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134条记录
不同贮藏时间对紫花苜蓿和秣食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现代畜牧科技 2020

摘要:为研究不同贮藏年限对紫花苜蓿和秣食豆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测定并分析了室温贮藏1年和3年的紫花苜蓿及秣食豆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结果表明,5个不同品种紫花苜蓿贮藏1年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显著高于贮藏3年的种子;贮藏1年的秣食豆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高于贮藏3年的种子,差异极显著(P<0.01).该结果能够为紫花苜蓿和秣食豆在生产应用中合理选择种子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秣食豆 贮藏年限 发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倒伏原因及其抗倒性评价的研究进展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

摘要:小麦是我国十分重要的粮食作物,倒伏现象的发生会使小麦的产量品质大幅下降,因此,要想使得小麦获得稳产、高产、优质,提高小麦抗倒伏综合性能是十分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针对小麦倒伏发生的原因、小麦抗倒伏性的评价指标以及小麦抗倒伏技术等方面,根据已报道的研究进行论述,旨在为进一步探明小麦抗倒伏成因机理、明确倒伏评价指标以及完善防抗倒技术提供研究思路和理论支撑.

关键词: 小麦 抗倒伏性 评价指标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工感染禽腺病毒血清4型对鹅天然免疫反应的影响

中国兽医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50只30日龄的健康鹅随机分为攻毒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并采集样品,检测抗体水平、病毒血症、病毒载量,应用real-time PCR(RT-PCR)方法检测肝、心脏组织中β-防御素(Av BDs)、Toll样受体(TLRs)、细胞因子(cytokines)等基因表达量。初探人工感染鸡源禽腺病毒血清4型(FAdV-4)对鹅的致病性及机体对该病毒形成的天然免疫反应机制。结果显示,感染该FAdV-4毒株后,鹅均没有明显病症和死亡发生。宿主产生特异性抗体,并且肝、心脏组织出现病理学变化,宿主排毒率和病毒载量呈上升趋势。感染早期(36 h和72 h),Av BD1、2、5、9、16,TLR2、3、7、15,IL-1β、2、6、8、18以及髓样分化因子(My D88)在肝中的基因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或有上调趋势。证实,鸡源FAdV-4对鹅的致病性较弱,可能与实验动物品种、日龄差异或感染途径等条件有关。宿主可通过TLRs-My D88途径引起机体产生大量的免疫因子,参与机体抗病毒免疫反应。本试验结果为深入研究FAdV-4与宿主早期天然免疫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参考。

关键词: 禽腺病毒血清4型 禽β-防御素 Toll样受体 细胞因子 天然免疫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干旱灾害研究进展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文章阐述了基于不同数据源开展的农业干旱灾害研究,为明确农业干旱灾害研究的概况,便于把握农业干旱灾害研究的关键技术与问题.[方法]通过气象、遥感、统计3类数据,以使用数据源作为索引,对我国农业干旱灾害监测、评价及预警、灾害时空格局等内容进行分析.[结果]通过统计文献,了解农业干旱灾害研究的概况,分析农业干旱的基础和困境,明确国内农业干旱灾害的发展过程和最新进展,阐述未来农业干旱的研究重点.[结论]基于气象数据的农业干旱灾害研究最为系统,时间序列跨度长、空间分布范围广,在监测、预警、评价和格局分析等方面都有细致的研究;基于遥感数据的农业干旱灾害研究主要以监测和灾害评价为主;基于统计数据开展农业干旱灾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灾害损失评价方面;基于多源数据的农业干旱灾害研究在逐渐增多,在监测、预警、评价等方面也有所突破.农业干旱研究的关键技术,以及研究的系统性、研究内容和发生机理等方面仍有待加强.

