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讨论标准化"中医农业"水稻生产管理技术模型的应用

新农民 2020

摘要:当前,国家"中医农业"稻米生产管理标准主要执行由农业部制定的绿色作物标准即NY/T391-2013,NY/T1054-2013 NY/T394-2013,NY/T393-2013和其他标准,国家食品安全标准GB2715-2005,GB1350-2009,GB2761-2011,GB2763-2014等基于这些标准,本文档总结了一套"中医农业"稻米生产标准化管理技术模型,以期盼帮助农民增加产量和收入.

关键词: 中医农业 稻米生产 管理技术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新品系合玉425的组配及表现

农村科学实验 2020

摘要:合玉425由黑龙江省农科院佳木斯分院玉米所于2017年用偏硬粒型自交系佳系23为母本,以偏马齿型自交系佳系76为父本杂交育成.根据育种目标,结合本区生态特点组配一系列杂交种中决选出的一个优良组合,我们2019年参加所内鉴定及省内适应区多点鉴定及示范,均表现出高产、稳产、抗倒、抗病等特点,明显优于对照品种.

关键词: 合玉425 组配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白菜田赤眼蜂的采集与鉴定

江苏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解决黑龙江省白菜田赤眼蜂资源基础资料零散不详实、资源鉴定及物种编目领域薄弱等问题,通过采集自然栖息地白菜田害虫卵,利用米蛾卵卡诱集及田间扫网采集3种方式,对白菜田寄生蜂资源进行采集,明确不同采集方式所采集的寄生蜂种名、拉丁名、采集时间及科、亚科或属等分类地位.同时,利用外部形态及雄性外生殖器形态学特征对4种具有代表性的赤眼蜂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 Ishii)、玉米螟赤眼蜂(T.ostriniae Pang et Chen)、暗黑赤眼蜂(T.pintoi Voegelé)和稻螟赤眼蜂(T.japonicum Ashmead)对触角、胸腹部、翅及雄性个体外生殖器的形态进行鉴定,完善我省蔬菜害虫天敌赤眼蜂的资源数据库,为后续大规模发掘优势天敌昆虫资源开展生物防治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白菜 赤眼蜂 采集 鉴定 天敌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关联重组自交系群体蛋白质、油分含量的QTL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是食用植物蛋白质和油脂的主要来源,提高大豆蛋白质和油分含量是主要的育种目标,与传统育种相比,利用分子标记定位QTL辅助育种,在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上都对大豆育种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利用蛋白质与油分含量差异较大的大豆亲本东农L13和合农60、黑河36,分别构建了以东农L13为共同亲本的2个重组自交系群体RIL3613(东农L13×黑河36)和RIL6013(东农L13×合农60),分别包含134,156个株系;利用3个生态环境下数据对大豆蛋白含量和油分含量进行了表型数据分析,分别利用150,137个SSR标记构建遗传图谱,采用完备区间作图法(ICIM),对3个环境下的油分和蛋白质含量进行了QTL定位.通过对表型数据的分析,2个RIL群体的蛋白质与油分含量在基因型间或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且基因型与环境间存在极显著的互作效应.2个群体中,共检测到8个蛋白质含量QTL,分布于7个连锁群上;共检测出5个控制油分含量的QTL,分布于5个连锁群上,有1个油分含量的QTL在2个种植环境下重复检测到.在定位的QTL中,7个蛋白质含量相关的QTL和3个油分含量相关的QTL与前人研究一致,另外3个QTL(qPro-G-1、qOil-C1-1、qOil-H-1)是本研究新发现的,是本研究遗传背景特有的QTL.研究结果对大豆品质性状的分子设计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大豆 蛋白质含量 油分含量 关联重组自交系 QT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如何选择合适的玉米品种及合格的玉米种子

农民致富之友 202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传统发酵东北酸菜中植物乳杆菌HUCM115的分离及益生特性

食品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东北酸菜中分离筛选到1?株乳酸菌,经形态学及16S?rDNA和pheS基因序列比对分析鉴定为植物乳杆菌,并命名为HUCM115.植物乳杆菌HUCM115对酸和胆汁胁迫表现出了较好的耐受能力,pH?2.5或0.5?g/100?mL胆汁环境下分别培养3?h,其存活性无显著变化,并具有良好的自动聚集能力,室温静置60?min自动聚集百分比近70%.菌株HUCM115在含胆固醇培养基中培养24?h,胆固醇去除率达20.6%,在含谷氨酸培养基中培养48?h,γ-氨基丁酸质量浓度积累至101.3?μg/mL.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HUCM115展现出了良好的益生特性,可作为候选益生菌株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 酸菜 植物乳杆菌 益生特性 胆固醇 γ-氨基丁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7年我国亚麻行业发展概况

东北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系统介绍了我国亚麻产业种植、加工、科研及市场情况,种植以黑龙江和新疆为主,其他地区零星种植.从育种到栽培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机械化取得长足进步.纺织产业主要是纺纱、织布和生产一些低端的生活用品,服装等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研发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从进出口数据看,市场平稳发展.在科研上,着重于分子辅助育种,挖掘与纤维、木酚素等相关的基因和开展基因图谱构建等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亚麻产业 种植 加工 科研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规模化水田机械化生产过程节水试验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明确规模化水田机械化生产过程中的节水技术与标准,研究水田的泡田、插秧环节以及不同耕整地方式下的节水效果与成本效益情况.结果表明,机械化作业泡田封闭期的适宜水层高度为10 cm,既能节约用水又兼顾了杂草防除,效果较好,产量最高.插秧作业水层高度以1 cm处理(花达水)插秧质量较好,秧苗漏插率较低,产量较高且节约用水.从节约用水和兼顾整地成本方面来看,春泡田打浆方式比秋翻春旋耙方式要好,但极易发生倒伏;从高产创建来看,秋翻春旋耙方式明显优于春泡田打浆方式,为了降低整地成本,可以将秋翻春旋耙改为秋翻春耙或春翻春耙,减少1次旋地费用,同时可以获得较深耕层,有利于防倒伏,获得高产.

关键词: 水稻 泡田 插秧 耕整地方式 秋翻春旋耙 春泡田打浆 节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浓度呕吐毒素作为激发子对马铃薯抗干腐病的诱导及其作用机制

作物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干腐病是马铃薯窖储过程中镰刀菌侵染引发的真菌病害,严重影响了马铃薯的商品价值.呕吐毒素(vomitoxin,DON)又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是马铃薯干腐病致病镰刀菌在侵染薯块过程中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生物防治是病害防治的有效方法,其中采用生物因子作为激发子诱导植物系统抗性的方法成为热门.本研究采用低浓度DON作为激发子对马铃薯块茎进行处理,确定其在马铃薯抗干腐病中的作用及诱导马铃薯系统获得抗性(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SAR)作用机制,为马铃薯干腐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DON处理对马铃薯干腐病的扩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且存在浓度效应,其中5 ng mL-1 DON处理马铃薯4 h能有效降低接种接骨木镰刀菌马铃薯块茎的干腐病病斑直径扩展;低浓度DON处理提高了块茎组织的SOD、POD、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活性,减少细胞膜过氧化产物MDA的积累;薯块内的苯丙烷代谢关键酶PAL和4CL的活性升高,促进了代谢产物总酚、类黄酮、木质素和花青素的积累.同时DON作为激发子可诱导马铃薯块茎中内源信号分子SA、JA和ET的含量增加,植物系统抗性的调控基因NPR1的表达量上调.

关键词: 马铃薯 干腐病 镰刀菌 呕吐毒素 激发子 诱导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