(大季低氮中钾、小季高氮中钾)、T2(大季高氮中钾、小季低氮中钾)、T3(大季中氮高钾、小季中氮低钾)和T4(大季中氮低钾、小季中氮高钾)处理,分析不同氮钾配比对作物产量、产值、烟叶化学成分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以T3处理5季作物的总产值最高,达138023元/ha,较其他处理高5.0%~7.6%;与第一季烤烟相比,轮作后不同处理下烤烟的还原糖、总糖和全钾含量增加,烟碱、全氮和蛋白质含量降低,总体化学成分含量合理,内在比例协调;轮作后土壤p H、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第一季烤烟种植后均呈升高趋势,其中T3处理土壤养分残留量较少,养分利用率较高。【结论】贵州黄壤烟区推行"烟—蒜—稻—菜—烟"轮作时,烤烟、水稻采用中氮高钾,蒜、菜采用中氮低钾的周年养分运筹模式,可获得较高的产值、较好的烟叶化学品质和较低的土壤速效氮磷钾残留。

关键词: 黄壤 烤烟—非烟作物轮作 氮钾运筹 效应 贵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