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346条记录
盐胁迫对水稻叶片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一个耐盐水稻品种和一个盐敏感水稻品种为材料,从孕穗初期开始进行NaCl胁迫(浓度分别为0、40、80、120mmol/L),研究盐胁迫下水稻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盐胁迫使两个水稻品种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表观叶肉导度(AMC)均显著下降,盐敏感品种各指标随盐浓度的增加下降更显著;耐盐品种的胞间CO2浓度(Ci)和气孔限制值(Ls)在各浓度盐胁迫下变化均未达到显著差异,盐敏感品种在低盐浓度(40mmol/L)胁迫下,Ci和Ls变化不显著,在高盐浓度(80mmol/L和120mmol/L)下,Ci显著下降,且Ls显著上升;盐胁迫下两个品种的Fv/Fo、Fv'/Fm'、ΦPSII、ETR、光化学猝灭(qP)下降,非光化学猝灭(qN)升高,盐敏感品种随盐浓度的增加各指标变化更显著。由本试验可知,盐胁迫下水稻品种光合速率的下降是由非气孔限制因素引起的,而盐敏感品种在高浓度盐胁迫下还增加了气孔限制因素。

关键词: 水稻 盐胁迫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光系统II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干旱区玉米不同叶位光合特征研究

吉林农业科学 2014 CSCD

摘要:以3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对5个密度进行了不同叶位光合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玉米植株上部叶位光合速率高于下部叶位光合速率,穗位叶上部光合速率差值高于下部光合速率差值。种植密度对各叶位光合速率有一定影响,各叶位光合速率以6万株/hm2为密度轴线。

关键词: 半干旱区 玉米 叶位 光合速率 光合有效辐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干旱区玉米不同种植密度下光合特性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摘要:[目的]为合理调整半干旱区玉米不同生育时期的田间管理手段,以提高高种植密度下玉米植株群体产量及群体光能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个玉米品种(郑单958、先玉335、农华101、吉单198)为试验材料,在吉林省半干旱区,针对种植密度(3.0万、4.5万、6.0万、7.5万、9.0万株/hm2)与灌浆期各光合因素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试验,对灌浆期各时间段主要限制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灌浆期内不同时间段,种植密度对蒸腾速率、CO2气孔导度、叶绿素、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不同。在抽雄期至吐丝后45 d,种植密度与叶片蒸腾速率、叶绿素含量、雌穗干重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LAI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在吉林省半干旱区,在一定种植密度范围内,增加种植密度,有利于调节各光合因素间的相互作用,促进光、温、气等资源的利用,有助于提高净光合速率和增加光合物质的合成。

关键词: 半干旱地区 种植密度 净光合速率 叶绿素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水稻主要害虫广谱性白僵菌菌株筛选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获得防治吉林省水稻主要害虫即水稻二化螟和稻水象甲的高毒力广谱性白僵菌菌株,通过生物测定进行初筛,分别获得靶标害虫(水稻二化螟、稻水象甲)专化性高毒力白僵菌菌株各4株,然后对该8株菌株的产孢量、孢子萌发速率、菌落生长速率3项生物学指标进行测定,并交叉应用靶标害虫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菌株XJ8各项生物学指标均较好,对水稻二化螟及稻水象甲的LT50值分别为4.94和6.51 d,均高于CK菌株。菌株XJ8为吉林省水稻主要害虫(水稻二化螟、稻水象甲)高毒力广谱性白僵菌菌株。

关键词: 水稻二化螟 稻水象甲 白僵菌 菌株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二代区亚洲玉米螟危害趋势研究

