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口蹄疫与兽医公共卫生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2008 CSCD
摘要:口蹄疫(Foot-and-mouthDisease,FMD)是一种能感染多种家养或野生动物的烈性传染病,具有感染力强、发病率高、传播迅速、宿主谱广等特点。由于该病的发生能迅速导致动物的生产性能下降,而且造成多种畜产品不能利用,常给畜牧业经济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所以,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动物类传染病的第一位。该病在畜牧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也是FMD备受世人关注的最主要原因。然而,FMD对公共卫生安全的影响却很少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而人感染口蹄疫的情况又时有发生。因此,有必要重新认识口蹄疫,对于其在兽医公共卫生中的意义进行重新评估。
关键词: 兽医公共卫生 口蹄疫病毒 烈性传染病 FMDV 整联蛋白 畜牧业经济 病毒基因组 受体结合 结构蛋白编码区 致病性
不同光质对草莓果实成熟过程中色素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不同光质处理对草莓果实发育过程中色素类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花青苷的影响效果为蓝光>绿光>白光>黄光>红光,表明短波长的光要优于长波长的光,其中蓝光还有利于提高果实的光亮度。黄光处理不利于花青苷的积累,但有利于类黄酮及总酚的积累,表明不同光质可以调控不同次生代谢产物的分配。


米曲霉ZW-06在固态基质上产高活性中性蛋白酶发酵条件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性蛋白酶作为水产饲料用酶受到广泛的关注。为获得高产中性蛋白酶,研究了米曲霉ZW-06产中性蛋白酶的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在此研究基础上,采用Ln18(37)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米曲霉ZW-06菌株产中性蛋白酶的7个重要因素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ZW-06产中性蛋白酶的最适培养基组成为:在麸皮∶豆粕粉为8∶2的基础培养基中,添加0.5%Na2CO3;产酶最适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0℃,培养基含水率60%(W/W),装量26.7 g/L,接种量20%(V/W),静置培养48 h,将获得最高中性蛋白酶产量,酶活达23 738 U/g。研究结果为中性蛋白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技术参数。


基于GIS的农产品安全溯源体系
《农业工程学报 》 200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农产品安全是维系人们生命和健康的重要因素,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安全生产与溯源体系日益迫切。通过分析中国农产品安全生产的产地环境和加工流通环节的实际情况,应用GIS技术,结合产区地形地貌、农产品种植(养殖)等情况,对种植区域进行产地划分,采用以行政区划码和地块编码为主体的方式进行统一编码,给每个种植(养殖)地块一个唯一的身份编码,将其与农产品生产信息关联起来,实现产地信息的可视化表达。另外,结合农产品安全生产供应链,采用EAN/UCC条码技术,将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的信息联系在一起,实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全程跟踪与回溯。本研究提出的农产品安全溯源体系通过企业的应用,有效可靠的实现了农产品的安全生产与追溯。


杧果皮萃取物的生物活性及其化学成分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08 CSCD
摘要:对杧果皮乙醇提取的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抑菌性测定。离体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小麦纹枯和水稻纹枯等病原菌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硅胶柱层析及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正己烷∶乙酸乙酯∶无水甲醇为60∶40∶20(v∶v∶v)时对抑菌成分的分离效果最好;化学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对水稻纹枯病菌抑菌最强的(11~13)组段的化学成分主要为酚类、黄酮类和有机酸等物质,但具体是那一类物质起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分离纯化和鉴定。


褐飞虱在适应抗性水稻品种“IR26”过程中的氨基酸含量变化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研究了褐飞虱在适应抗性水稻品种"IR26"过程中体内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IR26"植株的叶鞘和伤流液中氨基酸总量分别比感虫水稻品种"TN1"植株的低3.78%和3.05%。除苯丙氨酸和赖氨酸外,褐飞虱在"IR26"上取食第2代时体内其他氨基酸含量均升高,从第3代开始下降。饲养在"TN1"上的褐飞虱转移到"IR26"上取食后,其蜜露中氨基酸除天冬氨酸、谷氨酸和胱氨酸外,其他游离氨基酸含量均上升。而在"IR26"上取食3代的褐飞虱转移到"TN1"上取食,其蜜露中的苏氨酸、缬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谷氨酸和甘氨酸含量下降,但氨基酸总量相差不大。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径向基网络的水稻胡麻斑病严重度估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2008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植被病害严重度的精确预测是采取植保措施的关键,同时对减少农药使用量也具有积极意义。该研究首先对叶片光谱反射数据进行重采样和求一阶、二阶微分,再用主成分分析PCA技术对上述变换光谱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对水稻胡麻叶斑病严重度进行预测。将全部的光谱数据和病害严重度分为两组,75%用于网络训练,25%用作网络性能测试。文中对预测结果准确性有重要影响的径向基函数扩展速率和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讨论,研究发现,一阶微分光谱经PCA压缩后,获得主分量光谱,输入RBN,病害严重度的预测均方根误差仅有7.73%。表明:主成分分析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PCA-RBFN)相结合,可以对水稻胡麻斑病严重度进行快速、精确的估算。
关键词: 病害严重度 水稻胡麻斑病 主成分分析 径向基函数 神经网络


恶臭假单胞菌株HZ-2产嗜铁素的发酵条件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恶臭假单胞菌株HZ-2产嗜铁素的发酵条件,采用摇瓶发酵法,通过CAS检测分析,对影响嗜铁素分泌的几种发酵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合嗜铁素分泌的最佳培养条件是:pH值为6.5,接种量为2%,发酵时间为48 h,装瓶量为50/150 mL,Fe3+浓度为0.1 mg/L,Al3+浓度为2.7 mg/L。


大果毛花猕猴桃新品种‘华特’
《园艺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华特’猕猴桃是从野生毛花猕猴桃中选育出的新品种,单果质量82~94g,是野生种的2~4倍,最大132.2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7%,可滴定酸含量1.24%,维生素C含量6.28mg·g-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