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6636条记录
甜瓜雌雄异花同株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及近等性评价

分子植物育种 2008 CSCD

摘要:雌雄异花同株类型在甜瓜杂交制种时可部分免除人工去雄,确保杂交种纯度,所以,对杂种优势利用中有着重要价值。为了研究和利用控制甜瓜雌雄异花同株基因A,用雌雄异花同株材料Mr作母本P1,雄花两性花材料Mm作父本P2,用P1做轮回亲本与F1杂交,经连续回交并最终自交纯化,获得雌雄异花同株近等基因系(BC6F4)。用形态相似法和AFLP标记对获得的近等基因系和轮回亲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Mr×Mm的F2与BC6S1分离群体中,雌雄异花同株株数与雄花两性花株数符合3:1比例,回交群体中雌雄异花同株株数和雄花两性花株数符合1:1的比例;在发育期、果皮色、网纹等农艺性状上没有明显差异;(2)用448对AFLP引物检测轮回亲本和近等基因系之间多态性,有417对引物没有多态性,31对有多态性,统计得其遗传相似系数为99.73%;(3)平均每个AFLP引物对可扩增出46.8条带,说明AFLP揭示的遗传信息量很高,是一种评价近等性较理想的分子标记,这与以往结果一致。

关键词: 甜瓜 雌雄异花同株 近等基因系 构建 近等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远缘群体分子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和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野生黄瓜品种和普通栽培黄瓜品种作亲本获得的142个F2群体为材料,采用AFLP,SRAP,SSR等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分析,构建了包含10个连锁群,有159个标记组成的黄瓜遗传连锁图谱,其中包括112个AFLP标记,39个SRAP标记和8个SSR标记。该遗传图谱覆盖基因组长度743.11 cM,平均图距4.67 cM。

关键词: 黄瓜 遗传图谱 AFLP SRAP SS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灵芝孢子破壁技术的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灵芝孢子破壁技术的研究,确定了适合灵芝孢子油提取的前处理方法。分别采用萌发、超微粉碎、酶解进行灵芝孢子的破壁,效果不理想;将三种方法综合进行灵芝孢子破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破壁率达到85.38%。因此,采用综合破壁法作为灵芝孢子油提取的前处理手段较为合适。

关键词: 灵芝孢子 破壁 孢子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田绿盲蝽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天津农业科学 2008

摘要:介绍了天津地区棉花重要害虫——绿盲蝽的形态特征、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和主要防治技术。

关键词: 棉花 绿盲蝽 发生规律 防治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改良式贮藏库设计与贮藏效果

保鲜与加工 2008

摘要:改良式贮藏库是在原有甘薯高温屋窖的基础上,结合节能日光温室结构改建而成,该贮藏库增设了节能缓冲间,采用复合异质墙体和外部增加防寒沟,经温度等效应分析和贮藏试验分析,适合甘薯的长期贮藏。该库贮藏甘薯144天后,好薯率为94.8%,硬度为60.61kg/cm2,其它指标均好于对照组。

关键词: 贮藏库 节能缓冲间 甘薯 贮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发酵生物添加剂发酵工艺参数的优化

华北农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培养基组成、培养温度、培养基pH值和溶解氧等对秸秆发酵生物添加剂生长的影响,优化了秸秆发酵生物添加剂的发酵参数。通过5 L发酵罐上罐试验确定秸秆发酵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合成,温度30℃,pH 5.0,搅拌速度300 r/min,通气量4 L/min,发酵周期24~27 h,酵母菌和乳酸菌的最大菌液浓度分别可达2.00×108,2.55×109个/mL。

关键词: 秸秆发酵 生物添加剂 工艺参数 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波长差值法测定饲料原料中的木聚糖含*量

西北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D-木糖为标准物质,地衣酚-盐酸为显色剂,建立了以双波长吸光度差值测定饲料原料中木聚糖含量的方法,当反应溶液中D-木糖浓度为0~100μg/mL时,其吸光度变化符合Lambert-Beer定律,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0.0039x-0.0151(x为双波长吸光度差值),r=0.9972,结果表明,用此方法测定操作简便、回收率高、重现性好,且相对误差小;所测10种饲料原料的木聚糖含量在2.69%~16.78%之间。

关键词: 木聚糖 双波长差值法 饲料原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冰葡萄酒发展态势

保鲜与加工 2008

摘要:冰葡萄酒是从葡萄酒生产分离出来的一种高端产品,是西餐中最后一道甜酒,她在葡萄酒家族中属于高档名贵品,具有独特的风格、浓郁的香味、甜润肥硕丰满的口感。是酒中的珍品,堪称"液体黄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红粉病致病病原的鉴定及其培养特性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天津地区新发病害番茄红粉病的致病病原进行鉴定,并研究了不同培养基、温度和酸碱性对该菌生长速率和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成天津地区番茄红粉病的致病病原为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 (Bull.) Link);番茄红粉病菌菌丝伸长速度以在玉米粉琼脂培养基、V8蔬菜汁培养基、燕麦片培养基、马铃薯蔗糖培养基和黑麦培养基上最快;产孢量以玉米粉琼脂培养基和孟加拉红培养基最多;15~25℃为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产孢最适温度为20~30℃;粉红单端孢喜好中等偏酸性条件,但有较强耐受碱性环境能力,菌丝伸长和孢子着生以pH 5~9较为适宜。

关键词: 番茄红粉病菌 鉴定 培养特性 菌丝生长 产孢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组分培养基及培养温度对安祖花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安祖花嫩叶为试材,研究安祖花品种、培养基不同组分和培养温度对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是影响安祖花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的主要因素;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温度影响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当6-BA浓度为0.5mg·L-1时,嫩叶形成愈伤组织能力较强;将硝酸铵用量减少至MS配方量的1/2时,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没有变化,但当硝酸铵和氯化钙用量同时减至1/2时,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提高;采用21~26℃变温培养较恒温培养更能促进叶片愈伤组织的形成。嫩叶在改良MS(1/2硝酸铵+1/2氯化钙)+0.5mg·L-1 6-BA+0.1mg·L-1 NAA培养基中,日温26℃,夜温21℃的变温暗培养,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高。

关键词: 安祖花 叶片 愈伤组织 品种 培养基 培养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