应用昆虫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吉林省二代区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Guenee)发生趋势,为亚洲玉米螟的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2—2013年采用田间调查的方法对吉林省二代区亚洲玉米螟的田间落卵量及为害趋势进行研究,同时分析田间落卵和为害情况的关系。【结果】亚洲玉米螟1代卵始见期在6月14日左右,高峰期在6月25日左右,末期在7月15日左右;2代卵始见期在7月25日左右,高峰期在8月15日左右,末期在9月1日左右。1代落卵量呈整体下降趋势,2代落卵量呈整体增加趋势,两代之间微弱相关(r=-0.058,P=0.857)。百株虫孔数呈整体下降趋势,虫量和被害株率在年度间呈不规则波动,整体发生趋势12年间未发生明显变化。通过对亚洲玉米螟卵量和玉米受害情况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亚洲玉米螟为害是两代共同作用的结果,1代落卵量对越冬虫量影响很小,秋季剖杆时玉米螟的越冬虫量主要由2代落卵量决定,但1代落卵量对秋季剖杆百株虫孔数和被害株率的贡献大于2代。【结论】1代玉米螟发生重,秋季收获时虫孔数较多;2代玉米螟发生重,秋季收获时虫量较大;玉米螟秋季剖杆百株虫孔数整体下降,但被害株率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说明2代玉米螟为害呈逐年加重趋势。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发生趋势 二代玉米螟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杀虫剂对大豆蚜的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的筛选研究

应用昆虫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不同药剂防治大豆蚜Aphis glycines的效果,筛选出适宜使用的生物农药,为生产上防治大豆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10种杀虫剂对大豆蚜的防治效果。【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各药剂经24 h处理的试虫校正死亡率在85.84%~100%之间。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除2.5%多杀霉素悬浮剂外,其它药剂均表现出对于大豆蚜的较好的防治效果。15%除虫菊素水乳剂、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3%阿维菌素水乳剂、0.5%苦参碱水乳剂这4种生物农药施用后的4 d防治效果均在95%以上。【结论】这4种生物农药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可用于大豆蚜的防治。

关键词: 大豆蚜 防治效果 化学农药 生物农药 室内毒力 田间药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酿酒型高粱杂交种吉杂138选育研究

园艺与种苗 2014

摘要:从介绍酿酒型高粱杂交种吉杂138亲本来源和选育经过出发,论述了其主要特征特性及产量试验结果,并阐述了其栽培技术要点及繁、制种技术要点.指出吉杂138是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以自选不育系吉2055A为母本,以自选恢复系吉R9048为父本,于2007年组配而成.2013年12月通过国家高粱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品种粗蛋白9.82%、粗淀粉73.42%、单宁1.07%、粗脂肪3.22%、支链淀粉含量79.4%,是优质的酿酒原料.该杂交种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抗倒伏,抗蚜虫,高抗高粱丝黑穗病.可在吉林省的松原、白城、长春地区,黑龙江省第Ⅰ积温带,内蒙古的赤峰、通辽及河套地区等地推广种植.

关键词: 高粱 杂交种 吉杂138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胀包酸奶有害酵母菌的分离鉴定

中国乳品工业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从吉林省收集到12份胀包酸奶样品中分离得到23株产气微生物。通过对分离菌株的表型、生理生化特征和26S rDNA序列进行分析,确定所有菌株都是酵母菌,其中东方伊萨酵母11株,马克思克鲁维酵母7株,阿萨希丝孢酵母3株,胶红酵母1株,季也蒙假丝酵母1株。本研究结果证实引起酸奶胀包的微生物菌群主要是酵母菌。

关键词: 酸奶 胀包 酵母菌 分离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重PCR结合全自动电泳系统检测食品转基因成分

食品工业科技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转基因食品中最常见的四种外源元件(CaMV35S启动子、NOS终止子、cry1Ab/cry1Ac基因、bar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特异性检测引物,扩增产物大小分别为101、180、301、430bp,通过引物浓度、退火温度的优化,特异性、灵敏度测试,并结合微流体芯片全自动电泳技术,建立了同时检测这4个参数的四重PCR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特异性地从复杂样品中检测出预期转基因成分,检测灵敏度达到0.1%。本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快速筛查。

关键词: 转基因生物 多重PCR 全自动电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新品种吉育303的选育

大豆科技 2014

摘要:吉育303是通过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高产、稳产,吉林省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605.4公斤/公顷,比对照白农10增产9.3%。2014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吉审豆2014010。

关键词: 大豆 新品种 吉育303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