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134条记录
不同成分卧床垫料对奶牛生产性能影响分析

兽医导刊 2019

摘要:本文对不同的有机和无机垫料进行分析,找出这些垫料的优缺点及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给不同的养殖场提供更好更有针对性的选择.对畜牧养殖,发展农牧循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卧床垫料 有机垫料 无机垫料 奶牛 生产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寒地区郁金香种球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中国林副特产 2019

摘要:郁金香是百合科郁金香属球根花卉,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为世界著名球根花卉之一,很多国家作为商品大量生产,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近些年国内市场发展迅速,对郁金香种球的需求量增加,哈尔滨市这几年利用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进行大规模的郁金香展,已形成了哈尔滨市春季旅游的观花景点之一。从2016开始,在哈尔滨市科技局的支持下,开展荷兰郁金香品种种球繁育及推广研究工作,探索荷兰郁金香品种在高寒地区自然条件下引种栽培的可行性,解决郁金香种球产业化中存在的自给自足问题,为我省郁金香种球产业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高寒地区 郁金香 种球繁育 产业化 存在问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松嫩平原中部农作物空间格局时空变化

中国农业信息 2019

摘要:【目的】在国家一系列农业供给侧政策,如大豆目标价格、大豆生产者补贴、水稻最低保护价下调、"玉米调减"、"轮作休耕"等实施的背景下,对松嫩平原中部地区主要农作物年际空间格局时空变化进行分析,为国家相关农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松嫩平原中部(海伦市)为研究区域,利用2014、2015、2016、2017和2018年5年农作物空间分布数据,选取水稻、玉米、大豆和其他作物为研究对象,分析年际间农作物空间格局变化、作物面积转换、作物轮作等。【结果】 (1)水稻2014—2017年面积持续增加,2018年水稻面积减少,大豆、玉米5年间年际波动较大,其他作物面积持续增加。(2)2014—2015、2015—2016、2016—2017和2017—2018年这4个时段旱田轮作区域的面积占5年间旱田公共面积的51.72%、50.36%、45.57%、55.32%;玉米和大豆之间的轮作分别占轮作面积的94.42%、93.54%、84.28%、81.76%。(3)4个时段旱田公共区作物轮作次数分别为0次、1次、2次、3次和4次的旱田面积分别为28 248.60、48 695.32、96 812.60、69 538.50、25 731.23 hm~2,分别占旱田公共区面积的10.50%、18.10%、35.99%、25.85%、9.56%。【结论】(1)5年间海伦市作物空间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水稻总体呈增长趋势,其种植面积和比例2017年之前持续增加,年增长率超过10%,2018年略有降低;玉米、大豆种植面积和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年际间波动剧烈,且变化趋势相反;其他作物种植面积和比例持续增加,种植比例提高近5倍。(2)2014—2015、2015—2016、2016—2017和2017—2018年这4个时段中旱田轮作区域面积高于45%,2017—2018年轮作面积最高,达到55.32%;玉米和大豆之间的轮作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但玉米大豆轮作为主要的轮作方式,高于轮作面积的80%;4个时段均轮作的区域面积不足旱田公共区面积的10%,玉米、大豆的重茬和迎茬仍较为普遍。

关键词: 松嫩平原 农作物 空间格局 时空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纤用亚麻品种比较试验报告

中国麻业科学 2019

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宜黑龙江省种植的亚麻品种,2018年对8份黑龙江省当地主栽亚麻品种和14份国外引进亚麻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对各品种田间农艺性状、经济技术指标进行综合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黑亚23号表现最好,其纤维产量达到1.86 t/hm~2,种子产量为726.67 kg/hm~2,经济效益为3.04万元/hm~2,各项指标均高于国外引进品种,LISSETTE和双亚12号次之,均适宜在黑龙江省种植,可以适当加大种植推广力度。

关键词: 亚麻 品种 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公害蔬菜病虫害农业防治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19

摘要:本文分析了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详细介绍了无公害蔬菜病虫害农业防治技术,以期为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的防治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蔬菜 无公害 病虫害 农业防治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秋果型树莓“T”形架栽培及修剪技术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

摘要:为简化树莓栽培管理、减少劳动力投入、降低生产成本,研发了省工、省力的"T"形立架栽培方式。本文对树莓"T"形架栽培涉及的品种特性与栽植行距、立架结构、立架要点及立架效应进行了介绍,并根据高寒地区气候特点,详细介绍了相应的定植园、生产园的修剪方法及关键技术,包括萌芽期、枝蔓快速生长期、开花期和休眠期的枝蔓处理和修剪技术。

关键词: 树莓 “T”形架 修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饲料油菜品种筛选与种植技术研究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适宜在黑龙江省规模化种植的饲料油菜品种及栽培模式,采用多年多点的田间定位方法,研究了不同品种、不同种植方式和播期的产量差异和施肥效应以及不同收获期产量及营养成分积累规律。结果表明:金油158、15-P15和12-P38的产量表现好;采用机播平作,播种量15 kg/hm2,底肥施磷酸二铵150 kg/hm2,4月22日早播,能够显著提高饲用油菜的生物量。盛花期收获,饲用油菜生物量相对较高,推测其与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制成配合饲料较好。本文结果为饲料油菜在我国北方早熟区开展多功能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饲料油菜 产量 施肥效应 北方早熟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插秧密度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

摘要:为提高水稻产量,改善水稻品质,以龙稻18、龙稻6014、龙稻21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插秧密度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3个品种的产量随着插秧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均在插秧密度为9 cm×4 cm时产量达到最大。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在龙稻18、龙稻21两个品种间的变化趋势相同,均在插秧密度9 cm×4 cm时产量最大;垩白粒率、垩白度均随插秧密度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各密度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直链淀粉含量在龙稻18和龙稻21两个品种间的变化趋势一致,均随着插秧密度的增加呈先下降后增加趋势,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蛋白质含量随着插秧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食味评分随着插秧密度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其中龙稻21在9 cm×4 cm和9 cm×5 cm处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水稻 插秧密度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腐烂茎线虫群体的分离和鉴定

植物病理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对分离自黑龙江省马铃薯中的1个线虫群体Hp1进行形态观察与测量,采用线虫通用引物对其rDNA-ITS进行扩增与序列分析,利用PAUP软件以ML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并测定其致病性。结果显示,该线虫群体有6条侧线,头部略缢缩,口针明显,中食道球呈长纺锤形,食道峡部窄而细长;雌虫阴门稍突起,后阴子宫囊较长;雄虫交合刺略向腹面弯曲,引带短,具交合伞。其形态测量值与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基本一致。rDNA-ITS PCR扩增片段916 bp,经BLAST比对,该ITS序列与腐烂茎线虫序列相似度最高。系统发育树显示,该群体没有与腐烂茎线虫A、B基因型群体聚在一起,而是与C、D型群体聚为1个分支,且与C型亲缘关系更近。据此,将群体Hp1鉴定为腐烂茎线虫C基因型,这是首次在黑龙江省发现腐烂线虫为害马铃薯。

关键词: 腐烂茎线虫 形态特征 rDNA-ITS 基因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瓜新品种‘龙庆6号’

园艺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龙庆6号’为薄皮甜瓜早熟优质杂交一代新品种。植株长势健壮,以子蔓结果为主。果实椭圆形,单瓜质量约450 g,成熟后果皮黄白色覆绿晕,白肉白瓤,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5%,肉质甜脆,香味浓郁,口感极佳,耐贮运性好。果实发育期约28d。抗病性强,耐低温弱光,适应范围广。平均产量33 t·hm~(-2)。

关键词: 薄皮甜瓜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