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水溶肥对‘翔凤’蝴蝶兰营养生长的影响
《热带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使用含N、P_2O_5和K_2O比例不同的5种商品水溶性肥料1 000倍液进行淋施,研究其对不同苗龄的‘翔凤’蝴蝶兰营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0-20-20与15-10-30的水溶肥交替使用更适宜1.5寸苗的生长;2.5寸和3.5寸苗使用20-20-20或30-10-10的水溶肥效果更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食用胶对小麦淀粉粉丝品质的影响
《食品科技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小麦淀粉粉丝的断条率、蒸煮损失率及品质综合评价值为指标,分别研究了沙蒿胶、魔芋胶、黄原胶、瓜尔豆胶、卡拉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对小麦淀粉粉丝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降低小麦淀粉粉丝断条率方面,以瓜尔豆胶的效果最好,当添加量为0.5%时,断条率降低72.95%,以黄原胶的效果最差;在降低小麦淀粉粉丝蒸煮损失率方面,以魔芋胶的效果最好,当添加量为0.5%时,蒸煮损失率降低33.14%,以黄原胶的效果最差;在提高小麦淀粉粉丝品质综合评价值方面,以瓜尔豆胶的效果最好,以黄原胶的效果最差,按其提高幅度的大小排列,依次为瓜尔豆胶111.43%、沙蒿胶86.48%、魔芋胶82.47%、羧甲基纤维素钠72.88%、卡拉胶41.19%、黄原胶14.24%。由此表明,瓜尔豆胶、沙蒿胶、魔芋胶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对小麦淀粉粉丝的品质都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重金属负荷下黑曲霉的产酸特性及重金属溶出效果
《江苏农业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黑曲霉能够分泌有机酸,对重金属有溶解、络合作用,但是目前关于重金属含量对黑曲霉的产酸特性及黑曲霉产酸对土壤重金属赋存形态影响的研究不多。通过向黑曲霉培养基中添不同含量的CdCO_3,发现随着添加量的增加,黑曲霉分泌的柠檬酸含量减少,草酸累积量增加,而发酵液pH值和溶出率随CdCO_3的增加而增加。通过向黑曲霉培养基中添加不同含量的重金属污染土壤,发现不同土壤添加量对黑曲霉菌体生长和镉溶出率有不同的影响,土壤添加量较高时,黑曲霉菌体含量和镉溶出率下降,当土壤添加量为11.68 g时溶出效果最优;黑曲霉对土壤重金属镉的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氧化物结合态的溶出效果较为明显,但对性质稳定的有机结合态、残渣态溶出效果不明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龙眼膏熬制过程中糖含量及抗氧化性变化
《食品科技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龙眼原浆添加不同比例水后熬制龙眼膏,并对其熬制过程中营养成分、抗氧化能力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熬制过程中总糖、蔗糖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葡萄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果糖则总体呈下降趋势,总抗氧化能力先升高后降低,抗超氧阴离子能力一直呈下降趋势。且不同熬制条件下得到的龙眼膏产品抗氧化能力差异较小。初步表明在龙眼膏熬制过程中果糖要先于葡萄糖参与美拉德反应,添加水量、微波功率对龙眼膏的抗氧化能力影响较小;龙眼原浆与添加水量比为1:1时能有效延长龙眼膏的熬制时间,有利于龙眼膏的熬制,且400 W加热效果要优于800 W。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省农业现代化功能区划研究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了解广东省农业基本功能,区分全省各县(市、区)当前农业主导功能的类型,能够明确各地未来农业发展方向和重点,对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根据广东省实际情况,以省121个县(市、区)为基该研究对象,文章选取了25个定量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研究全省各地农业主导功能。[结果]综合考虑农业资源禀赋、规模结构、农村经济、农田生态、居民休闲和区域特色文化等多项指标,文章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供给、就业和生活保障、文化传承和休闲、生态调节四大主导功能区,各县(市、区)都具备一种或两种以上农业主导功能,实现从农业主导功能和县域两个维度来分析全省农业主导功能覆盖的县域范围和各县具备的主要农业功能。[结论]"十三五"期间,要重点完成现代农业产业园、粮食功能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农业公园、田园综合体、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等任务,拓展全省各区域农业功能,试图探索具有广东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式与发展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莪术油成分分析及体外抗伪狂犬病毒的作用研究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 2018
