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934条记录
调亏灌溉对新疆滴灌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明调亏灌溉对新疆冬小麦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于2022—2023年在新疆农业科学院奇台麦类试验站进行田间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品种(A)为新冬22号(A1)和新冬18号(A2),副区灌水量(W)为300 m3/hm2(W1)、1 200 m3/hm2(W2)、2 100 m3/hm2(W3)、2 700 m3/hm2(W4)、3 000 m3/hm2(CK)5个处理,研究冬小麦叶面积指数(LAI)、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等对调亏灌溉的响应。结果表明,在拔节期至灌浆期进行调亏灌溉处理,LAI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在孕穗期W4处理下达到最大,为6.32;叶片SPAD值随着灌溉量的减少而降低,且在灌浆期达到最大,与CK相比,调亏灌溉处理下SPAD值平均下降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W1>W2>W3>W4处理,其中SPAD值和LAI在调亏灌溉中均以W4处理最高;与CK相比,0~80 cm土壤含水量在不同调亏灌溉处理下平均下降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W1>W2>W3>W4处理,其中W4处理在抽穗期土壤含水量下降幅度达到最小,与CK相比,随着灌水量的减少,不同调亏灌溉处理下的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且其产量呈逐渐降低趋势,W2处理获得最大灌水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而W3处理稳产效果最佳。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滴灌量为1 200~2 100 m3/hm2的A2品种为最适的品种灌水量组合。

关键词: 调亏灌溉 滴灌 冬小麦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播期对油葵农艺性状及品质的影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探索播期对不同油葵品种开花习性、经济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我国中部省区向日葵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早春育苗移栽较早春直播极大地缩短了播种到初花的时间;除早熟品种6K132外,各播期处理的成熟时间均随着播期推迟而缩短,夏秋播的成熟期较早春播种缩短9~25 d,较春季播种缩短9~11 d。早春直播和育苗移栽对籽粒产量的影响在不同年份间存在差异,且与品种存在互作效应。不同播期对油葵脂肪酸组分含量影响明显,夏秋播收获的籽粒中亚油酸含量显著增加,2021年和2022年分别比春播增加13.2%~39.1%和16.0%~35.4%;亚油酸/油酸比从春播的0.39~0.65和0.26~0.67分别升高到夏秋播的1.47~3.42和0.65~2.11。此外,夏秋播收获的种子发芽力最好,2021年和2022年出苗率分别为92.2%~97.8%和60.0%~93.3%。综上所述,在武汉等中部省区,可通过选择不同播期来生产不同亚油酸/油酸比的葵花籽,春播可提高向日葵籽油酸含量,而夏秋播可提高亚油酸含量;可实现一年两季向日葵生产和多季观花需求,并具备通过品种选择和适宜的栽培措施来提高产量的潜力;通过播期调控可躲避花期和灌浆期的高温高湿从而获得高质量的种子,夏秋播种有利于提高种子质量。

关键词: 向日葵 播期 亚油酸含量 产量潜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湿度对番茄潜叶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环境昆虫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 Meyrick(鳞翅目Lepidoptera)已经成为中国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了解温湿度对其发育期的影响对预测其种群动态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两性生命表的方法,在相对湿度10%、25%、50%和75%下测定番茄潜叶蛾化蛹率、羽化率及产卵量,在温度15℃、20℃、25℃、30℃和35℃下测定番茄潜叶蛾各虫态发育历期、世代周期、幼虫存活率、成虫存活率、单雌产卵量等.结果表明,番茄潜叶蛾化蛹率、羽化率及产卵量随着湿度的升高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相对湿度75%为其最适发育湿度;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缩短,15℃下发育历期最长为63.3 d,30℃恒温下仅为23.6 d,35℃下无法完成世代的发育;雌成虫在25℃条件下繁殖最快,产卵量最高,单雌产卵量为112粒;净增值率、周限增长率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后减,说明高温和低温均不适合番茄潜叶蛾种群数量增加,25℃是最适发育温度.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相对湿度 温度 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 生长发育 繁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小麦有害生物发生现状及防控对策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新疆小麦病虫草等有害生物发生现状,提出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控策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田间调研和文献资料收集等方法,调研新疆小麦主产区小麦有害生物种类、为害分布及防治情况,分析并提出防控对策。【结果】新疆小麦有害生物种类繁多,其中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蚜虫等常发性重大有害生物呈多发重发态势,小麦根腐病、茎基腐病、线虫病和皮蓟马等次要病虫害有演变为重要有害生物的趋势,麦田优势杂草存在抗药性急剧增加风险。现阶段新疆小麦有害生物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用药次数1~2次,防效效果相对较好,但在小麦有害生物爆发成灾规律研究、监测技术和农药产品研发、施药器械和统防统治应用等方面尚需加强。【结论】加大小麦植保科技创新研发投入,加强小麦植保基础理论研究,创新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智能化监测技术与产品,健全小麦植保服务体系,为新疆小麦有害生物综合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小麦 有害生物 发生为害 防控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嗜盐嗜碱菌属促生菌的分离及功能鉴定