关键词: 干旱灾害 干旱监测 风险预警 风险评估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产量反应的东北一季稻推荐施肥方法的可行性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推荐施肥是提高作物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有效措施.基于产量反应的养分专家系统(Nutrient Expert for Rice,NE)易于操作,便于推广.通过大量田间试验,验证了其在东北一季稻上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3—2018年在东北水稻主产区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共开展了115个田间试验,每个试验包括6个处理:1)基于水稻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处理(NE);2)农民习惯施肥措施处理(FP);3)基于测土配方施肥或当地农技部门推荐施肥的处理(ST);4)~6)分别为基于NE的不施氮(N)、不施磷(P)和不施钾(K)处理,用于计算养分利用率.水稻收获期调查产量,依据肥料成本,计算净效益和肥料利用率.[结果]NE、FP和ST处理间的水稻产量无显著差异(P=0.185),但以NE处理的产量较高,平均为9068 kg/hm2,与FP和ST处理相比,分别增加了344和196 kg/hm2,其产量差随着NE系统不断优化趋于稳定.虽然NE处理的肥料成本(TFC)最高,但其净效益(GRF)比FP和ST处理分别高1043和537元/hm2,这部分效益都来自于产量的增量.养分回收率(RE)均以NE处理最高,与FP和ST处理相比,氮素回收率分别提高了3.3和2.3个百分点,磷素回收率分别提高了3.5和3.6个百分点,钾素回收率分别提高了7.3和4.6个百分点.与FP处理相比,NE处理的氮和磷的农学效率(AE)分别显著提高2.7 kg/kg(P=0.022)和4.1 kg/kg(P=0.030),3个处理的钾素农学效率无显著差异.肥料偏生产力(PFP)的大小与施肥量呈显著负相关,NE和ST处理N的偏生产力显著高于FP处理(P=0.004),ST处理磷素偏生产力显著高于NE和FP处理(P=0.001),但FP处理钾素偏生产力高于NE和ST处理,并与NE处理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28).[结论]与以常规测土施肥为基础的推荐施肥相比,基于产量反应的养分专家系统(NE系统)的推荐施肥量和比例更符合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在吉林和黑龙江两个省份的大田试验中均获得了相同或更高的水稻产量.由于NE系统无论是否进行土壤测试都可用来进行推荐施肥,因而是更加方便和可行的一季稻施肥推荐方法.

关键词: 水稻 养分专家系统 产量反应 推荐施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玉米穗腐病致病镰孢菌分离鉴定及产毒基因型分析

草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全面阐明黑龙江省玉米穗腐病的主要致病镰孢菌种类及其分布特征,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以控制真菌毒素对玉米籽粒的危害。2018年在黑龙江省21个玉米主产区县采集玉米穗腐病病样143份,采用种子健康检测法进行镰孢菌分离,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进行鉴定,并对分离的镰孢菌进行产毒基因型检测。结果表明,共分离到200株镰孢菌分离物,鉴定出12种镰孢种,其中禾谷镰孢和拟轮枝镰孢的分离频率分别为30.00%和16.00%;亚粘团镰孢和层出镰孢的分离频率均为13.00%;布氏镰孢分离占比12.50%;温带镰孢分离占比7.50%;新知镰孢分离占比2.50%;变红镰孢分离占比2.00%;拟枝孢镰孢、梨孢镰孢和居群镰孢分离频率均为1.00%;亚洲镰孢占比0.50%。产毒素类型分析发现,亚洲镰孢菌为雪腐镰刀菌烯醇(NIV)产毒类型,禾谷镰孢与布氏镰孢含3种产毒类型,其中15-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AcDON)产毒类型最多,3-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AcDON)稍次之,NIV型最少;拟轮枝镰孢、层出镰孢、亚粘团镰孢、新知镰孢、变红镰孢、拟枝孢镰孢和梨孢镰孢均含有产伏马毒素的关键基因fum1,具备产伏马毒素能力,温带镰孢和居群镰孢不含有fum1基因。黑龙江玉米穗腐病致病镰孢种类较多,其中禾谷镰孢和拟轮枝镰孢为优势致病镰孢,亚粘团镰孢、层出镰孢和布氏镰孢亦分布较广,温带镰孢和新知镰孢呈现小范围分布,拟枝孢镰孢、变红镰孢、梨孢镰孢以及居群镰孢是首次在黑龙江省玉米穗腐病中分离得到,丰富了黑龙江地区玉米穗腐病致病镰孢菌的种类。

