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我国粮食生产效率研究方法概述
《农业研究与应用 》 2020
摘要:通过对我国粮食生产效率相关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出非参数研究方法、 参数研究方法和多阶段模型是现阶段我国粮食生产效率研究中广泛应用的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粮食生产效率研究进行评述,对未来研究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指出我国粮食生产效率研究应结合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经济环境和数据可得性等地域特点,选取适宜的研究方法分析不同地区的粮食生产的生产效率和提升途径.


寒冷地区葡萄树体越冬防寒方法及生产成本分析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 2020
摘要:本文详细论述寒冷地区葡萄树体越冬防寒的几种方法,包括土壤防寒法、秸秆配合土壤防寒法、保温被覆盖防寒法,并分别对其优缺点及生产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对比认为,采用保温被覆盖葡萄树体的防寒方法具有劳动效率高、投入成本低的优点.虽然一次性生产投入较高,但分摊到每年的生产成本较低,仅为埋土防寒方法的三分之一左右,且防寒劳动效率可提高4.5倍,解除防寒劳动效率提高7倍,防寒时段延长20 d以上,劳动强度由重体力劳动转变为轻体力劳动,符合葡萄省力化生产方向,破解了寒冷地区葡萄规模化生产瓶颈问题,是一种比较优化的防寒方式,在北方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东北大豆杀菌剂减施增效技术研究
《农学学报 》 2020
摘要:为了解决东北大豆产区杀菌剂选择混乱、剂量偏大及施用方法不当等诸多问题,试验于2018年进行,分为3个处理.减施增效处理以种植抗病品种为核心,采用根瘤菌剂与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防控大豆根腐病,采用自发研制的大豆叶面遮盖剂防治大豆灰斑病,与常规化学药剂处理和不施药处理进行大面积比对试验.随机取点调查根腐病、大豆灰斑病病情指数及产量等性状,计算效益.结果表明:减施增效处理的根腐病及灰斑病病情指数均为最低,分别达17.96%和27.18%.根腐病的防效为64.08%,极显著优于化学药剂处理,大豆灰斑病的防效为72.97%,显著优于化学药剂处理.减施增效处理产量最高,达3914.40 kg/hm~2,极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其增收效益为1067.70元.减施增效处理,既减少了杀菌剂的施用量,又提高了产量,获得收益也有所增加,为国家2020年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杀菌剂 大豆根腐病 大豆灰斑病 根瘤菌剂 抗病品种 减施增效


灌水施肥对提高羊草草场生产力的研究
《现代畜牧科技 》 2020
摘要:本试验在齐齐哈尔种畜场天然羊草草场进行,通过研究灌溉时期水量和施用氮肥、复合肥对草地生产力的不同影响,从而选择出增产效果最佳的处理组合,为培育提高黑龙江省羊草草场的生产力提供科学依据.


利用水盘式性信息素诱引器捕获小菜蛾试验
《现代化农业 》 2020
摘要:为了对佳木斯地区小菜蛾的发生规律进行预测预报,该试验利用水盘式性信息素诱引器,对甜菜田捕获小菜蛾害虫进行了自动摄影.用取得的图像,经过HSI转换,并利用H(色调)将图像进一步提取,明确了能够得到带有颜色的目标害虫的清晰图像,并利用此图像,进行了小菜蛾发生规律研究及预测预报,同时利用粘着式性信息素诱引器作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式捕获小菜蛾均能得到其发生的高峰期,为7月18~30日.水盘式性信息素诱引器对识别小菜蛾有效,验证了从取得的图像当中提取并识别小菜蛾的技术可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