微生物学通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背景】土壤盐碱化是一个全球性问题,耐盐植物根际存在大量未被开发的功能微生物,例如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 PGPR)。这些微生物能够通过自身的促生功能帮助植物抵抗盐碱胁迫并促进植物生长。【目的】筛选出具有耐盐碱作用的PGPR,研究其促生功能,为研发盐碱地专用功能性微生物肥料提供候选菌株。【方法】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野生柽柳根际土壤中筛选出一株耐盐碱细菌Bachu49;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利用多种功能鉴定培养基测定菌株Bachu49的解钾、固氮、解磷、吲哚乙酸合成、1-氨基环丙烷-1-羧酸(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ate, ACC)脱氨酶和铁载体合成等促生能力;采用二分格培养皿验证菌株Bachu49产生挥发性酸性物质的能力;最后分别通过平皿和盆栽试验测定菌株对拟南芥和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从供试土壤样品中筛选分离到一株耐盐碱菌株Bachu49,经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鉴定为嗜盐嗜碱菌属(Alkalibacterium);菌株Bachu49拥有固氮、解有机磷和分泌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 IAA)等促生能力,可在盐浓度0-160 g/L、pH 7.0-11.0的条件下生长,该菌还具有一定的降碱能力。在pH8.0、9.0和10.0的条件下,降碱率分别为9.75%、15.56%和20.60%。促生试验结果表明菌株Bachu49可以显著促进拟南芥、玉米在盐碱胁迫条件下的生长。其中,在pH 8.0、2 mmol/L NaHCO3的盐碱胁迫条件下,接种了菌株Bachu49后拟南芥的根长、侧根数目、鲜重和叶片数分别增加了239.86%、1 952.83%、389.71%和91.23%;在15 g/kg的盐胁迫条件下,玉米的地下鲜重增加了10.14%,而在30 g/kg的盐碱胁迫条件下,玉米的地上鲜重、茎粗和株高分别增加了42.04%、23.14%和40.91%。【结论】Alkalibacterium sp. Bachu49具有优良的耐盐碱与促生能力,能够显著促进植物在盐碱胁迫下的生长,这为今后在研发盐碱地专用功能型微生物肥料方面提供了菌种资源和理论基础。

关键词: 嗜盐嗜碱菌属 植物促生根际细菌 盐碱地 促生 柽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段滚筒式气力协助白星花金龟幼虫转化残膜混合物分离装置设计与试验

农业机械学报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白星花金龟幼虫转化残膜混合物后满足生物活性前提下多种形体差异显著混合物的分离问题,设计了一种分段滚筒式气力协助白星花金龟幼虫转化残膜混合物分离装置.通过物理试验与理论计算确定了白星花金龟幼虫、虫砂、残膜阻力系数分区与理论悬浮速度,利用悬浮速度台架试验验证了其准确性,可为后续气固耦合仿真提供数据基础.通过理论分析与EDEM-Fluent耦合方法模拟残膜、幼虫及虫砂筛分过程,确定了本装置的主要结构参数与工作参数.选择滚筒筛转速、滚筒筛倾角及风扇风速为试验因素,残膜含杂率与虫砂含膜率为试验指标进行了单因素试验以确定各因素水平合理范围,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二次回归响应面试验并建立回归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残膜含杂率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风扇风速、滚筒筛倾角、滚筒筛转速;影响虫砂含膜率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滚筒筛转速、滚筒筛倾角、风扇风速.优化后最优工作参数组合为滚筒筛转速21.79r/min、滚筒筛倾角3.58°、风扇风速5.52 m/s.以此参数组合进行物料筛分试验,得到残膜含杂率与虫砂含膜率平均值分别为8.96%、1.52%,与理论优化值相对误差均小于5%.该研究可为含生物活性且形体差异显著的混合物分离装置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残膜混合物 白星花金龟幼虫 分段式滚筒筛 风选 气固耦合 参数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抗性遗传背景棉蚜氟啶虫胺腈及啶虫脒抗性品系转录组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抗性遗传背景棉蚜对氟啶虫胺腈和啶虫脒抗性机制差异。【方法】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对2个不同抗性遗传背景棉蚜(莎车县和精河县)的田间初始品系、啶虫脒抗性品系和氟啶虫胺腈抗性品系进行转录组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比较分析2个不同抗性遗传背景棉蚜种群各品系差异表达基因。【结果】莎车县氟啶虫胺腈抗性品系和啶虫脒抗性品系分别有806个和149个基因差异表达;精河县氟啶虫胺腈抗性品系和啶虫脒抗性品系与精河县的田间初始品系相比分别有233个和160个基因差异表达。在莎车县氟啶虫胺腈抗性品系和啶虫脒抗性品系中,CYP6CY59、CYP6DC1和CYP380C45均上调表达,CYP6CY12和CYP380C46均下调表达;在精河县氟啶虫胺腈抗性品系和啶虫脒抗性品系中,CYP380C46均上调表达,CYP6DC1均下调表达。此外,CYP380C45在莎车县氟啶虫胺腈抗性品系、精河县氟啶虫胺腈抗性品系和莎车县啶虫脒抗性品系中均上调表达;CYP6DC1在莎车县2个抗性品系中上调表达,但在精河县2个抗性品系中下调表达;相反,CYP380C46在精河县2个抗性品系中上调表达,但在莎车县2个抗性品系中下调表达。【结论】有多个P450基因参与棉蚜对氟啶虫胺腈和啶虫脒的抗性。相同抗性遗传背景的棉蚜氟啶虫胺腈与啶虫脒抗性品系之间差异表达的P450基因存在差异,而且不同抗性遗传背景棉蚜的氟啶虫胺腈抗性品系之间以及啶虫脒抗性品系之间差异表达的P450基因也存在差异。