关键词: 玉米 穗腐病 镰孢菌 产毒基因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型禽腺病毒HLJ1701株灭活疫苗的研制

中国兽药杂志 2020

摘要:利用4型禽腺病毒HLJ1701株进行灭活疫苗的研制,并对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评价,为家禽4型禽腺病毒的防控提供数据及参考.将HLJ1701株用灭菌生理盐水作104倍稀释后,接种9日龄SPF鸡胚,37℃孵育72 h后收获感染鸡胚尿囊液,经甲醛灭活后,加白油佐剂乳化制成油乳剂灭活疫苗,对制备疫苗的性状、安全性、免疫效力等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制备的3批4型禽腺病毒灭活疫苗(HLJ1701株)均为油包水型,黏度均在50 cP以内,对3批疫苗取样,样品经3000 r/min离心15 min,管底无水相析出.安全性试验结果显示,将疫苗按1 mL/只超剂量接种3周龄SPF鸡,试验鸡在观察期内全部健活,未出现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表明疫苗对SPF鸡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免疫效力及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用疫苗按0.2 mL/只的剂量免疫接种3周龄SPF鸡1次,免疫接种后21d试验鸡血清中HLJ1701株的抗体平均效价可达28以上,使用4型禽腺病毒(HLJ1701株)接种0.2 mL/只(100 LD50)对免疫鸡进行攻毒,疫苗对免疫鸡的保护率均为100%.研究表明,实验室条件下研制的4型禽腺病毒(HLJ1701株)灭活疫苗的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

关键词: 4型禽腺病毒 灭活疫苗 佐剂 研制 安全性 保护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恩诺沙星在比格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动物医学进展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恩诺沙星在比格犬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了解其在比格犬机体内的吸收、分布、转化以及排泄规律,选取12只比格犬,恩诺沙星以推荐剂量2.5 mg/kg剂量分别静脉、皮下以及肌肉注射,于不同时间点静脉采集犬血液,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液中药物浓度.用非房室模型对药时数据进行分析,静脉注射药动学参数为:达峰时间(Tmax)为0.083 h±0.013 h,消除半衰期(T1/2β)为1.486 h±0.861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2.524μg.h/mL±0.438μg.h/mL;皮下注射药动学参数为:达峰时间(Tmax)为0.167 h±0.071 h,消除半衰期为(T1/2β)为6.418 h±1.012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2.136μg.h/mL±0.311μg.h/mL;肌肉注射药动学参数为:达峰时间(Tmax)为0.167 h±0.044 h,消除半衰期(T1/2β)为4.161 h±1.012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2.976μg.h/mL±0.111μg.h/mL.结果表明,恩诺沙星皮下注射消除半衰期相对较长,推荐使用.

关键词: 恩诺沙星 药物代谢动力学 比格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种植玉米品种对四种病害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

摘要:为指导玉米抗性品种的合理布局,以玉米大斑病、茎腐病、灰斑病和穗腐病为靶标病害,采用田间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对供试玉米品种进行了2年的重复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对同一病害抗性差异明显.经2年重复抗性鉴定,筛选出对玉米大斑病和茎腐病均表现出中抗以上品种19份,其中富尔1号、福园2号、龙单38、北单3号和金庆707为多抗品种;在对大斑病和茎腐病均表现中抗以上的基础上,筛选出兼抗穗腐病玉米品种18份,兼抗灰斑病玉米品种5份.

关键词: 玉米品种 积温带 抗性鉴定 兼抗品种 多抗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丹顶鹤球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0

关键词: 丹顶鹤 球虫病 诊断 治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