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应用淀粉凝胶电泳鉴定西甜瓜杂交种纯度的研究
《种子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甜瓜杂交种“新皇后”、西瓜杂交种“西农八号”和无籽西瓜“黑密二号”及其父母本苗期子叶的三种同工酶进行了淀粉凝胶电泳分析 ,结果显示 :除乙醇脱氢酶同工酶无酶带显现外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酶谱在供试的三个杂交种与其父母本间均表现出了差异。“新皇后”和“黑密二号”以 5 d苗龄子叶、“西农八号”以 1 2 d苗龄子叶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的差异最为明显 ,酯酶同工酶酶谱的差异相对较小。用淀粉凝胶电泳分析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在西甜瓜杂交种纯度鉴定工作中具有很大的适用性


甘蓝型双低隐性核不育杂交种沪油杂1号的选育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沪油杂1号(原编号SH-19)是利用隐性上位互作核雄性不育系20118A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品种。20118A的育性由2对隐性重叠基因和1对隐性上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abbRfRf,临保系的基因型为aabbrfrf,恢复系的基因型为AA__或__BB__。沪油杂1号种子含油量42.43%,芥酸含量0.62%,硫甙含量24.23μmol/g。在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243.3kg/hm2,比双高对照汇油50增产11.9%,比双低对照沪油15增产3.8%;在上海市油菜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244.0kg/hm2,分别比对照汇油50增产33.6%,比对照沪油15增产15.9%。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双低杂交种:隐性上位核不育 沪油杂1号


隐性核不育油菜两型系20118AB的遗传与利用
《上海农业学报 》 2004 CSCD
摘要:甘蓝型油菜 (BrassicanapusL .)核不育两型系 2 0 118AB的育性由 2对隐性重叠基因和 1对隐性上位基因控制 ,具有广泛的恢复源。当 2对基因为隐性纯合体 (aabb) ,另 1对互作基因为显性纯合体 (RfRf)和杂合体 (Rfrf)时 ,植株表现不育 (aabbRfRf和aabbRfrf) ,其不育纯合体相应的临保系基因型为 3对隐性纯合体 (aab brfrf)。两型系中不育株与可育株连续兄妹交和可育株连续自交 ,后代可育株和不育株育性分离分别保持 1∶1和 3∶1。利用纯合两型系中的不育株和可育株成对兄妹交可生产纯合两型系 (AabbRfRf或aaBbRfRf)和纯合不育系 (aabbRfRf) ,纯合不育系和临保系杂交生产全不育系 (aabbRfrf) ,全不育系与恢复系 (AA- - 或 - - BB)杂交生产杂交种。


现代化温室中部分国内外番茄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差异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 2004 CSCD
摘要:在荷兰产双Venlo型玻璃温室中对国内合作 90 8、申粉 4号、浦红 7号、苏红 1号和荷兰进口品种Trust和Grace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 ,并就现代化温室中的温度对番茄生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现代化温室通过加温措施 ,能使冬季昼夜间温度分别控制在 2 5℃和 16℃以上 ,确保基本消除番茄低温障碍。但国内外番茄品种在不同阶段坐果率和产量存在明显的差异 ,而生长习性和生长势差异较小。由此提出我国现代化温室番茄品种的选育 ,只有努力提高其在亚适温条件下的商品性和中后期产量 ,才能使其逐步具备与国外同类品种的竞争力。


萝卜细胞质青花菜雄性不育系花药发育的细胞形态学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 2004 CSCD
摘要:以萝卜细胞质青花菜 (BrassicaoleraceaL .var .italicaPlenck)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为试验材料 ,选择不同发育阶段的花蕾 ,取其花药 ,制成石蜡切片和超薄切片 ,经染色 ,分别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表明 ,青花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的花药发育有明显的不同 :不育系花药发育受阻于花粉母细胞分化期 ,不能形成正常的四分体小孢子 ,细胞组织逐步解体 ,形成空腔花药 ;保持系花粉母细胞能形成正常的四分体 ,进而形成小孢子 ,最终形成充满正常花粉粒的花药。
关键词: 青花菜 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 小孢子形态发生 四分体


纤维素分解菌剂对水稻秸秆田间降解效果的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 2004 CSCD
摘要:在水稻 西瓜轮作模式中研究纤维素分解菌剂对水稻秸秆田间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秸秆还田中应用纤维素分解菌剂可以显著降低水稻秸秆的强度 ,增加土壤转化酶、脲酶、多酚氧化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应用纤维素分解菌剂在不同时期可以增加秸秆的降解率 5 .5 %~ 10 .7% ,增加下季作物西瓜产量6 .0 %~ 10 .0 %和糖度 9.1%~ 11.9%。秸秆应用纤维素分解菌剂还田是合理利用秸秆资源 ,用地养地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是解决秸秆问题的根本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