关键词: 棉蚜 抗性 差异表达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PAD值的滴灌冬小麦氮肥推荐模型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监测滴灌冬小麦关键生育期内氮素营养状况实时动态,为氮肥科学合理施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叶绿素仪SPAD-502获取不同氮梯度滴灌冬小麦拔节期、孕穗期、扬花期、灌浆期和乳熟期叶片SPAD值,分析冬小麦叶片SPAD值、施氮量和产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基于SPAD值的冬小麦各关键生育期氮肥推荐模型。【结果】滴灌冬小麦叶片SPAD值从拔节期至孕穗期缓慢下降,从孕穗到灌浆期均快速增大,进入灌浆期后开始减小,除乳熟期外各生育期不同氮处理间SPAD值差异显著;拔节期、孕穗期、扬花期和灌浆期叶片SPAD值与施氮量之间呈极显著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在0.826以上;产量和施氮量为二次函数关系,关系表达式为Y=-0.034 5X2+19.494X+6 035,最高产量8 789 kg/hm2,对应的施氮量为282.52 kg/hm2,施氮量为268.67 kg/hm2可实现最佳经济产量8 782.12 kg/hm2;拔节期、孕穗期、扬花期和灌浆期临界SPAD值分别为43.07、42.09、49.35和52.07。【结论】根据各生育时期SPAD值与施氮量的关系建立了氮肥推荐模型,基于冬小麦叶片SPAD值建立的关键生育期氮肥推荐模型可以实现营养诊断和指导分期施肥。

关键词: 滴灌冬小麦 SPAD值 施氮量 氮肥推荐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南疆盐碱地棉花出苗影响因素及保苗措施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区域田间的调研分析影响南疆盐碱地棉花出苗的关键因素,进而针对性地提出保苗措施。【方法】采用文献调研、实地调研方式结合田间试验方法。【结果】土壤盐碱化强度、异常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水资源短缺是南疆盐碱地棉花出苗主要的影响因素。合适的保苗措施能增加出苗率,拓宽棉花在盐碱地的适应性,进而保障棉花产量。【结论】采取土壤改良剂、灌溉策略、增氧技术等综合措施可提高棉花苗期的抗盐碱能力。

关键词: 盐碱地 棉花 出苗 影响因素 保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铃期不同灌溉处理对棉花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棉花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揭示花铃期不同灌水下限对棉花叶片光合特征参数及产量的影响,为新疆北疆植棉区灌溉制度的优化提供参考。【方法】2023年在新疆昌吉开展大田试验,以中棉所125为供试品种,在花铃期设置3种灌水下限,分别为55%(T1)、60%(T2)和70%(T3)田间持水量,以当地常规的滴灌模式作为对照(CK),分析不同处理对花铃期土壤含水率、棉花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并探究了光合指标与叶面温度和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回归关系。【结果】花铃期T3处理的0~6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维持在相对较高且稳定的范围(18.5%~21.6%)。花铃前期(7月11日),T3处理的净光合速率日平均值最大,呈升-降-升-降的日变化趋势。相关分析表明,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均与0~6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叶面温度、太阳辐射强度和环境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T3处理的籽棉产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最高,分别较CK显著提高26.46%和71.43%。基于秩和比法的多目标综合评价表明,T3处理的综合效果最优。【结论】在水资源短缺的北疆膜下滴灌棉田,花铃期灌水下限、上限分别设置为70%、90%田间持水量可以实现节水且高产。

关键词: 棉花 土壤含水率 花铃期 光合特性 产量 灌水下限 田间持水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