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高密度SNP遗传图谱的粳稻芽期耐低温QTL鉴定
《作物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直播由于省时、省工和节约成本而备受农户关注。然而,芽期耐冷性不强致使现行推广的许多优良水稻品种不适于直播生产。因此,挖掘鉴定芽期耐冷位点,为后续的辅助育种提供基因资源就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利用丽江新团黑谷和沈农265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及其重测序构建的包含2818个bin标记的遗传图谱对水稻芽期的耐冷性进行QTL定位分析。共检测到5个芽期耐冷QTL,分布在水稻的1号、3号、9号和11号染色体上,增效等位基因均来自耐冷亲本丽江新团黑谷。这些QTL的LOD值的范围从3.05到24.01,表型贡献率为8.0%~53.5%。其中,表型贡献率最大的主效QTL是qCTB11b,位于11号染色体长臂端的21.24 Mb~22.03 Mb之间,物理图谱区间为790 kb。随后利用"选择作图"的策略进行了QTL验证和累加效应分析,明确了可以通过QTL的累加聚合实现芽期耐冷能力的遗传改良,聚合的增效QTL越多,耐冷能力提升越明显。上述研究结果不仅可以增强人们对芽期水稻耐冷能力遗传基础的认识和理解,也可以为后续直播品种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关键词: 粳稻 芽期耐冷性 重测序 遗传图谱 数量性状基因座


优异大豆种质合丰50创新与利用
《现代化农业 》 2020
摘要:合丰50是黑龙江省推广面积大、综合性状好、适应性强、高产稳产的优良品种。其具有国内品种、农家品种和国外美国品种等优良基因和育种目标要求的目标性状基因,既具有当地的适应性,又具有地理远缘的差异性,为基因的累加和目标性状的选择提供了保证。目前以合丰50作为亲本材料育成的大豆新品种包括合农67、合农68、合农72、合农75、合农77、合农114、黑农87、垦豆65、合农80、东农68、佳豆6号等。


不同施肥类型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效益的影响
《中国马铃薯 》 2020
摘要:马铃薯是一种高产喜肥的作物,由于马铃薯品种和肥料配比的差异性,各地区土壤养分和气候条件的不同,关于马铃薯具体的施肥种类、水平、方式等需细致研究。为研究不同类型底肥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选用马铃薯新品种‘垦薯1号’为试验材料,设水溶肥、复合肥、掺混肥3种底肥并分别添加总肥量10%剂量增效剂及不施肥对照共计7个处理,研究其对马铃薯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施50kg/667m~2水溶肥、复合肥和掺混肥均提高了马铃薯的根长度、根数、根鲜重、株高、茎粗、单株结薯数、大中薯率和小区产量,降低了主茎数;各指标在混施10%增效剂的处理下明显好于单一施肥处理,水溶肥混施增效剂处理的所有测定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所有施肥处理的经济效益也都高于对照,从大到小排序为水溶肥添加增效剂、复合肥添加增效剂、掺混肥添加增效剂、水溶肥单一施用、复合肥单一施用、掺混肥单一施用处理。试验结果确定了3种肥料的施肥效果,证明了水溶肥较其他类型底肥效果好,且配合施用增效剂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起到促进作用,经济效益更高。
关键词: 水溶肥 复合肥 掺混肥 肥料增效剂 农艺性状 产量 经济效益


环境条件对“作物”贮藏物质形成的影响
《江西农业 》 2020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农业技术和机械的发展,每年的农作物产量越来越高,人们也越来越注重农作物中的物质含量和营养价值,而环境条件对农作物中贮藏物质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基于此,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环境条件对农作物贮藏物质的重大影响。


猪细胞程序性坏死调节蛋白MLKL的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获得可用于实际生产检测的抗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域(MLKL)多克隆抗体,试验采用原核表达的方法进行了MLKL蛋白的制备,又通过免疫小鼠获得了抗MLKL的多克隆抗体,最后利用Western-blot检测验证脂多糖(LPS)刺激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中MLKL蛋白。结果表明:MLKL蛋白可以和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说明了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可以用于检测。
关键词: 细胞程序性坏死 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域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蛋白质纯化


民猪绒毛表型的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民猪绒毛表型随季节的变化情况,试验在黑龙江省冬季(1月份)对具有绒毛的民猪与没有绒毛的大白猪、巴克夏猪的硬毛及绒毛生长性状进行了观察,并且经H.E.染色观察了各品种猪毛囊的形态。结果表明:冬季民猪的黑色硬毛比较疏松,皮肤表面布满黑色绒毛,而且硬毛长度极显著或显著大于大白猪和巴克夏猪(P<0.01或P<0.05);大白猪和巴克夏猪的硬毛毛囊明显稀疏,大部分处于休止期,硬毛替换缓慢;民猪绒毛毛囊密集分布,细胞较密,正处于生长活跃期,与大白猪和巴克夏猪有明显差异。说明民猪具有冬季着生绒毛的特性,可能与其抗寒特性相关。


肉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对瘤胃菌群和瘤胃功能的影响
《中国兽医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肉牛强度育肥期间,大量高精料摄入极易诱发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发生SARA后,瘤胃内环境长时间处于低pH值状态,使瘤胃菌群结构改变,代谢功能异常。革兰阴性菌在过酸环境中裂解释放LPS等有毒代谢物,使瘤胃上皮受损,功能减弱,不同程度影响肉牛生产性能。因此,为了降低SARA对肉牛育肥的影响,对国内外关于SARA的研究进行总结,针对瘤胃内菌群变化、瘤胃内菌群异常代谢、瘤胃上皮细胞表达等方面展开分析,了解SARA发生机制,为开发该病诊断和治疗新方法及后续研究明确方向。
关键词: 肉牛 高精料 SARA 瘤胃菌群变化 瘤胃异常代谢 瘤胃损伤


食用向日葵杂交种龙食葵7号及栽培技术
《中国种业 》 2020
摘要:龙食葵7号是以胞质雄性不育系13206A为母本、同型恢复系L0911为父本配制的食用向日葵杂交种,2018年7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DP向日葵(2018)231046。该杂交种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强、商品性好等特点,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一、二、三积温带以及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的相同生态区春夏季节种植。


优质高产玉米鹏玉17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中国种业 》 2020
摘要:鹏玉17主要优良特点为产量高、抗病性强、脱水快、抗倒伏、适应性广等,2018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玉2018013)。在近几年的试验和示范过程中,该品种表现出很好的广适性和丰产性,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