摘要:本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对相关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莪术油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采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比色法(MTT法)测定了莪术油在幼年仓鼠肾细胞(BHK细胞)上的毒性和对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的灭活作用、对病毒感染的阻滞作用以及对被病毒入侵细胞的治疗作用,同时与阳性对照药利巴韦林、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的抗病毒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莪术油中35种成分被鉴定,其峰面积占总峰面积的96.6%;莪术油对BHK细胞具有较高的基本无毒剂量(LC5)和半数致死浓度(LC50),对细胞毒性较低;莪术油对PRV的抑制效果依次为:预防作用(63.7%)>直接杀灭作用(55.2%)>治疗作用(48.7%),可以认为,莪术油主要在预防伪狂犬病毒病毒感染环节上发挥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荔枝花粉花蜜中吡唑醚菌酯及其代谢物
《分析化学 》 2018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改进的Qu ECh ERS方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了荔枝花粉和花蜜中吡唑醚菌酯及其主要代谢物BF 500-3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分别由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和十八烷基键合硅胶吸附剂(C_(18))净化、浓缩后进样分析,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下,对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定量分析,考察了前处理和质谱分析条件。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及其代谢物在1~100μg/L浓度内,基质匹配标准溶液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1~0.999。花粉和花蜜基质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7.0%~97.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3.7%,检出限(LOD)为0.08~0.20μg/kg,定量限(LOQ)为0.20~0.50μg/kg。本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适于荔枝花粉和花蜜样品中吡唑醚菌酯及其代谢物的快速测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吡唑醚菌酯 代谢物 花粉 花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量对南方甜玉米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明南方鲜食玉米区高产条件下施氮量对甜玉米钾素吸收利用及其转运规律的影响。【方法】选用国审甜玉米品种粤甜16为供试材料,设置7个施氮量处理(N 0、100、150、200、250、300、450 kg/hm~2),连续进行2年的大田试验(2015—2016年)。在雄穗开花期和乳熟收获期测定甜玉米植株及各器官干重、钾养分含量,研究分次施肥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对甜玉米乳熟收获期植株体内的钾养分吸收积累与分配比例、钾收获指数和效率,以及对花后钾素同化积累和转运的影响。【结果】在2个生长季,施氮量均显著影响甜玉米植株体内的钾素吸收量。在低于N250水平时,不同施氮量处理之间的钾素吸收量差异主要是由单位面积干物质生产量不同和植株钾浓度不同所引起;在高于N250水平时,不同施氮量处理之间的钾素吸收量差异主要是由单位面积干物质生产量不同所引起。随着施氮量增加(0~450 kg/hm~2),地上部干物质生产量、钾素吸收量均呈现上升的趋势。在施氮量0~250 kg/hm~2之间,鲜穗产量、穗钾素含量、钾素收获指数随着施氮量增加呈现上升的趋势,在施氮量250~450 kg/hm~2之间,鲜穗产量、穗钾素含量呈现平稳略波动的趋势,钾素收获指数呈现下降的趋势;随着施氮量增加(0~450 kg/hm~2),生产单位鲜穗所需的钾素量呈现先下降后略微波动的趋势。当施氮量高于250 kg/hm~2时,植株对钾素的吸收积累量增加,但主要是茎鞘叶部分,穗部的吸收量并没有明显增加。施氮量显著影响花后根系同化吸收、茎鞘转运和叶片转运对穗的钾贡献,在一定范围内(低于N 250 kg/hm~2),增施氮肥可以提高茎鞘、叶片对穗钾的花后转运量,随着施氮量增大(高于250 kg/hm~2),茎鞘、叶片钾的转运量不再增加,在施N 250 kg/hm~2时,茎鞘、叶片的钾素转运量达到峰值,粤甜16的穗钾来自花后茎鞘转运、叶转运、花后氮同化的贡献率分别为34.1%、30.8%、35.1%。【结论】采用多次施肥,不同施氮量对甜玉米植株的钾素吸收积累的影响呈现阶段性差异;在N 250 kg/hm~2时,鲜穗产量和钾素的吸收利用率均较高,从而实现高产与养分高效利用的协调统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