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348条记录
浙东白鹅催乳素基因的扩增及其序列分析

浙江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PCR技术扩增得到了浙东白鹅的催乳素基因全序列,通过Dnaman软件分析,浙东白鹅催乳素基因序列与鸡、火鸡、牛、绵羊和斑马鱼等催乳素基因具有同源性,表明该基因在进化上是一个比较保守的基因;分析浙东白鹅催乳素基因的表达调控位点,可预测其氨基酸序列及其二级结构。

关键词: 浙东白鹅 催乳素基因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胁迫对两种茄子的生长和离子吸收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盐胁迫对引茄和杭茄2品种茄子的干重、离子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杭茄在含盐量大于1.5g/kg的处理中,长势明显减弱;引茄在含盐量1.0~2.5 g/kg的各个处理中,长势受阻不明显。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加剧,两种茄子植株地上部分干物质中的Na+离子含量显著增加,K+,Ca2+离子含量都显著减少。在同样盐胁迫程度下,引茄中的K+,Ca2+含量及K+/Na+和Ca2+/Na+的值均高于杭茄。引茄抗盐性比杭茄强。

关键词: 茄子 盐胁迫 离子吸收 叶片电导率 海涂土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覆土对双孢蘑菇菌丝产量的影响

园艺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栽培中,以传统蘑菇砻糠田泥覆土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泥炭比例覆土配方的理化性状、细菌生长量、双孢蘑菇菌丝生物量及其产量。理化性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泥炭比例覆土的空隙度、持水率,以及在-2.16~-17.28kPa水柱牵力下的水分释出量,都随着覆土中泥炭含量的增大而增大。磷脂脂肪酸(PLFA)分析结果表明,100%、50%和30%泥炭覆土中的菌丝生物量均显著高于传统砻糠田泥覆土(P<0.05),并随着泥炭比例的增大而增高;覆土中的菌丝生物量均于第2潮菇原基形成期达最大值。覆土中的细菌数量随着双孢蘑菇菌丝的生长而增多,不同覆土的细菌数量与其中的蘑菇菌丝生物量正相关,覆土中的细菌与蘑菇菌丝存在营养共生关系。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蘑菇子实体形成量与覆土中的菌丝生物量密切正相关,与覆土持水率(含水量)正相关;覆土层蘑菇菌丝生物量和持水率是蘑菇覆土基质优化的重要技术指标。

关键词: 双孢蘑菇 覆土 理化性状 磷脂脂肪酸 菌丝生物量 细菌数量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素形态、用量及施用时期对小青菜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素形态、用量及施用时期对小青菜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氮量施肥下,产量最高的是硝酸钙,尿素+微量元素处理;尿素,有机无机复混肥和碳酸氢铵处理间无显著差异,DMPP处理产量最低;追施微量元素能提高小青菜的产量。硝酸盐含量随着收获时期的延后而降低,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则略有升高,但未达到显著水平;收获期取样时,不同氮肥对硝酸盐的积累是:硝酸钙>DMPP>尿素>有机无机复混肥>尿素+微量元素>碳酸氢铵。配施微量元素及氮磷钾的协同吸收均能降低硝酸盐含量。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指标,以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效果较好。小青菜产量和Vc含量随着施氮量的提高而提高,但硝酸盐含量也随之提高;小青菜产量和Vc含量随着施氮时期的延后而降低,硝酸盐含量高峰出现在追肥后20d左右。

