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我国设施蔬菜生产效率研究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设施蔬菜以其良好的经济、社会收益在我国迅猛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途径之一。为把握全国设施蔬菜生产效率情况,了解不同地区设施蔬菜生产效率高低及原因,实现设施蔬菜生产资源配置的宏观调控,采用超效率DEA及Malmquist指数方法,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对我国设施蔬菜生产效率进行计算,结果如下:12011-2013年间共63个产出决策单元(DMU)中有23个为DEA有效,DEA无效率为63.49%,设施蔬菜生产中投入冗余问题严重;22011-2013年间我国设施蔬菜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了0.8%,技术效率提高是TFP增长的动力,技术进步对TFP增长起负作用。应加大设施蔬菜的科研与成果转化,做好农技推广工作,同时注重学习与交流,提高设施蔬菜生产效率。
关键词: 超效率DEA Malmquist指数 技术效率 技术进步 设施蔬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MCP对鲜切茄子的保鲜效果
《北方园艺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鲜切"茄杂10号"长茄为试材,采用1.0μL/L 1-MCP对其进行熏蒸处理,研究1-MCP对鲜切茄子贮藏期间各项生理指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0μL/L 1-MCP处理在常温下(15℃)能有效抑制鲜切茄子呼吸强度的上升,维持产品硬度、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产品失重率及褐变指数,延长鲜切茄子的保鲜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控温发酵生产高盐稀态酱油发酵、压榨和精制工艺探讨
《中国酿造 》 2015
摘要:通过对高盐稀态酱油控温发酵科学酿造生产工艺的研究,较详细阐述了高盐稀态酱油的发酵、压榨和精制各个制作生产阶段的工艺过程、控制要点、主要设备流程以及微生物变化过程。旨在为不同规模厂家选择适宜的发酵、压榨及精制工艺提供借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聚磷酸铵水溶肥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氮素吸收及利用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新型肥料聚磷酸铵水溶肥对设施番茄适宜的施用量,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聚磷酸铵水溶肥施氮量对秋冬季设施番茄产量、品质、氮素吸收与分配、土壤氮素平衡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产量与施氮量呈二次多项式关系,施氮量为137.8 kg/hm~2时产量最高;施氮量在0~116 kg/hm~2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单果重增加,当施氮量超过116 kg/hm~2时,单果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反而呈下降趋势。番茄品质的各个指标均表现出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得到适宜施氮量为116 kg/hm~2。各个不同施氮量处理之间番茄根和茎的氮吸收量差异不显著;番茄叶、果实和全株的氮吸收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呈二次多项式关系,经拟合,获得番茄果实和全株氮吸收量适宜的施氮量分别为71.39~84.39 kg/hm~2。氮肥利用率最高的施氮量为116 kg/hm~2,该处理的氮素表观损失为113.75 kg/hm~2。综合分析,该试验条件下,秋冬季设施番茄产量为41 t/hm~2时,聚磷酸铵水溶肥的适宜施氮量是116 kg/hm~2,其氮肥利用率为27.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HMC毒素处理诱导玉米幼苗根冠细胞凋亡的结果观察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HMC-toxin)分别诱导2对同核异质体玉米的幼苗根冠细胞(即:基因型为B37的玉米C型不育细胞质CB37和同核保持系NB37,基因型为Mo17的玉米C型不育细胞质CMo17和同核保持系NMo17),采用吖啶橙(AO)与溴化乙啶(EB)荧光复染的方法,研究细胞发生凋亡的差异性及凋亡规律。结果表明:CB37的幼叶接种PBS再经150mg/L的HMC毒素处理后,其根冠细胞凋亡率达最高值为45.3%,而NB37仅为15.3%;CMo17凋亡率最高达63.7%,NMo17仅为6.39%;C细胞质的细胞死亡率远高于N细胞质,凋亡率随诱导浓度和诱导时间的增加而增加。HMC毒素诱导根冠细胞发生凋亡,活细胞核发出绿色荧光,坏死细胞核则呈现橙红色荧光,且细胞核呈松散的颗粒状或新月状,凋亡细胞则发出黄绿色或绿色荧光,染色体固缩成新月状或颗粒状。
关键词: 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 毒素 细胞凋亡 吖啶橙 溴化乙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冗余器官去除对高产夏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高产夏玉米进一步提高产量存在的"群体数量"和"个体质量"的现实矛盾,于2013-2014年度采用大田试验,以常规种植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冗余器官去除对夏玉米产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旨在探索在"群体数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个体质量"的方法。结果表明,去除雄穗和下部叶片提高了玉米穗位叶净光合速率和最大籽粒灌浆速率,促进了营养器官干物质向籽粒的转移,千粒质量显著提高。去除雄穗可改善冠层光照条件,去除下部叶片可以延长植株活跃灌浆时间和降低田间耗水量,在缺水年份还可以减缓水分胁迫的负面作用。去除雄穗、去除下部叶片和去雄去叶等3个去冗余处理丰水年可使产量分别提高12.3%,2.6%,3.0%;缺水年去叶、去雄去叶的产量分别提高6.1%和8.8%,去除雄穗则不能增产。去除冗余叶片较常规对照耗水量减少34.5~42.5 mm,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4.3%~17.2%。在玉米生产中,去除雄穗或下部叶片可以作为高产条件下进一步提高夏玉米产量的一种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