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214条记录
低温条件下不同品种枇杷果实的贮藏特性与品质变化

浙江农业学报 2007 CSCD

摘要:研究了4个品种枇杷白沙、大红袍、夹脚和大叶杨墩等果实在低温条件下的贮藏特性与品质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枇杷果实的耐贮性和品质变化存在较大差异。白沙枇杷贮后10 d内风味浓郁,口感好,适合鲜销或10 d以内的低温短期贮运;大红袍枇杷果实在低温贮藏中易发生木质化败坏现象,贮藏时间宜在30 d左右;夹脚枇杷贮藏可达50 d以上,但酸含量仍较高;大叶杨墩枇杷低温贮藏50 d后,仍保持较好的滋味和外观品质,同时由于该品种枇杷原料价格较低,因而具有较好的商业物流综合保鲜价值。

关键词: 枇杷 品种 贮藏特性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枸骨内生真菌抗菌代谢产物的鉴定及活性研究

农药学学报 2007 CSCD

摘要:对一株枸骨内生真菌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抗菌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及其抗菌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该真菌发酵液经乙酸乙酯萃取、正相硅胶和ODS-反相色谱分离纯化得到一单端孢霉烯化合物,经红外、质谱和核磁分析,鉴定为:4β-乙酰基-12,13-环氧-9-单端孢霉烯(trichoderm in),这是首次从哈茨木霉菌代谢产物中分离出该化合物。Trichodermin对蕃茄早疫病和黄瓜立枯病病原菌的离体抑制活性EC50值分别为3.35和3.59mg/L;活体测定结果表明,在100mg/L的剂量下对两种病的保护效果分别为97.8%和98.1%,治疗效果为96.7%和97.3%。

关键词: 枸骨 内生真菌 哈茨木霉菌 4β-乙酰基-12,13-环氧-9-单端孢霉烯 抑菌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基因组及致病的分子基础

病毒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浙西北桐庐地区金龟子发生规律与田间药效试验

浙江农业学报 2007 CSCD

摘要:对浙西北桐庐地区17年(1987—2006年)灯下金龟子成虫的监测结果表明,桐庐地区金龟子种类主要为铜绿金龟子、大黑金龟子、黑绒金龟子等,其中以铜绿金龟子为优势种,其次为大黑金龟子。铜绿金龟子在本地一年发生一代,成虫发生高峰期一般在5月下旬至7月底,早的年份在5月上中旬至7月上旬,迟的年份在6月上中旬至8月中下旬。不同年份间金龟子种群数量变动大,其发生高峰期间隔周期约为10年;在同一年份内旬发生量消长多呈单峰型,发生频率占76.5%,双峰型约占23.5%。田间药效防治试验结果表明,3%毒.唑磷3 kg/667 m2,3%毒死蜱3 kg/667 m2,3%辛硫磷2 kg/667 m2拌细土15 kg均匀撒施,对蛴螬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0 d的防效分别为95.9%,86.3%,95.9%,药后25 d的防效分别为88.9%,92.2%,85.5%,保苗效果达86%以上。苦参碱的防效和保苗效果相对较差,分别为72.6%~77.8%和80.0%。

关键词: 金龟子成虫 发生规律 蛴螬 田间药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枝黄花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科技通报 2007 CSCD

摘要:随着外来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我国的迅速泛滥危害,有关该属植物研究逐渐增多,但对一枝黄花属植物的化学及其生物活性尚缺乏系统研究,本文对该属植物中的多炔、二萜、三萜、三萜皂苷、酚类、植物精油等化学组分,及其利尿、消炎、抗肿瘤、抗菌、抗氧化、杀虫、化感等生物活性的研究概况进行总结,旨在为今后综合利用该属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一枝黄花属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工业用高芥酸油菜育种与应用

核农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介绍了芥酸及其主要衍生产品的用途,重点综述了高芥酸油菜种质资源、常规育种和生产应用以及利用基因工程提高油菜种子芥酸含量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当前高芥酸油菜育种与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油菜 高芥酸 种质资源 基因工程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丝状真菌目标基因替换过程中的策略与方法

遗传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标基因替换是基因功能分析的重要手段。随着基因组测序和转化技术的进展,该技术在丝状真菌功能基因组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新的体系与方法不断建立和完善。文章在转化体系、打靶载体构建、突变体筛选等方面综述了丝状真菌目标基因替换过程中的策略与方法,并对各方法的优缺点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目标基因替换 丝状真菌 基因功能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松毛虫DpKettin基因片段的克隆与初步定位研究

遗传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于ZW型鳞翅目昆虫,雄性为ZZ,雌性为ZW;细胞内Z染色体数与常染色体组数之比在雌雄间存在差异,雄性为2Z∶2A=1.0,雌性为Z∶2A=0.5,如果某物种一个基因(假如K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另一个基因(假如N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雄体中2K∶2N=1.0,雌体中K∶2N=0.5。研究利用家蚕、棉铃虫等昆虫Kettin基因序列,克隆了松毛虫的同源基因(DpKettin)片段,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以松毛虫的ANT基因为参照基因,检测松毛虫雌雄不同个体间DpKettin基因与腺苷酸转移酶基因(ANT)的拷贝数之比,结果表明:雄体DpKettin∶ANT=1.0,雌体DpKettin∶ANT=0.5,说明DpKettin基因位于松毛虫Z染色体上。

关键词: DpKettin基因 ANT基因 荧光定量PCR Z染色体 松毛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来入侵害虫—西花蓟马分子鉴定

生物入侵与生态安全——“第一届全国生物入侵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2007 CSCD

摘要: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occidentalis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经济作物害虫,我国于2003年首次报道发生并确定为危险性外来入侵害虫。为建立西花蓟马快速分子鉴定技术,本研究以西花蓟马及与西花蓟马亲缘关系非常近的花蓟马F.intonsa不同虫态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已发表的通用引物CS249/CS250,扩增出核糖体DNA(ribosomalDNA)18S与28S之间区域,大小1.4Kb,并直接测序,利用DNAman对测序结果进行比对,设计扩增西花蓟马rDNA内转录间隔区1(ITS1)与内转录间隔区2(ITS2)之间的特意引物F1/F2。利用这两对引物建立了双、单管巢式PCR体...

关键词: 西花蓟马 入侵害虫 塔六点蓟马 虫态 黄胸蓟马 分子鉴定 通用引物 直接测序 内转录间隔区 作物害虫

辣蓼挥发油的提取及其GC/MS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2007 CSCD

摘要: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辣蓼挥发油,对蒸馏时间、萃取溶剂、叶片碎度进行三因子三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蒸馏时间为150 min,最佳萃取溶剂为乙醚,最佳叶片碎度为完全剪碎。将得到的挥发油进行GC/MS分析,水蒸气蒸馏所得挥发油各化学成分含量分别为:烯(7.19%)、酮(40.79%)、酸(2.56%)、醇(9.87%)、醛(2.31%)。

关键词: 辣蓼挥发油 提取工艺 GC/MS分析 杀虫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