关键词: 氮素形态 施氮时期 小青菜 硝酸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SLG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作物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不同甘蓝型油菜中SLG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探索了甘蓝型油菜中是否存在与芸薹属二倍体中相同或相似的S-locus基因。对10个甘蓝型油菜品种和品系中SLG基因的PCR扩增和序列比较分析发现,这些甘蓝型油菜中都存在第2类的SLG基因,而且,同二倍体芸薹属物种一样,第2类SLG基因之间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只有5个甘蓝型油菜品种和品系中存在第一类SLG基因,而且这些基因序列之间表现出高度的保守性,即同源性在96%以上,明显高于不同等位基因之间的同源性。这些甘蓝型油菜中的class I SLG基因可能源于同一个自交不亲和单体。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自交不亲和 SLG基因 同源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NB/04株全基因组分子特征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是一种单股正链的RNA病毒。根据PRRSV的致病特征和基因组结构特点,可将PRRSV可划分为2种基因型(北美洲型和欧洲型)。两型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其核酸序列同源性约60%,即使在同一基因型不同毒株间也存在序列差异及抗原性差异(Wuetal.,2001;Meng,2000)。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NB/04 基因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兔出血症病毒浙江分离株核衣壳蛋白基因的克隆及遗传变异分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兔出血症病毒的遗传变异情况,为兔病毒性出血症的防治提供理论资料。【方法】对1989~2006年7株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HDV)浙江分离株的核衣壳蛋白基因(VP60)进行了克隆与测序,同时利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将其与国内外RHDV的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比对和分析,并绘制了系统发生树。【结果】此7株RHDV的VP60基因均由1 740个核苷酸组成,编码580个氨基酸,其与参考序列之间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4.0%~99.8%;系统发生树分析显示,所选的RHDV分离株可分为2个基因群,每个基因群又可分为两个亚群,其中中国分离株主要位于C亚群,与欧洲分离株的遗传距离较近,基因群之间的遗传距离有逐渐加大的趋势。【结论】RHDV在长期流行与演化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遗传变异趋势。

关键词: 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 衣壳蛋白基因 系统发生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蕙兰种子无菌萌发及植株再生

浙江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中国传统国兰之一的蕙兰‘大一品’种子为外植体进行无菌萌发,然后对形成的根状茎进行诱导、增殖和成苗。结果表明:种子离体培养在附加NAA 0.5 mg.L-1的改良MS培养基上,3个月后开始萌发形成原球茎;低无机盐浓度的培养基适合蕙兰种子萌发。将原球茎转移到附加NAA 2.0 mg.L-1的培养基上后,原球茎逐渐转变为根状茎形式进行增殖。50 ml.L-1椰子汁可大大促进根状茎的诱导和增殖。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0.5~2.0 mg.L-1BA和1 g.L-1活性炭,60 d后根状茎可形成芽苗。

关键词: 蕙兰 种子 无菌萌发 根状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铅对茄果类蔬菜生长特性及其细胞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温室内利用盆栽试验方法,通过栽种番茄、茄子、辣椒等3种茄果类蔬菜于添加了不同Pb浓度处理的供试土壤中,对3种蔬菜的生长特性、Pb富集规律和组织细胞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茄果类蔬菜果实中的Pb含量与土壤中的Pb含量呈显著相关性,番茄、茄子、辣椒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4、0.960、0.991,土壤Pb浓度还明显影响茄果类蔬菜的产量。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番茄和茄子的畸形叶片和萼片组织细胞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虽然果实中的Pb含量没有超标,但是叶片和萼片的组织细胞已经发生了质壁分离,叶绿体膜断裂或消失,线粒体肿胀、内嵴减少或消失,细胞壁变薄等现象。

关键词: 茄果类蔬菜 超微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亚硝酰化:重要的植物蛋白修饰方式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蛋白的S-亚硝酰化修饰是蛋白半胱氨酸巯基与一氧化氮(NO)分子的共价结合。S-亚硝酰化修饰作用是基于氧化还原势的信号机制,是一种重要的翻译后修饰方式。S-亚硝酰化蛋白(SNO)的形成能够稳定NO相关的信号,并与这种信号的多样化有关;另一方面,该作用又受到NO生物合成的调控。蛋白的S-亚硝酰化作用具有严格的特异性,受到蛋白的一级结构、高级结构以及一些生理因素的影响。SNOSID(SNO site identification)方法的建立可用以高效地鉴定亚硝酰化位点。近年来,对植物蛋白S-亚硝酰化修饰作用的研究越来越深入,S-亚硝酰化作用在植物生物学尤其是在植物抗病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S-亚硝酰化 一氧化氮 拟南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