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蔬菜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系统调查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7
摘要:明确蔬菜田节肢动物的种群动态和发生规律可以为制定合理的蔬菜害虫生态控制策略奠定理论基础,因此,本研究在福州市建新镇试验田对蔬菜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系统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该蔬菜田节肢动物群落共由76种、46302个节肢动物个体组成,分别属于2纲、10目、43科;其中,害虫38种,中性昆虫5种,天敌33种。蔬菜田节肢动物群落总体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性指数(J')较低,而Simpson优势集中性指数较高。根据生态学上物种优势度等级划分方法,该菜田害虫优势种为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Fabricius);捕食性天敌中个体数最多的为微蛛科食虫沟瘤蛛Ummeliata insecticeps Boes.et Str;寄生性天敌中个体数最多的为甘蓝潜蝇茧蜂Opius dimidiatus(Ashmead);双翅目稻摇蚊Chironomus oryzae Matsumura在中性昆虫中占的比例较大。掌握菜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及其结构在菜田害虫生态控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花椰菜高频离体再生体系的构建
《分子植物育种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47花椰菜和庆农65天2个花椰菜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影响花椰菜不定芽再生的各个因素,建立花椰菜高效离体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基因型、外植体类型、激素的类型和配比等是影响花椰菜再生的主要因子。品种对再生频率影响较大,庆农65天的外植体再生频率高于147花椰菜;不同外植体再生频率也存在差异,下胚轴的再生频率显著高于子叶。147花椰菜取用7 d龄无菌苗的子叶和下胚轴,培养在MS+6-BA1 mg/L+NAA 0.2 mg/L培养基上培养效果最佳,庆农65天则培养在MS+6-BA 0.5 mg/L+NAA 0.05 mg/L培养基上效果最佳;再生芽在MS培养基,生根率达100%。本研究为花椰菜基因遗传转化构建高效的再生体系奠定基础。


我国速溶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福建茶叶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速溶茶因其卫生、营养、方便等特点,愈来愈受到国内外消费者青睐。进入21世纪,人们更加注重对产品健康功效的追求,速溶茶面临机遇与挑战。其应用领域由饮料行业拓展至食品、药品、化妆品及保健品,市场前景更加广阔。然而缺点亦逐渐突显,尤其是功能成分的低富集限制了保健功效的研发应用。本文概述了速溶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影响因素,根据速溶茶产业面临升级化需求,提出"功能性"是其发展趋势,"精细化"是其发展对策,做到产品精细化、工艺精细化和应用精细化,把握速溶茶市场发展脉搏,势必带动茶叶深加工产业的再次飞跃。


单头西花蓟马总R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山东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Tri Pure法和RNA提取试剂盒法是目前实验室动植物RNA提取的常用方法。本试验通过对两种不同的RNA提取试剂盒与Tri Pure法进行比较,发现Trans公司研发的型号为ER501-01的Trans Zol Up Plus RNA Kit试剂盒适合提取单头西花蓟马总RNA,所得到的RNA纯度和浓度都比较高。该研究结果为通过分子手段研究蓟马等小型昆虫提供理论基础。


白颊长臂猿荚膜F群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
《中国兽医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鉴定死亡白颊长臂猿肝脏中分离的细菌,本试验采用16SrRNA比对的方法对该细菌菌种的鉴定。荚膜群的鉴定方法采用PCR法,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法,毒力试验采用皮下注射小鼠和SD大鼠的方法。结果显示:细菌为荚膜F群多杀性巴氏杆菌,敏感的药物有多黏菌素B、恩诺沙星、氟苯尼考、氟哌酸、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甲砜霉素、利福平、强力霉素、头孢唑啉、氧氟沙星、壮观霉素、左氧氟沙星和四环素等。该菌能致死小鼠和SD大鼠。结果表明:从死亡白颊长臂猿肝脏中分离到的细菌是有毒力的荚膜F群多杀性巴氏杆菌。


猕猴桃果实软化过程中AcPG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具有很高的营养和保健功能,然而其果实贮藏过程中容易软化从而影响其商品品质。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参与果胶的降解,与果实软化密切相关。为了解猕猴桃贮藏过程中果实软化的分子机理,本研究以米良一号猕猴桃果实为材料,研究室温、低温和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处理下猕猴桃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等生理指标变化,同时对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AcPG)进行克隆(Gen Bank登录号:KY 129958)、生物信息学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在贮藏过程中,猕猴桃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而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逐步上升,其中ABA处理加快了猕猴桃果实软化,而低温贮藏可减缓猕猴桃硬度下降;克隆获得猕猴桃AcPG开放阅读框1 545 bp,编码514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AcPG属于不稳定蛋白,含有信号肽、跨膜螺旋结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保守结构域和多个磷酸化位点,亚细胞可能定位于细胞壁上,进化上AcPG与其他物种的亲缘关系较远;qRT-PCR分析发现,室温和低温贮藏过程中猕猴桃软化后,AcPG的相对表达量也相应降低,但AcPG能够明显响应ABA诱导。研究认为,低温贮藏有利于猕猴桃采后保鲜和化学品质保持,且AcPG参与了猕猴桃果实软化过程。实验结果为进一步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猕猴桃果实软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猕猴桃 软化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 硬度 表达


基于发酵床养猪垫料的地衣芽胞杆菌FJAT-4固态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枯萎病生防菌地衣芽胞杆菌FJAT-4的固态发酵水平,以农业副产物——微生物发酵床养猪垫料为主要培养基成分,以活菌体数量为指标,通过单因子试验对菌株FJAT-4的最适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菌株FJAT-4最适发酵培养基配方为垫料:麸皮(质量比)=7:3、K_2HPO_40.05%、MgSO_4 0.025%;最佳发酵培养条件为温度35℃,相对湿度45%,通气量75%,发酵周期40 h。在最佳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下,菌株FJAT-4固态发酵物干重活菌体数可达2.63×10~9 cfu/g。

